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透视

    《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

    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知识讲解

词类与熟语知识要点

词类与熟语

(一)词类

分类

解说

示例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构词的成分,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山、水、玻璃、奥林匹克

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以由一个语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组成。词的构成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听、早晨、班干部

单纯词

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它的特点是: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单纯词又分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

仿佛、阿斯匹林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组成的语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开幕、促进、民主、美好、壮观、老师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一般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祖国、国务院、早晨、上下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坐、研究、有、发展、管束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优秀、干净

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分基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二分之一、第三、八九个、九层

量词

用来计算事物和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

只、张、次

代词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我、咱们、这些、哪里、如何

虚词

副词

表示动作或形状的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情态等的词。

曾经、全部、一定、千万、悄悄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合起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的词。

在、从、对于、为了、同

连词

用来连接词和短语,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

和、并且、如果…那么…

助词

附在词和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的词。

得、着、了、所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

唉、啊、哦

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唰、哗、轰、啦啦、汪汪、咚咚

褒义词

含有赞许或好意思的词语,多用于正面。

伟大、光荣、正确

贬义词

含有不赞成或坏意思的词语,多用于反面。

阴谋、奸诈

中性词

不含褒贬的词语

学习、武装、品行

(二)熟语

分类

解说

示例

熟语是指有固定格式的词组或句子,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指多年流传下来的表达民俗的简练而又形象的语句,不少谚语是社会斗争经验或生产知识的总结。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大多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一般能拆开,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可以插进其他成分。

吹牛皮、泼冷水、敲竹杠、走过场

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有时只说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瞎子点灯——白费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识就是力量。

事实胜于雄辩。

 

细致辨析词语

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要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一、词义的分类。

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

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

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

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义的轻重程度。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的大小。例如“事件”与“事故”,“事件”范围大,“事故”范围小。

3.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教诲”和“教训”,“教诲”是褒义词,“教训”是中性词。“人”和“家伙”,“人”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家伙”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4.词的语体色彩。例如:“吓唬”与“恐吓”,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黎明”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

5.词的适用对象。例如:“爱戴”适合对上级、长辈,“爱护”适合对下级、小辈。

6.词的搭配关系。例如:“模糊”与“含糊”,不能互换使用,可以说“说话含糊”“字迹模糊”,但不能说成“说话模糊”“字迹含糊”。

7.词的词性功能。例如:“营利”是动词,意思为“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三、词义的辨析方法。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感情色彩上辨析。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

篇幅原因只展示部分内容,领取完整版请加微信:13353111130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