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透视
《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
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知识讲解
词类与熟语知识要点
词类与熟语 | |||||
(一)词类 | |||||
分类 | 解说 | 示例 | |||
按 构 词 方 式 | 语素 |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构词的成分,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 山、水、玻璃、奥林匹克 | ||
词 | 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以由一个语素组成,也可以由多个语素组成。词的构成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 听、早晨、班干部 | |||
单纯词 | 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它的特点是: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单纯词又分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 | 仿佛、阿斯匹林 | |||
合成词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组成的语素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 开幕、促进、民主、美好、壮观、老师 | |||
按 语 法 功 能
| 实词 | 名词 |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一般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 祖国、国务院、早晨、上下 | |
动词 | 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 坐、研究、有、发展、管束 | |||
形容词 |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 优秀、干净 | |||
数词 | 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分基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 二分之一、第三、八九个、九层 | |||
量词 | 用来计算事物和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和动量词。 | 只、张、次 | |||
代词 |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 我、咱们、这些、哪里、如何 | |||
虚词 | 副词 | 表示动作或形状的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情态等的词。 | 曾经、全部、一定、千万、悄悄 | ||
介词 |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合起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的词。 | 在、从、对于、为了、同 | |||
连词 | 用来连接词和短语,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 | 和、并且、如果…那么… | |||
助词 | 附在词和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的词。 | 得、着、了、所 | |||
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 | 唉、啊、哦 | |||
拟声词 |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 唰、哗、轰、啦啦、汪汪、咚咚 | |||
按 感 情 色 彩 | 褒义词 | 含有赞许或好意思的词语,多用于正面。 | 伟大、光荣、正确 | ||
贬义词 | 含有不赞成或坏意思的词语,多用于反面。 | 阴谋、奸诈 | |||
中性词 | 不含褒贬的词语 | 学习、武装、品行 | |||
(二)熟语 | |||||
分类 | 解说 | 示例 | |||
熟 语 | 熟语是指有固定格式的词组或句子,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 | 略 | |||
成 语 | 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 |||
谚 语 | 指多年流传下来的表达民俗的简练而又形象的语句,不少谚语是社会斗争经验或生产知识的总结。 |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
惯 用 语 | 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大多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一般能拆开,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可以插进其他成分。 | 吹牛皮、泼冷水、敲竹杠、走过场 | |||
歇 后 语 | 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有时只说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 瞎子点灯——白费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
格 言 | 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识就是力量。 事实胜于雄辩。 |
细致辨析词语
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要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一、词义的分类。
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
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
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
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义的轻重程度。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的大小。例如“事件”与“事故”,“事件”范围大,“事故”范围小。
3.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教诲”和“教训”,“教诲”是褒义词,“教训”是中性词。“人”和“家伙”,“人”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家伙”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4.词的语体色彩。例如:“吓唬”与“恐吓”,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黎明”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
5.词的适用对象。例如:“爱戴”适合对上级、长辈,“爱护”适合对下级、小辈。
6.词的搭配关系。例如:“模糊”与“含糊”,不能互换使用,可以说“说话含糊”“字迹模糊”,但不能说成“说话模糊”“字迹含糊”。
7.词的词性功能。例如:“营利”是动词,意思为“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三、词义的辨析方法。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感情色彩上辨析。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
篇幅原因只展示部分内容,领取完整版请加微信:1335311113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