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点课文核心归纳

《窦娥冤》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

窦(dòu)娥 桃杌(wù) 哥哥行(háng) 鼓三通(tòng) 罪愆(qiān) 错勘(kān) 盗跖(zhí)

前合后偃(yǎn) 瀽(jiǎn)半碗 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 湛湛(zhàn)青天

文本探究

1、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数落、责备的意思。

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 大概是,莫不是。

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连,介词。

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 “清醒”的意思。

2、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文学常识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 60 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 10 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

元杂剧的体制:

结构:一般是一本折演一完整的故事。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末、旦、净、丑等。每本戏只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官员)、徕儿(小厮)。

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宫调分五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雷雨(节选)》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

沉吟(chényín) 无锡(xī) 汗涔涔(cén) 窟窿(kūlong) 哭哭啼啼(tí) 谛(dì)听 江堤(dī)

混账(hùnzhàng) 昧(mèi)心财

文本探究

1.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体会人物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1.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什么?(鲁侍萍的反问,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他急于用钱把鲁侍萍打发走,以保证从此周、鲁两家再不会发生什么联系,他的这句问话暴露了他已习惯以现实功利思想考虑问题;侍萍的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这四个短句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成“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试做点分析。)

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实的叙述,无法传达出说话者此时应有的复杂感情。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吃惊、恼怒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感受。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侍萍什么复杂的感情?)

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第二句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2.剧作题名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对于剧情发展有什么作用?

“雷雨”是来势凶猛、冲决一切的事物的象征,“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湿潮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它暗示了剧中沉闷压抑的气氛,剧中主要人物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更让读者产生“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意识到将会有大的事件发生。这一提示语起到了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

文学常识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其剧作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诗意激情,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语言个性化,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文学常识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六世》《查理二世》等。

《柳永词两首》

基础知识积累

翠幕(mù) 参(cēn 差(cī) 堤(dī)沙 天堑(qiàn) 珠玑(jī) 罗绮(qǐ) 叠巘(yǎn) 钓叟(sǒu)

凝噎(yē) 暮霭(aǐ) 经(jīng)年

文本探究

1.《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 .《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文学常识

柳永(约 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词派: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苏轼词两首》

基础知识积累

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guān)巾 樯(qiáng)橹(lǔ) 应(yīng)笑我 酹(lèi) 料峭(qiào)

吟(yín)啸(xiào) 萧(xiāo)瑟(sè) 一蓑(suō)烟雨

文本探究

品味下面句子中粗体词语的韵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用三个动词描摹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的不堪一击。

一蓑烟雨任平生。

“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看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

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苏洵的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弟苏辙同登进士。与王

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元丰二年(1079 年),罹 “乌台诗案”。苏轼、苏洵、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词两首》

基础知识积累

遥岑(cén)远目 玉簪(zān) 鲈(lú)鱼 脍(kuài)炙人口 揾(wèn) 觅(mì) 舞榭(xiè)歌台

封狼居胥(xū)

文本探究

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综合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苏 词 傅成 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1.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D.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2、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C、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夜宴左氏庄

杜 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注】 ①此诗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36年)之后。

②扁舟意:作者曾在二十到二十四岁时游吴越。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首联既点明夜景,又紧承宴事,在林风、纤月的映衬下,悠扬的琴声油然升起,意境超然。

B.颔联描绘奇幻夜景:暗水沿着花径流转,春星映带茅橡草堂。不仅雅致非常,而且富有野趣。

C.颈联上句检书恬淡虚静,下句看剑引杯挥洒灵动,紧扣诗题,而宾主欢洽之情透在字间。

D.尾联写席上杜甫听到有人咏唱吴地歌谣,顿时勾念起自己曾经泛舟游览吴越的美好记忆。

E.全诗取象自然脱俗,叙事极切于情景,工于炼字,语句沉郁顿挫,堪称杜甫早期诗作典范。

5.这首诗抒发了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 “ 。”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3).《蜀道难》中,李白认为蜀地易于固守,难于攻入,朝廷应该派遣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否则就会“ ”。

(4).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传到金国,金主完颜亮对词中描写的杭州山、湖两美景的诗句非常欣赏,“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是“ 。”

(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 ”,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的描绘,抒发主人公不被人理解、苦无知音的悲愤之情。

(6).李清照《醉花阴》的“ ”,运用比喻,借用西风、黄花意象,抒发自己销魂伤感之情。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卖 书

刘立勤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到县中门口遛遛。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我喜欢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李好像是陕北人,亦或是山东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说着一口外地话。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几十年里,他都用那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从他书摊杂志的多寡,能够看出书籍的流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书籍一统天下,间杂着一些娱乐杂志;世纪交替前后,文学屈居第二,《家庭》《读者》等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故事类的杂志书籍又占领了大部分的地方,娱乐类书籍又靠了边。

认识老李的时候,我刚刚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教师。那时候穷呀,记得一个月拿到 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可我却喜欢读书。一年总有几个周末,我会骑着自行车专门到县城买书。

那时候县城不大,却有十多家卖书的。有的是书报亭,有的是店铺,只有老李在县中门口摆了一个书摊。别人家的书大多高高的挂在墙上让人仰望,只有他的书摆在那里让人挑选阅读。不过,老李很忙,在他那里买书的人很多。

老李进的图书很多,杂志也很全,我在翻阅那些图书时,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前看起来,忙碌的他也不催促,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小凳子让我坐着看。坐着看书的感觉真好,就像饥饿的汉子走进了免费的餐厅,大快朵颐而不知羞惭。

太阳终归要西下,我也终归要回家。专程进城为了买书,而我又没有多少钱,每次只能买上三五本书。常常是把书拿在手上,才发现钱不够。正在尴尬之际,老李操着重重外地腔说,你先拿走吧,下次来了再补上。其实,老李并不认识我,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看他信任的目光,我不敢辜负他的好意,还是把把书拿走了。路上,我听说老李卖书挣了不少钱,还买了单元楼。我默默的期盼老李挣更多的钱,卖更多的书,我有读更多好书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不几年,我也来到县城工作,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书店萎缩了,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卖书的门市部要么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辅资料,专门卖杂志和文艺书籍的书摊只有老李一家。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

我以为老李的生意会好起来,可老李说生意越发的难了。老李本来的书摊有两张钢丝床,现在只有一张床了,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娱乐杂志也江河日下,只有《读者》《故事会》还在勉力维持。熟悉的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孩子。老李显得很清闲,常常是茫然地看着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

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上班下班的时候,习惯性喜欢到老李的书摊看看,喜欢和老李说说闲话。遇上喜欢的杂志也买一本两本,老李善解人意地说,看完了就放我这里寄卖,又给了我一个看白书的机会。

生意真的很清淡。有时候一连几天还不见老李的书摊。问及原因,老李说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城管让他把书摊收起来。老李的书摊没有占道,他不明白领导为什么不准他摆书摊,我也说不明白。领导来了,他把书摊搬走了;领导走了,城管又默许他把书摊摆了出来。他们互相理解着各自的不易。

老李日渐的老了,老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老李的孩子去了很远的地方。老李乌黑的头发变白了,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下来。老李的书摊还在坚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书看。偶尔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书摊的兴盛,老李一边喘一边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老李进的书越来越少,有些很好的杂志干脆也不订了。老李吃饭的时候,书摊放心的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去拿他的书。

记不得多久没有读书了,也忘记了老李和他的书摊。忽然想起去看看老李,老李的书摊也不见了。问及熟悉的朋友,说是老李病了。期盼着老李的病能好起来,期盼着老李的书摊再摆起了。期盼了一个冬天,期盼了一个春天,也不见老李好起来,心中就有了不安。

后来,听说老李死了。听说老李死前把他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为县中捐献了一间图书室。我不知道老李的图书室里有多少读者,却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卖撸串的摊子了,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特别强调“几十年”既交代了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周期,也强调了老李卖书坚持了几十年。

B.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说明卖书是老李的职业,赚钱是老李的主要目的。

C.我当代课教师时,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却常买书。来县城工作后却很少买了,说明我不爱读书了。

D.“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这句说明:县城人都认可了老李和他的书摊,都喜欢来这买书或来看看。

8.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卖书老李是怎样的人?(5分)

9. 老李冷清的书摊变成了撸串的摊子后客人站成长长的队,请结合文章与现实,试着对这种现象进行解读。(6分)

(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 当:应当

B.副有罪,当相 坐:治罪

C. 反欲两主 斗:使…… 争斗

D.虞常果张胜 引:招供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谓相坐 何:副词 多么

B.空身膏草野 以:介词 凭借

C.后欲复见我 虽:连词 即使

D.匈奴祸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B. 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

连单于也对他佩服不已。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

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4分)

(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4分)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分)

(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4分)

六.选择题(18分,每题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中国人讲礼尚往来,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推己及人,体现出强烈的和合色彩。现代人逢年过节往来走动,互赠些礼物,也是美好情意的表达。

②他为官清廉,痛恨贪腐,绝不受贿;他痛斥贪官,义正词严,冠冕堂皇,振聋发聩;他为民办事,再苦再累,从不抱怨,再难再险,从不退缩。

③2017年6月14日发生在英国伦敦的格伦费尔公寓楼火灾,震惊世界,罹难人数已上升至79人,一些地方的现场惨状难以表述,令人怒发冲冠

④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叽里呱啦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认为自己就是一位真理拥有者,其实这种人十个之中就有十个要失败。

⑤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去图书馆,不巧,在等车时突逢大雨,正当我怨天尤人之时,萍水相逢的他却递过来一把伞!

⑥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晨光里、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踌躇满志、心旷神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人社部正在研究养老保险项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之时广泛地征询社会各界人士,在方案成熟后,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B.与贪污腐败相比,虽然庸官懒政的“软腐败”表面上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但会直接损伤干部队伍的形象,损坏党的威信。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法导致的。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①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②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③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④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⑤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⑥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A.①④②⑤③⑥ B. ①⑤③⑥④②

C.④②⑤①③⑥ D. ④②③⑤⑥①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分)

A.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足下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妥,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

C.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今天承蒙您器重,扈随左右,即令肝脑涂地,也无遗憾。

18.下列加点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东南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 今君与廉颇同(位次,爵位)

B.料春风吹酒醒(温暖的) 不知将军之至此也(宽恕)

C.得仓皇北顾(落得) 如惠语以单于(辞让)

D.瑞脑销金兽(香炉名) 帝在帷幄(拉)

1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大不敬,被指控的罪名。对皇上犯了“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笞刑。)

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七.作文(60分)

20.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化装自己,既是一种自我美丽,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

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请以“化装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E D项,“听到有人咏唱吴地歌谣”错,“吴咏”应是“诗成后听客以吴音吟咏” ;E项 “语句沉郁顿挫”错,应是“清新明快”,因为本诗是杜甫早期清丽诗篇代表作品之―。

5.(1)首联、颔联写夜之美景:林风初月,夜露静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脱俗而奇幻,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2)颈联写夜宴欢愉场景,“看剑引杯”体现诗人胸有大志、抱负满怀的情感。

(3)尾联写诗人听到宴会上有人以吴音咏诗,顿时想起了自己泛舟吴越的美好经历,又体现了他热爱山水、归隐自然的超脱心境。

6.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化为狼与豺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7.A

8.①做事执着,摆书摊卖书能坚持几十年。

②为人厚道淳朴,别人的书都挂起来,他的书摆那让人挑选阅读,还让蹭看的人坐下来看,对真正爱书的人,哪怕不认识,也让人赊账。

③为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卖书尤其是年老后,赚钱已经很不重要了,去世前更是卖房为县中捐献图书室。(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9.①现代人阅读的欲望正在消退,功利思想盛行,很多人已经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读书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书大行其道,买纸质书看的人越来越少了。

③更多人思想功利实用化,心态也普遍较浮躁,读书学习补充精神食粮的需要已经不抵街边小吃撸串了,两者的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人们较普通不爱读书,忽略精神食粮的现象的担忧。(每点2分,共6分)

10、A 11、C 12、D

13、①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被(匈奴)侵犯了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及”、“见”、“重”三字每字各1分,句意1分】

②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或“一起”)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论”、“ 因”、“ 降”三字每字各1分,句意1分】

14.C 15.C 16 A 17.D 18.A 19.A

20.作文略

高中语文重点课文核心归纳整理(内含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