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花妙笔绘华章

——有文采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流畅的语言来表达,无论多么精妙的构思、深邃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作者的头脑中,读者无从了解。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有“语言流畅”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中把“有文采”列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是获取高分的最关键因素,高考优秀作文都是要么在修辞运用上,要么在句式选择上有特色的文章。

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都趋向于材料作文,原因之一就是防止考生宿构。在考场作文中,有些考生的确暴露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通病”。比如,有些考生套用或照搬已有的精彩文段,虽然作文评阅不限制考生对那些精彩文段的模仿借鉴,但绝不允许考生忽略表达需要,直接套用或照搬,导致词不达意,内容与题意脱离。还有些考生的作文则通篇白话,几乎不锤炼字词,不使用修辞手法,导致语言没有文采。这样的作文普遍得分不会很高,考生要注意这一问题。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注重锤炼作文的语言,提升表达的意蕴,增强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从文体上看,记叙文的语言要通过对词语的锤炼,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创设意境,进而塑造人物形象,使语言具有画面感、流动感〔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子形式自由〕、含蓄性〔记叙文表达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语言忌直白浅露。当然,点题的语言不可过于含蓄〕;议论文要通过对句式〔长句与短句相结合,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灵活交替使用〕、修辞的锤炼,提升论证的深刻性、严密性,进而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怎样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一)锤炼词语,生动贴切

语言的基本元素是词语,锤炼词语是写就华章的第一步。在写作记叙性、描写性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对词语的锤炼。如可以通过锤炼动词,描摹人物的动作、活动的场面,连缀前后的情节,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场景鲜活,增强文章的空间感、灵动性;还可以从音韵的角度来锤炼词语,比如运用押韵的词语使文章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锤炼动词,形象生动。

锤炼动词是锤炼词语的重点,因为很多记叙性、描述性的语段要涉及人物的刻画和场面的再现,通过锤炼动词,刻画人物形象,显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氛围,就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场景的特征。要准确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就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人物的特征等。如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小巷面条香》中的片段: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起,纷纷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明白: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文段中的三个动词“涌”“漫”“拖起”精准地写出了面香的诱惑力,为后面写人们吃面做铺垫。而后

文段中的三个动词“挤”“填”“溢”运用得十分传神,写出小店生意兴隆的场面,进而突出“王大爷”的手艺高超。遇到类似的场面描写时,可以使用恰当的动词写出场景的细微变化,给人以真实感,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突出场面的特征,进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锤炼音韵,富有韵律。

锤炼词语还要注意从音韵的角度追求整体的表达效果。

在议论文中,当需要举多个例子论证观点时,可以从音韵的角度锤炼每个句子句尾的词语,使这些词语押韵,这样会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流畅感。如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片段:

就像伍尔夫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明快的情诗“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这位著名的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在一个个细微之处洞察他的独有文风。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沉醉在作品中。

上面一段文字,看似非常普通,只是在列举事件,可是读来却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文段共有三个句子,它们结尾的词语“血性”“文风”“作品中”中的最后一个字前后押韵,给人一种流畅之感,让人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二)善变句式,运用灵活

在写作时,除了锤炼词语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句式,比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句式,可以使句子活起来,使语言更有灵性;巧用对称句,既使文章结构工整,对比鲜明,又使文章语言严谨,更有说服力;合理使用复句,可以使文章的逻辑严密,语言具有思辨性。

1.句式组合,富于变化。

语言只有运用灵活才会有生命力,如果我们认真研究高考三类文的语言,你会发现,这些文章的语言总是缺乏灵动的变化,比较呆板,最突出的毛病就是几乎整篇文章全是陈述句,缺少语气的变化,不能感染读者。我们可以采用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陈述句变反问句或感叹句等方式根治这一弊病。长句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意简洁、明快、有力。整句多使用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一般用来列举事例,议论点题,或者抒发感情,总领全文;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整散句交错使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适当地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或感叹句,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进而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优秀作文《最珍贵的风采》中的片段: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我们要拥有几米笔下那一颗充满爱的心,这样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保留着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谷的路旁矗立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欣赏身边的美景!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说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翠翠曾经守护着的湘西如今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上述文段就是巧妙地组合了陈述句、感叹句,使感情的表达更充分,语言更有说服力;此外,文中长短句、整散句结合来举例论证观点,使文章语言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我们在列举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使用陈述句,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反问句、感叹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使论证的观点发人深省;也可以适当地转换句式,长短句、整散句配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行文活泼、自由,才能使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

2.巧用对称,结构工整。

对称句相较对仗句来说没有音律方面的要求,相较排比句来说内容较少,它经常是把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举,既可用来举例,又可用来说理,给人结构严整的直观感觉,且对称句的语言极为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用来类比或对比,说理全面,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在列举事例的时候运用对称句,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优秀作文《真正的风采》中的句子:

男人要仁厚,凡事容让,具有海纳百川的度量;女人要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柔情似水的风范。

文中把男人和女人对举,使句子的结构工整,突出人物的风采,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议论文中,需要列举一些相关或相反的事例时,可以通过锤炼对称句的方式,高度概括事物的特征,将这些事例用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充分表达观点。在论证的过程中列举相关或相反的事例,可以充分论证观点,增加语言的思辨性。如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远近结合,感受自然》中的片段: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难嗅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上述文段中把“自然”和“科技”对举,在比较中突出“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的观点,增加文章的深度的同时,给人以直观的美感。当需要论证富有思辨色彩的观点的时候,可以以对称句的形式列举事例,论证论点,在对比中寻求统一,增强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3.巧用复句,论证深刻。

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议论文体,这就要求文章有严密的逻辑性,而复句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比如因果关系复句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推理严密,让步关系复句可以使文章论证富有辩证色彩,转折关系复句可以联系前后论点并突出重点等。复句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的逻辑严密,使论证的观点无懈可击。如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优秀作文《如他,风采无限》中的片段:

尽管,大李潜心钻研学术,可能无暇修饰外貌,难以兼顾家庭,但他极为丰富的学识尤为珍贵;尽管,高端的学术研究看似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甚微,但我们的生活定会因为大李们的付出得到积极的改变,而我们的后代、人类的未来,也会因此受益。

文段在“尽管”后面列出学术研究的诸多不足之处,在“但”后面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典型的让步关系复句。作者运用让步关系复句强调自己的观点,使文段的论证更加严密。考生在议论文中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学会运用复句,比如运用让步关系复句,在“尽管”后面列举和自己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但”后面明确自己的观点,既突出自己的观点又照顾其他观点,使文章的论证严密。在列举了一系列类似的事例后,还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做总结,归纳分析事例产生的原因,从而强化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在正面论证之后运用假设关系复句进行反面论证,在拓展文章的论证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增强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三)妙用修辞,文采斐然

修辞是增强文章文采的第一捷径,如果运用得当不但会使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更会使文章的句式整齐,结构严谨。比喻句、排比句、引用句、对偶句或生动形象,或韵律优美,或整齐对称,如果运用得当,都会使你的作文文采斐然,同时也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中,比喻与排比是作文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要重点掌握。

运用排比修辞组织语言,是考生展现自己语言功底的重要手段,因为排比句具有独特的结构美,整齐划一的句式排列中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变化。

1.连用问句构排比。

连续运用问句构成排比句,在一次次的发问中,隐含着自己的观点,并且使论证层层深入,使文章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如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远近结合,感受自然》中的片段: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网上的百度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吗?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知识,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此文段连续运用“难道”引导的问句列举事例,其中隐含着自己的观点“数字自然不能尽显自然之美”,论证有力,气势磅礴。在议论文中列举事实论据时,可以使用连续的问句列出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论据并构成排比,最后转到自己的观点上来,这样不但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观点,还可以借助问句强调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气势。

2.连续假设构排比。

连续运用假设句构成排比,往往是正例反说,从反面进行论证,使论证层层深入,进而强调自己的观点,拓展了观点论证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感知自然需躬行》中的片段: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生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泽东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作品、书本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云卷云舒、花败花开之中寻得自然的真谛。

上述文段通过假设的方式列举苏轼、李白、毛泽东的事例,正例反说,运用反向思维证明“感知自然需躬行”的观点。当一篇文章列举的论据较多时,为避免论证的方式过于单一,可以借鉴这种正例反说的方式,以假设的方式列举论据,得出和自己的观点相反且有悖事实的结论,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巧设博喻成排比。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的修辞手法。博喻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4.变换时空成排比。

这是一种较好掌握的方法。其方法是根据时间、空间的变换从多方面阐述话题。时间变换就是在写某一季节或时段景物的特征时,可以写其他季节或时段景物的特征进行对照。空间变换也是一样,如要写某一地点的事情,可以写其他地点的事情进行对照。这种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在相互照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或感受。在描写性语段中,一般会采用时间变换的方式,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征。如佳作《生命之秋》中的片段就是运用了时间变换的手法来表现秋的特点:

这,便是生命已经立秋的滋味了。犹如炎阳逞尽了威势渐渐冷却,浆果蒸馏了酸涩终于醇厚,生命之秋充实而宁静,淡泊而辽远。她引逗人堕入回忆的网里,“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使人在悔悟交集或甜美的微笑中,揉搓着自己的悲欢冷暖、甘苦辛甜,咂吮着天、地、人、神这四重结构的荣枯、盛衰、有无、生灭之机理,营养余岁。她不像春天那样充满生机,到处催红绽绿、鸟语花香,勃发着未来的诱惑;也比不上夏天那般威猛雄健、热烈无边,骄奢得好似一幅浓艳欲滴的画;当然也不同于寒风凛冽的冬日,僵手僵足,非围炉拥衾不能温护自身。秋天是生命力的沉稳,是曲调高昂后的舒缓,是江河奔泻之后的开阔,是窖藏经年的陈酿。不温不火,徐疾得体,洞明练达。

此文段强调“秋”的沉稳,先列举“春”的生机,“夏”的威猛,“冬”的凛冽,构成排比句,最后点明“秋”的特征,使用了时间变换的手法,在对比中丰富文章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观点。

在议论文中,也可以用空间变换的方式论证观点。比如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未来路上靠自己》就是通过空间变换来论证观点:

梦想是催生动力的摇篮,没有梦想就没有巨大的推动力。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辽阔长天,雄鹰点点,因为飞翔的心渴望高端的云层;苍茫大海,帆影片片,因为远航的心渴望彼岸的港口;三更灯火,书声琅琅,因为求知的心渴望未来的光环。正如大树,听了鸟兽们旅行的见闻,一颗环游世界的梦想的种子便根植于心。正是怀揣着那对梦想的渴望,才让人有了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梦想会发光,所以无论身处多么漆黑的角落,总有一束光,引领着我们前进,风雨兼程,在所不惜。

此文段强调的是“梦想是催生动力的摇篮”, 列举“大漠”“长天”“大海”等不同空间的事例论证梦想的作用,在相互照应中突出自己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容。

5.其他方式的排比句。

除了上述排比句类型外,考生还可以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分析事物不同的角度构成排比,通过列举简

上述文段通过“看”“触”“听”的角度列举身边“敬畏生命”的事例,构成排比,说明“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再如学生佳作《超越·创新》中的片段:

雄鹰敢于超越天际的白云,才能展现出强健的身姿;锦鲤敢于超越逆行的河水,才能表现出优美的一跃;人们敢于超越前辈的功绩,才能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文段列举“雄鹰”“锦鲤”等意象进行类比,说明“超越”的作用,最后一句亮明观点,过渡自然。

(四)意蕴丰富,铸就华章

很多考生写文章,都希望能写出底蕴来。若要使文章有底蕴,首先,要“有底”,在文章中显示出自己广博的知识内涵;其次,要注意运用富有“文化”因子的内容,这里的“文化”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文学(诗、词、曲、赋)、民俗(地域特色、民族风情)、艺术(音乐、美术)等。只要我们注意多运用一些体现这些“文化”因素的内容,我们的文章也会充满文化底蕴。如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坚硬的科学与柔软的人文》中的片段:

所以哲学家罗素会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人生中,既应追求坚硬的知识理性,亦不可放弃柔软的人文情感。古今中外之大成者,概莫能外。假若张衡一生专注研究地动仪而无暇他顾,那么《二京赋》的华篇便难以出世;假若钱锺书仅埋首浩瀚书堆专研学问,那么《围城》之嬉笑怒骂趣味横生便不为我辈所识。达·芬奇的奇妙画笔下,除了精细的人体解剖图,还有神秘的《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超强大脑中,除了枯燥的物理公式,还有美妙的乐谱。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不只是单调无味的科学知识拼凑体,而是充满了色彩与情感。

文段中的例子涉及张衡的地动仪和《二京赋》,钱锺书的学问和《围城》,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和《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和音乐,这些材料涵盖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地理、文学、医学、美术、物理、音乐等领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列举论据的时候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从不同的领域寻找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避免议论文的枯燥、乏味。

再如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逃离“智慧”的周庄》中的片段: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泻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文段中写出昆曲的演唱技巧,使文章富于地方特色。写文章时,可以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展现地方特色,不但不会显得“土”,反而会因为再现原生态的文化,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五)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相声为什么能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呢?主要是因为表演者说话幽默风趣。写文章也是一样,如果文章的语言幽默风趣,会使文章生动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可以通过自嘲、调侃或运用口语、歇后语等方式实现,比如可以在自嘲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调侃中显示自己的爱憎等。如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农之月令》中的片段: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文段中把“附庸风雅”拆开来用,用“智慧一回”借以自嘲,幽默风趣,结尾“得有讲究,乱不得”引用口语,富有情调。因此可以看出成语的拆分、自嘲、口语的恰当运用都能增强文章的幽默感,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六)引用名句,笔底生辉

举凡诗词、俗语、座右铭、格言等,只要是广为人知的,都可以看作是名句。名句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智慧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恰当运用名句,可以为语言增添生趣,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同时也会使文章更具文采。

1.引用名句证观点。

通过引用名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增添文章文采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因为名句本身就可以作为论据。对于考生来说,引用名句也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致陈先生的一封信》中的片段: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只是这天地逆旅

2.诗词博引添文采。

引用诗词能增添文章的文采,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古诗词可以直接引用,引用后分析内涵;可以化用,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改动个别字词;可以连用,引用不同诗(词)人的名句阐述一个共同的观点或话题;可以引用一个诗(词)人不同时期的诗(词)句,论证某一个观点。总之,引用古诗词不但可以使文章文采斐然,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有文化意蕴。如学生佳作《牵挂》中的片段:

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梦中的笑靥,是情感的升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充满思念的牵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牵挂的折磨,“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是牵挂的煎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大气与豪迈……有了牵挂,人生才变得更加完美。

文中运用诗(词)句,把“牵挂”具体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牵挂”的内涵,使文段文采斐然。解释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引用诗(词)句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场面呈现出来,让概念成为具体的为人熟知的经典画面。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生活清苦的苏格兰农民救了一个掉到沼泽地里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父亲为了报答农民,带走了农民的儿子,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农民的儿子成为一名医生,并发明了一种消炎药。数年后,当年的那个小男孩染上了肺炎,农民的儿子发明的消炎药救活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彩片段】下面的文段从“感恩”的角度出发,用排比句的形式把相关的事例连缀在一起,充分论证了观点,且整散句结合,恰当运用历史名人的事例,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使文章文采斐然。

有历史为证:勾践感念百姓的拥戴之恩,休养生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最终报仇雪恨,成为一代霸主;张骞感念汉武帝的知遇之恩,毅然出使西域,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却始终不忘肩头使命,最终开辟了丝绸之路,名垂青史;雷锋感念党的哺育之恩,刻苦学习,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乐于助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回顾历史,综观现实,有许许多多感恩的例子就萦绕在我们周围,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鲁国曾经有一条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赎回一名鲁国奴隶,鲁国将报销费用且给予奖励。这个规定解救了许多身在外国的鲁国奴隶。有一个人解救回一名鲁国奴隶后,既没有要报销费用也不要奖金。人们纷纷称赞他的义举,鲁国国君认为应该以这个人为榜样,孔子却认为不妥。孔子说:如果将此人树为榜样,以后国人在外国遇到鲁国奴隶该怎么办呢?如果垫钱救人后让国家报销会让人感觉道德不够高尚,不报销就要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最终可能是放弃救人,以致无人再从国外救赎奴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精彩片段】下面的文段论证了“道德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的观点,在开头即通过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增加了文段的内涵和语言的说服力;在强调观点时还运用了一些复句,使论证缜密,富有思辨色彩。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可见道德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

高考作文高分技法六:生花妙笔绘华章(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