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2、(2017•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教民开垦耕种 ②种植五谷 ③制作乐器琴瑟 ④建造宫室 ⑤制造船只 ⑥创造文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④⑤⑥

4、“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这副对联中暗示华夏族的主体是( )

①炎帝部落 ②蚩尤部落 ③黄帝部落 ④尧部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

6、(2017·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

7、(2017•青岛)《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

9、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

1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

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

11、(2017·东营)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4、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15、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

1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17、“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D、北京人

1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

19、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20、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2、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2)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3)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通过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可从治水成功的原因,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角度去思考)

(5)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粟。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22、【答案】(1)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宗亲、功臣;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义务。

(3)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3、【答案】(1)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

(2)他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服了洪水。

(3)他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还有创新的思想等。

(4)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有创新思想,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坚强的毅力等。也启示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5)我们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部编版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