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学习资料,加微信:13353111130 领取!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研究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6.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集体管理 D.平行管理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8.新课程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 )

A.学习者 B.定论者 C.主导者 D.定向者

9.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

A.榜样学习 B.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理论学习

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育活动中( )尤为重要。

A.传授给学生间接经验 B.发展学生能力 C.及时巩固 D.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12.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这是( )

A.心理定势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认知 B.客观现实 C.个性 D.需要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5.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7.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合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 )

A.服从 B.顺从 C.从众 D.遵守

1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 B.学生 C.情境 D.生存

19.一个人即使换了衣服,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是谁。这是运用了(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选择性

20.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是思维缺乏( )的表现。

A.深刻性 B.灵活性 C.广阔性 D.批判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择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有哪几种类型( )

A.积极型 B.消极型 C.亲社会型 D.自娱型

2.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A.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校外活动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课外教育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 B.灵活性强 C.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E.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4.循序渐进原则是教学原则的一种,以下说法体现该原则的有( )

A.学而时习之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学以致用 D.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E.教学相长

5.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 ) A.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积累过程

B.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C.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E.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6.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

A.推理 B.阅读 C.言语 D.运算

7. 关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

A.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B.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低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就越高

D.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没有关系

8.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目的是( )

A.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B.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C.利用学生知觉的选择性 D.突出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对比

9.下面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能力包含的是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C.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D.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水平

10.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质无好坏之分

B.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C.气质对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起决定作用

D.人的气质是天生的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部教育文献__________,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比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__________早了300多年。

2.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特征。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____相结合。

4.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要求是整体设置__________的义务教育课程。

5.道德教育的______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6.神经元包括________、树突和轴突。

7.幼儿总是通过动作才能进行思考,说明他这时处于 思维阶段。

8.意志行动可分为准备阶段和________两个阶段。

9.具有________认知风格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

10.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智育在五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

3.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是基础知识。( )

4.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

5.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 )

6.研究表明,学习的数量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7.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生一般喜欢听别人讨论,上课喜欢听老师讲。( )

8.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

9.学生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 )

10.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形成性评价

2.班级目标管理

3.学习迁移

4.倒摄抑制

5.意志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当前中小学德育改革的趋势有哪些?

3.教师应怎样备课?

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试述关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请结合你所任教的学科,谈谈你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八、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具体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受益?

都师招聘考试内部押题试卷(五)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DBBD 6—10DDACB 11—15DBBAD 16—20CCBA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D 4.BD 5.BCDE

6.ABCD 7.AB 8.BCD 9.BCD 10.ABD

三、填空题

1.《学记》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2.阶段性 3.生产劳动 4.九年一贯5.认知模式 6.细胞体 7.直观动作 8.执行决定阶段 9. 场独立型 10.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2.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5.意志: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六、简答题

1.(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3.(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4.(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5.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②前运算阶段(2岁~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七、论述题

1.(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

(2)贯彻此原则时,要注意: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注: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言之有理即可。)

2.(1)对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如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它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作了系统的探讨,这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他强调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第二,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第三,他的需要层次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第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没有与社会需要结合。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发如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八、案例分析题

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带答案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