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简述】

  现代文阅读须臾离不开“理解”二字,命题者在设计现代文阅读的题目时,要么紧扣理解“重要概念”设题,要么紧扣理解“重要句子”设题。以往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考纲点击】

  考纲对“理解”考点作出了两点明确规定: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此类考题的难度系数为B级。

  那么,什么是重要概念呢?简单地说,重要概念是指文章重点论述或阐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它包括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以及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等等。

  什么是重要句子呢?简单地说,不同段落或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总领句、总结句、脉络句、重要的过渡句等,是重要的句子;富有特色的句子、包含深层意蕴的句子等,都是重要的句子。

  【解题方法】

  一、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无论是重要概念,还是重要句子,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或句子都具有临时的搭配意义,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要理解这个临时搭配意义,就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语言环境)。如“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2011年高考上海卷第4题)。答案为:第④段中的“空间”指场所,第⑤段中的“空间”指空地。概念的临时性意义很强,不可一概而论。再如:

  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014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

  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理解)级。要正确、准确地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原文。我们认真审读原文第3段,特别是这些文字“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马上就可以发现,A项内容与原文是相悖的,所以错误,答案选A。

  二、结合位置或修辞手法进行理解。

  重要概念,特别是重要句子,要正确、准确地理解好它,第二个简便的办法就是看其在原文中所处的位置或所用的修辞手法。位置往往显示其作用、用意,而修辞则又可体现其含义或表达效果。譬如:

  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7题)

  此题考查中间段落的作用。在提到中间段作用时,首先应想到的是它可能产生的结构作用:①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中的……引出了下文中的……);②前后照应(与前面出现的……相照应);③点明中心主旨。在内容上就要考虑文段本身叙述的是什么。只有将结构和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在这一题中拿到高分。答案为: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有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又如:

  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2011年高考上海卷第9题)

  联系句子所用的修辞就可以回答出: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从回忆到现实景色,承上启下;照应题目。再如: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

  答案为: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三、根据文章主旨反推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我们知道,文章都是有中心的,也就是有主旨的。文章的词语和句子都是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都要聚焦于中心。故此,理解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的含义,用文章的主旨去进行反推,也是快速理解词语或句子含义的简捷方法。譬如:

  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4题)

  阅读文本选的是著名作家叶延滨的《听雨》,该文的主旨是:通过写自己过往的经历,特别是与雨的多次机缘,切身体会到听雨其实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同时,亦暗示了现代人的名利欲与躁动感,已无听雨般的闲情逸致。根据文章的这个主旨,我们去反推“雨,大概是古典的”在文中的含义,即可得出如下答案: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