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数学试卷中的探究性试题,因为综合程度高,解答时要用到众多

的数学思想方法,考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现以某些省市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为例,谈谈这类问题的解答策略。

1.从“特殊”到“一般”,拾阶而上。

某些探究性试题一般给出几问,其中第一问在具体的数据或特殊情形下求解,其他几问则要求在一般情形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顺着解“特殊” 问题的思路,并注意 “一般”与“特殊”的转化,便能迎刃而解。

例1.如图1,AB⊥BC,DC⊥BC,垂足分别为B、C。

(1)当AB= 4,DC=1,BC= 4时,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AP⊥PD?如果存在,求线段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设AB= a,DC=b,AD=c,那么,当a、b、c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在直线BC上存在点P使AP⊥PD?

中考数学常考的探究性试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常考的探究性试题解题策略

2.化“动”为“静”,分而治之。

有些以动态为情景的探究性试题,条件中涉及到点、线、面的运动,图形的全等、相似以及特殊三角形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化“动”为“静”,其次,根据运动的特征找准分类讨论的“临界点”,再则,有序的找出全等、相似以及特殊三角形中各种可能的“对应”,分别进行探究。

例3.如图3,在直梯形ABCD中,∠D=∠C=90°,AB=4,BC=6,AD=8。点P、Q同时从A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AB、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沿AD向终点D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这两个点达到自己的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这两个点从出发运动了t秒。

(1) 动点P与Q哪一点先达到自己的终点?此时t为何值?

(2) 当0<t<2时,求证:以PQ为直径的圆与AD相切

(3) 以PQ为直径的圆能否与CD相切?若有可能,求出t的值或t的取值范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常考的探究性试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常考的探究性试题解题策略

中考数学常考的探究性试题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