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要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解题思路和方法
(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给的新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画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知识点2:实验方案的评价
1.这类试题的出现,使化学实验命题思想得到更新和升华。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
(1)可行性
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②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科学;
④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⑤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等。
(2)“绿色化学”
①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②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③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④合成过程中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例1】(2014,泸州)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用无色酚酞试剂检测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用碘化钾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答案]B 解析: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若加水,CaO+H2O===Ca(OH)2这样就将CaO转化成Ca(OH)2,A错;除去MnO2粉末中的KCl,加水溶解,过滤,MnO2难溶,KCl易溶,除掉了KCl,然后洗涤,干燥得到MnO2,B正确;NaOH变质,是因为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C错;检测食品中的淀粉是用碘,而不是碘化钾,是因为碘使淀粉变蓝色,D错。故选B。
【例2】(2013,长沙)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 溶于水、过滤 |
C |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 加盐酸 |
D |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 加水或盐酸 |
[答案]B 解析: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通入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A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氯化钠易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所采取的方法正确。锌能与盐酸反应,铜、金均不能与盐酸反应,只能验证锌比铜和金活泼,无法比较铜和金的金属活动性,故C所采取的方法错误。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加水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样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加盐酸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例3】(2014,衡阳)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答案]B 解析:不能将Na2CO3粉末与稀盐酸放在烧杯中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因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的CO2气体逸出,使得物质的总质量减小,若想用Na2CO3粉末和稀盐酸来作反应物,则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B错,A、C、D均正确。
【例4】(2013,吉林)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与碳酸钾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方案A不合理;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可检验样品中是否有碳酸钠,但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即无法确定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故方案B不合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硫酸钠反应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区别硫酸镁和硫酸钠,故方案C不合理;氢氧化钠溶液可与氯化氢反应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水蒸气,故方案D合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