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句话描述了月光下的美景?

   A.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 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C

2. 文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D. 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B

3. 作者为什么去承天寺游玩?

   A. 因为月色美丽,吸引他出门。

   B. 因为他想寻找一个能共享快乐的人。

   C. 为了欣赏竹柏的美。

   D. 他想逃离现实的压力。

答案:A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描绘的是哪种环境?

   A. 繁华的城市夜景

   B. 宁静的乡村田野

   C. 幽静的庭院月色

   D. 碧波荡漾的湖面

答案:C

二、简答题

5. 解释“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的情感状态。

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像作者和他的朋友那样,能在月光下悠然自得,欣赏自然之美。这里的“闲人”并非指无所事事之人,而是指那些能从日常琐事中抽身,欣赏生活中的微小乐趣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贬谪期间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6.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景象。

答案:这句描绘的是月光洒在庭院中,使得地面仿佛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水中藻类和荇菜的影子交错纵横,仔细一看,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

三、论述题

7. 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夜景色描写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夜景色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承载了作者苏轼的情感寄托。月色的空明澄澈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纯净和超脱,而水中藻、荇交横的影子则暗喻了生活的曲折与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与友人的共赏,反映出他在贬谪期间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他以“闲人”自居,体现出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通过这些描绘,月夜景色成为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使文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四、创作题

8. 假设你是苏轼,以《记承天寺夜游》为背景,写一段关于你与友人夜谈的对话。

答案:

我(苏轼):你看,这月色多美,如同积水般清澈,竹柏的影子在其中摇曳,仿佛我们置身于一片梦幻的水底世界。

友人:确实如此,苏兄,这样的夜晚,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我:是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是我们平时被俗务所累,忘了欣赏这些简单的美好。今晚,我们便是那两个闲人,享受这份宁静。

友人:苏兄,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幸运,能在这样的时刻相遇,一同欣赏这月色?

我: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让我们珍惜此刻,让这月色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