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引号的用法?

   A. 表示引用

   B. 表示讽刺或否定

   C. 表示疑问

   D. 表示特定称谓

**答案**:C. 表示疑问

2. 破折号的哪种用法表示话题转换?

   A. 注释

   B. 插说

   C. 声音中断、延续

   D. 话题转换

**答案**:D. 话题转换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省略号的用法?

   A. 内容省略

   B. 情绪矛盾

   C. 思维跳跃

   D. 表达肯定

**答案**:D. 表达肯定

**二、填空题**

4. 象征通过______的特点,表达______的本质特点。

   

**答案**: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5. 对比通常将______的事物或______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以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

   

**答案**: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6. 《白杨礼赞》中,作者以白杨树比喻______,以白杨树的______比喻北方军民的精神。

   

**答案**:北方军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

**三、简答题**

7. 解释什么是衬托,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作用。

**答案**:衬托是一种写作手法,通过他体从正面或反面陪衬本体,以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如,《白杨礼赞》中,作者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西北高原环境,这个雄壮的环境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更突显了白杨树的高大和坚韧。

8. 举例说明“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的应用。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详细描绘了百草园的生机盎然和三味书屋的沉闷,这些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封建教育束缚的不满,展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9. 解释并举例说明“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答案**:“先抑后扬”是指先否定或贬低事物,然后揭示其内在价值和意义,以更强烈地突出其特征。如《白杨礼赞》中,作者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暗示它缺乏柔和之美,但随后赞扬它是“伟丈夫”,揭示了白杨树的刚毅品质,更突出了白杨树的内在神韵和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

10. 以《海燕》为例,分析象征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答案**:在《海燕》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海燕的形象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在暴风雨中翱翔,勇敢面对困难,这体现了革命先驱者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通过这种象征,作者不仅描绘了海燕的形象,也暗示了革命者坚韧不屈的品质,使作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