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陈实与“梁上君子”——东汉时期的仁爱与教化**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指的是小偷?( )

   A. 盗

   B. 贼

   C. 馁

   D. 梁上君子

2. “实阴见之”的“阴”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阴天

   B. 黑暗中

   C. 隐蔽地

   D. 心理上的阴暗面

3.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这句话表明陈实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 )

   A. 善良

   B. 恶劣

   C. 可塑的

   D. 固定不变的

4. “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这句话中,“省”字的意思是( )

   A. 省略

   B. 反省

   C. 节约

   D. 看见

5. “自是一县无复盗者。”这句话表明了什么结果?( )

   A. 陈实的家再也没有被盗

   B. 整个县的治安得到了改善

   C. 陈实成为了县里的领导者

   D. 所有的人都变得富裕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6. 陈实是______时期的人物,他以______著称。

7. “梁上君子”现在常用来指代______。

8. 当时的“饥”是指______,而“馁”则表示______。

9. 陈实对盗贼的态度是______,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10.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______的价值观。

**三、翻译题(每题3分,共6分)**

11. 将“时岁饥民馁”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将“正色训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简答题(12分)**

13. 描述陈实如何发现并应对“梁上君子”的情景,并解释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道德理念。(6分)

14. 分析“梁上君子”这一成语的现代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6分)

**五、论述题(17分)**

15. 结合本文内容,讨论陈实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阐述这种仁爱和教化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10分)

16. 讨论陈实对待盗贼的方式与现代法律制度的异同,以及两者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7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盗

2. C. 隐蔽地

3. C. 可塑的

4. B. 反省

5. B. 整个县的治安得到了改善

**二、填空题**

6. 东汉,仁爱

7. 小偷

8. 年成不好,饥饿

9. 宽容和教化

10. 以德报怨,仁爱待人

**三、翻译题**

11. 当时是荒年,百姓们饥饿。

12. 他严肃地教育子孙。

**四、简答题**

13. 陈实暗中发现了梁上的盗贼,但他没有惊动他,而是借机教育子孙要自我鞭策,避免走向邪恶。他的行为体现了宽恕和教育的道德理念,认为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且应以仁慈对待他人。

14. “梁上君子”现在常用来形容那些行窃但未被发现的小偷,有时也带有戏谑的意味。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警示人们要警惕周围的不安全因素,同时也有时用于幽默地描述某人的偷窥或偷懒行为。

**五、论述题**

15. 陈实的行为使得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提升,他以仁爱和教化的方式感化了盗贼,使他认识到错误并改过自新。这种仁爱待人的态度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它鼓励人们用理解和宽容去对待犯错的人,促使他们自我反省,从而减少社会犯罪。

16. 陈实的方式注重的是道德教化和个人的自我修正,而现代法律制度强调公正和制裁。两者在社会治理中各有作用,法律提供了一套规则和惩罚机制,以维护社会秩序;而陈实的方式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试图引导人们向善。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应结合使用,既要有法律的约束,也要有人性的关怀,以实现更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