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句子中,“日”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昼夜不息,日行千里  

   C. 日出江花红胜火  

   D.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答案:D

2.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的“利”字是什么用法?

   A. 形容词作动词,磨砺  

   B.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C. 名词作动词,利益  

   D. 名词作状语,有利地

答案:B

3. 对于“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用火烤木头使其弯曲,做成车轮  

   B. 车轮是由木头自然形成的  

   C. 木头自己弯曲变成了车轮  

   D. 车轮的形状是由輮这个工具决定的

答案:A

4.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字是什么词性变化?

   A. 名词作状语,水面上  

   B. 名词作动词,游泳  

   C. 动词作名词,水流  

   D. 形容词作动词,滋润

答案:B

5. 下列句子中,“上”和“下”的用法相同的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C.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 “日”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表示______的频率,即______。

答案:每天;每日

7.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利”字使动用法,意为______。

答案:使……快

8. “輮以为轮”中的“輮”是通假字,通______,意为______。

答案:“煣”,使……弯曲

9.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水”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______的动作。

答案:游泳

10.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和“下”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的方向。

答案:向上;向下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

11. 翻译句子“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答案: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12. 翻译句子“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答案:通过烘烤木头使它弯曲,这样就可以做成车轮。(或:用火烤木头使它弯曲,让它变成这样的形状。)

**四、分析题(10分)**

请结合以上例子,简要分析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特点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使得词汇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灵活性。例如,名词作状语,如“日”、“上”、“下”,这种用法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让动作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指向。形容词使动用法如“利”,可以使动词化,表达出对事物状态的改变,如“使……快”。名词作动词,如“水”,则丰富了动词库,使得句子表达更加具体。这些活用方式丰富了语言表达,增强了文字的修辞效果,使得古文更具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