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运用真题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两个"乎"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

2. "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而"表示______关系。

3.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是______词,作用是______。

4.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两个"之"分别作为______词和______标志。

5. "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表示______语气。

6. "而耻学于师"中的"于"表示______关系。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

   A. 吾从而师之

   B. 惑而不从师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小学而大遗

8.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中的"其"指的是______。

   A. 疑难问题

   B. 先生

   C. 学生

   D. 圣人

9. "不拘于时"中的"于"表示______。

   A. 比

   B. 向

   C. 对于

   D. 被

10.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也"的作用是______。

    A. 表停顿

    B. 表判断

    C. 加强语气

    D. 表疑问

1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的"乎"与哪个选项的用法相同?

    A. "其皆出于此乎"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而笑之"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

12. 请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请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所以"的含义。

四、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分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这句话中"乎"的三个不同用法,并解释其含义。

15. 请分析"而"在"惑而不从师"和"吾从而师之"两句中的作用,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五、论述题(20分)

16. 论述"之"在古代汉语中的多功能性,结合具体例句阐述其作为助词和代词的用法。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在...之前;比

2. 承接

3. 助;的

4.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5. 揣测

6. 向

二、选择题

7. B

8. A

9. D

10. B

11. A

三、翻译题

12.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所有知识,谁能没有疑惑呢?

13.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在这里表示"用来...的"。

四、分析题

14. "乎"在这句话中分别作为介词、介词和语气词。第一个"乎"表示"在...之中",第二个"乎"表示"比",第三个"乎"是语气词,表示反问。

15. "惑而不从师"中的"而"表示转折,强调有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的行为。"吾从而师之"中的"而"表示顺承,表示"我跟随他并且把他当作老师",强调行为的连续性。

五、论述题

16. "之"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功能,既可以用作助词,又可以用作代词。作为助词,"之"可以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表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作为代词,"之"可以指代人、物或事,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之"代指"知识、道理"。此外,"之"还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里的"之"使得宾语"句读"和"惑"前置,形成特殊句式。"之"的多功能性使得它在古代汉语中扮演了重要的语法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