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通假字理解与应用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已”通“矣”的句子是:

   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共其乏困

   C. 秦伯说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答案:A**

2. “共”在“共其乏困”中通哪个字?

   A. 供

   B. 悦

   C. 震

   D. 返

**答案:A**

3. “说”在“秦伯说”中通哪个字?

   A. 供

   B. 悦

   C. 震

   D. 返

**答案:B**

4. “振”在“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中通哪个字?

   A. 震

   B. 悦

   C. 环

   D. 反

**答案:A**

5. “反”在“今日往而不反者”中通哪个字?

   A. 返

   B. 环

   C. 邀

   D. 隙

**答案:A**

6. “知”在“失其所与,不知”中通哪个字?

   A. 智

   B. 悦

   C. 震

   D. 邑

**答案:A**

7. “还”在“秦王还柱而走”中通哪个字?

   A. 环

   B. 邀

   C. 隙

   D. 跑

**答案:A**

8. “要”在“要项伯”中通哪个字?

   A. 邀

   B. 环

   C. 隙

   D. 知

**答案:A**

9. “郤”在“令将军与臣有郤”中通哪个字?

   A. 隙

   B. 环

   C. 邀

   D. 知

**答案:A**

10. “倍”在“不敢倍德”中通哪个字?

    A. 背

    B. 环

    C. 邀

    D. 知

**答案:A**

11. “卒”在“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中通哪个字?

    A. 猝

    B. 环

    C. 邀

    D. 隙

**答案:A**

12. “蚤”在“不可不蚤来”中通哪个字?

    A. 早

    B. 环

    C. 邀

    D. 知

**答案:A**

**二、填空题**

13. “已”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表示______语气。

   **答案:了**

14. “共”在“共其乏困”中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供给**

15. “说”在“秦伯说”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______。

   **答案:高兴**

16.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表明燕王对秦王的恐惧,其中“振”通______。

   **答案:震**

17. “今日往而不反者”中的“反”表示______的行为。

   **答案:返回**

18. “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______,意为明智。

   **答案:智**

19. “秦王还柱而走”描述的是秦王______的动作。

   **答案:环绕柱子逃跑**

20. “要项伯”中的“要”通______,表示______。

   **答案:邀,邀请**

21. “令将军与臣有郤”中的“郤”通______,指的是______。

   **答案:隙,矛盾或嫌怨**

22. “不敢倍德”中的“倍”通______,意为______。

   **答案:背,背叛**

23.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中的“卒”通______,形容______发生。

   **答案:猝,突然**

24. “不可不蚤来”中的“蚤”通______,提醒应______前来。

   **答案:早,尽早**

**三、解释题**

25. 解释“共其乏困”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26. 请解释“秦伯说”在文中的情境及其含义。

   **答案:秦伯很高兴,表示他的态度转变或者同意了某个提议。**

27. 描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这一句描绘的情景。

   **答案:燕王确实因害怕秦王的威严而感到极度恐惧。**

28. 为什么“今日往而不反者”中的“反”要用通假字“返”?

   **答案:“反”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返回”的意思,所以用“返”来表示这个意思。**

29. “失其所与,不知”这句话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句话指出失去盟友是不明智的,为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提供了论据。**

**四、综合分析题**

30. 分析“秦王还柱而走”这一行为的心理和场景。

   **答案:秦王在紧张、惊恐的情绪下绕着柱子跑,显示了他在面对危机时的慌乱与无助。**

31. “要项伯”这一行为反映了什么?

   **答案:这反映了主人公试图通过邀请项伯来缓解紧张局势,建立联盟,以对抗共同的敌人。**

**五、论述题**

32. 通假字在古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上述例子进行阐述。

   **答案: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现象,由于音近或形近,一个字被用来代替另一个字。它丰富了文字表达,使古文更具有韵律美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习惯。例如,“已”通“矣”,增强了语句的语气;“共”通“供”,使句子的含义更加完整;“说”通“悦”,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变化等。这些通假字的使用,使得古文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