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二知识复习测试卷——重点词语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选项中,对“既望”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农历十六 B. 农历十五 C. 农历初一 D. 农历月底

2. “少焉”在文中的含义是:

   A. 很少 B. 稍微 C. 不久 D. 非常

3. “如”在“纵一苇之所如”中的意思是:

   A. 好像 B. 超过 C. 往 D. 如果

4. “凌万顷之茫然”中的“凌”字如何理解?

   A. 俯视 B. 越过 C. 观察 D. 照射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御”字的含义是:

   A. 驾驶 B. 抵御 C. 掌握 D. 避开

6. 对“溯流光”的“溯”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顺流而下 B. 逆流而上 C. 沿着 D. 游泳

7. “渺渺兮予怀”中的“予怀”指的是:

   A. 我的心情 B. 我的思绪 C. 我的疑惑 D. 我的期望

8. “倚歌而和之”中的“倚”字应译为:

   A. 依靠 B. 循、依 C. 负担 D. 依赖

9. “方其破荆州”的“方”字在句中的作用是:

   A. 地方 B. 方向 C. 当 D. 方法

10. “下江陵”中的“下”字如何理解?

    A. 攻下 B. 到达 C. 离开 D. 低于

11. “渔樵于江渚之上”的“渚”字含义是:

    A. 江边 B. 湖泊 C. 岛屿 D. 沙洲

12. “而卒莫消长也”中的“卒”字的正确解释是:

    A. 士兵 B. 最终 C. 突然 D. 死亡

13.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字应译为:

    A. 适应 B. 去往 C. 享受 D. 安适

14. “杯盘狼藉”中的“狼藉”表示:

    A. 干净 B. 整齐 C. 凌乱 D. 富裕

15. “不知东方之既白”中的“白”字意为:

    A. 明白 B. 清楚 C. 亮 D. 纯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七月既望”是指农历的______。

2.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中的“少焉”表示______。

3. “纵一苇之所如”中的“如”字代表______的动作。

4. “凌万顷之茫然”描述了______的情景。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描绘了______的状态。

6. “溯流光”中的“溯”字是指在______的方向行进。

7. “渺渺兮予怀”表达的是诗人的______。

8. “倚歌而和之”的“倚”字在此处表示______。

9. “方其破荆州”的“方”字表明了______的时刻。

10.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字,表达了与友人一同______的情感。

**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翻译“击空明兮溯流光”。

2. 请翻译“而卒莫消长也”。

**四、论述题(20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杯盘狼藉”这一成语的来源,并阐述它在古文中所体现的意境。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C

4. B

5. A

6. B

7. A

8. B

9. C

10. A

11. A

12. B

13. C

14. C

15. C

**二、填空题**

1. 十六

2. 不久

3. 往

4. 跨越广阔水面

5. 驾驶船只在空中飘荡

6. 逆流

7. 思绪

8. 循、依

9. 当

10. 享受

**三、翻译题**

1. 击打清澈的江面,逆流而上。

2. 到最后,月亮并没有真正的增减。

**四、论述题**

“杯盘狼藉”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这段描述了项羽败退后的场景,杯盘狼藉象征着战败后的混乱和凄凉,反映出一种壮志未酬、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感。在古文中,这种意境往往用来表现战争或宴会结束后的场景,暗示着欢乐、豪情或胜利的短暂,以及随之而来的失落和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