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试卷**

**一、选择题**

1.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哪朝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纷纷”描述的是什么状态?

A. 人多

B. 雨大

C. 心情沉重

D. 花朵掉落

3. 诗中的“行人”指的是谁?

A. 旅人

B. 商人

C. 学者

D. 农夫

4. “欲断魂”表达了行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平静

D. 激动

5. “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诗中,行人在寻找什么?

A. 避雨之处

B. 旅店

C. 酒馆

D. 杏花

6. “牧童遥指杏花村”中,“杏花村”象征着什么?

A. 酒馆的名称

B. 美丽的乡村风光

C. 清明节的习俗

D. 诗人的故乡

**二、填空题**

7.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的____月____日前后。

8. 在清明节,人们有____、____和____等传统活动。

9. “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诗中,“借问”一词的意思是____。

10. 诗中的“牧童”形象代表了____和____的结合。

**三、简答题**

11. 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12. 为什么“杏花村”在后世常被用作酒店的名字?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

13. 从《清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清明节有哪些情感体验?

**四、论述题**

14. 试论《清明》这首诗在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唐代

2. B. 雨大

3. A. 旅人

4. B. 悲伤

5. C. 酒馆

6. A. 酒馆的名称

**二、填空题**

7. 4;5

8. 扫墓;踏青;插柳

9. 请问

10. 自然;田园生活

**三、简答题**

11. 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天空飘着绵绵细雨,路上的行人因思念故去的亲人而心情沉重,仿佛灵魂都要离体的凄凉场景。营造了一种悲凉、哀思的氛围。

12. 因为在诗中,“杏花村”被牧童用来指代酒馆,寓意着在忧郁的清明时节,行人寻求慰藉的地方。后人因此常以“杏花村”命名酒馆,以表达对这首诗的怀念和对清明时节饮酒解忧习俗的延续。

13. 诗人对清明节的情感体验包括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通过寻找酒家来缓解内心的悲伤,同时也展现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四、论述题**

14. 《清明》这首诗在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它描绘了清明节的典型景象——春雨绵绵,人们扫墓祭祖,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记忆和传承的重视。其次,诗中行人寻酒的场景,反映了清明节的另一习俗——借酒消愁,体现了人们在缅怀先人时的情感宣泄。最后,牧童和杏花村的意象,传递了中国乡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增强了节日的诗意。因此,《清明》不仅是一首描绘清明节的诗,也是传承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