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
孟子〔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试卷名称:学弈理解与分析**
**一、选择题**
1. “弈秋”是指谁?
A. 一位善于下象棋的人
B. 一位善于下围棋的人
C. 一位善于教导的人
D. 一位善于射箭的人
2. “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通国”是什么意思?
A. 全国
B. 通晓棋艺
C. 国家
D. 通向国家
3. 为什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个人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A. 他们对弈秋的敬仰程度不同
B. 他们的智力水平有差距
C. 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
D. 他们对围棋的兴趣不同
4. “弗若之矣”的含义是什么?
A. 成绩比他好
B. 成绩比他差
C. 智力比他高
D. 精神比他旺盛
5. “非然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是这样的
B. 不是这样的
C. 可能是这样
D. 肯定是这样
**二、填空题**
6. 弈秋教导的两人中,一个______,另一个______,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差异。
7. “鸿鹄”在古代通常指的是______。
8. 文中提到的“弓缴”是指______。
9. 孟子通过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三、简答题**
10. 描述一下“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情景,并解释为何这种行为会影响他的学习效果。
11. 为什么孟子认为“为是其智弗若与”不是造成学习差异的原因?
12. 结合现实,举例说明“专心致志”对于学习或工作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
13. 分析“学弈”故事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一理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B
5. B
**二、填空题**
6. 专心致志;分心
7. 天鹅或大雁
8. 带有丝绳的箭
9. 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三、简答题**
10. 这个人虽然在听弈秋讲课,但心里却一直想着有天鹅即将飞过,准备拉弓射箭。这种分心的行为让他无法专注于围棋的学习,导致他无法理解和掌握弈秋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
11. 孟子认为这不是智力问题,因为两个人都得到了同样的教导。学习效果的差异源于学习态度,即是否专心致志。
12.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门复杂的科学概念时,如果全神贯注,就能深入理解并记住细节;反之,如果分心,可能会错过关键信息,导致理解不透彻。在工作中,专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编程时集中注意力可以减少错误,写作时全神贯注能创作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四、论述题**
13. “学弈”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效果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专注度和态度。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白只有专心致志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此外,家长和社会也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地投入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