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人物不是孟子提到的在困境中崛起的例子?

   A. 舜

   B. 傅说

   C. 孔子

   D. 百里奚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的是哪种人?

   A. 经历过困苦的人

   B. 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人

   C. 普通人

   D. 有天赋的人

3. 下列哪项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的体现?

   A. 国家需要内外压力以保持强盛

   B. 个人经历挫折可以促进成长

   C. 没有挑战的生活会导致退步

   D. 成功后可以尽情享受安乐

4. “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 人们总是在犯错后才能改正错误

   B. 人应该避免犯错误

   C. 人们喜欢重复错误

   D. 错误是成功的必然过程

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原因?

   A. 国内没有明智的顾问和批评者

   B. 国家没有外敌威胁

   C. 国家内部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D. 国家领导者过于安逸,忽视了潜在危机

二、简答题

6. 解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句话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7. 为什么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

8. 讨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人和国家的发展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孔子

2. A. 经历过困苦的人

3. D. 成功后可以尽情享受安乐

4. A. 人们总是在犯错后才能改正错误

5. C. 国家内部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二、简答题

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意味着人们在内心受到困扰,思绪平衡后,才会有所行动。例如,一个人在面临困难时,可能会经历内心的挣扎和思考,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决定后,他就会采取行动去克服困难。

7.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因为他认为艰难困苦的环境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韧和有能力。而在安逸的环境中,人们容易丧失警惕,变得懒惰,从而导致能力的退化。对于国家而言,内部有贤能的顾问和外部有竞争压力,可以使国家保持警觉,不断进步;反之,如果过于安逸,国家可能会逐渐衰败。

三、论述题

在现代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对个人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是必要的,否则可能被时代淘汰。对国家而言,保持危机意识,持续发展科技和经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才能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在安逸中保持清醒,避免因过度享乐而失去进取心,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