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试题目】《桃花源记》阅读理解

一、选择题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 曹操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渔人最初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 )

A. 溯流而上

B. 沿溪而行

C. 翻山越岭

D. 迷失方向

3. 桃花源的人们为何来到这个地方?( )

A. 寻找宝藏

B. 避免战乱

C. 探险旅行

D. 逃避债务

4.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村民对他说了什么?( )

A. “欢迎下次再来”

B. “请保密我们的存在”

C. “希望你能带更多人来”

D. “愿你一路平安”

5. 刘子骥是故事中的哪一类人物?( )

A. 桃花源的居民

B. 渔人的朋友

C. 一位寻找桃花源的高尚人士

D. 太守的下属

二、简答题

6. 描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解释“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为什么渔人再次寻找桃花源时迷失了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题

9. 分析《桃花源记》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创作题

10. 以现代视角,假设你是一名旅行博主,你会如何描述你发现桃花源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沿溪而行

3. B. 避免战乱

4. B. “请保密我们的存在”

5. C. 一位寻找桃花源的高尚人士

6. 桃花源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地方,拥有茂盛的桃花林,清澈的溪流,肥沃的土地,以及整齐的屋舍。人们在此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丰富的农田、池塘和竹林。村庄里,男女老少和谐共处,享受着平静与快乐。

7. “不足为外人道也”意味着桃花源的居民希望渔人不要将这个地方告诉外界的人,他们想保持这个隐秘而美好的地方不受外界打扰。

8.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时虽然沿途做了标记,但可能由于桃花源的神秘性质或时间的流逝,这些标记失去了作用,导致他无法再次找到相同的路径。

9. 《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其中没有战争、剥削和纷争,人们安居乐业,享受自然与和平。在现代社会,这一主题提醒我们珍视和谐、简单的生活方式,反思物质追求对精神生活的影响。

10. 作为一名旅行博主,我会兴奋地分享这次意外的发现,描述那片被桃花环绕的神秘之地,那里的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的笑容和满足感深深打动了我。然而,我也会尊重他们的意愿,不透露具体位置,而是鼓励大家在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