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年代】:唐代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远游,老迈之时才归回故土。我的口音虽未改变,但双鬓的头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子们看见我,却都不认识,他们笑着询问我这个陌生的客人来自何方。
【注释】:
1. 少小:指年轻的时候,形容年少离家。
2. 老大:指年纪大,老年。
3. 乡音:故乡的方言,此处代指故乡。
4. 鬓毛衰:鬓角的头发稀疏、变白,表示年老体衰。
5. 见面:相见,遇见。
6. 不相识:不认识,不熟悉。
7. 笑问:带着笑容询问,表现出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8. 客:这里诗人自指,以客人的身份出现。
【赏析】:
这首《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乡愁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回归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年少离家的意气风发与老来归乡的沧桑变化形成鲜明对照。"少小"与"老大","离家"与"回",两组反义词的并置,既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强调的是虽然岁月催人老,但自己的乡音未改,暗示他对故乡的情感始终如一。"乡音无改"是对故乡忠诚的象征,而"鬓毛衰"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诗人通过儿童的视角,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与故乡的疏离感。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他们对这位陌生老人的好奇和询问,都让诗人深感自己已经成为了故乡的过客。
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孩子们的笑容和问题,既是童真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哀愁的触发点。他们的无知无畏,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无法言说的哀伤。
全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故乡变迁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主题,同时也揭示了人与故乡之间永恒的情感纽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乡愁的经典之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