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培优作业15(文件编号:21022333)
关注微信公众号:cc518xxzl 可免费领取本资料word完整版!
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培优作业1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共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 (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5m/s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1s
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
3.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听声音可以辨知说话人是谁,依靠的是音色
B.超声波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
D.美妙的音乐永远不会成为噪声
5.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6.2011年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交流与合作
7.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8.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 C.水面“折”枝 D.日全食
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 ( )
“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某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小于12c 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无法判断
11.图B-6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2.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 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 )
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13.如图所示,小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全身像,此时它所能看到的全身像的图是 ( )
14.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 ( )
A B C D
15、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图,我国是全球最佳的观测地.日食现象的成因可以用光的 规律来解释,观测日食时用肉眼直视太阳很容易灼伤眼睛,这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镜,对光有 作用。
4.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 ;(2)初春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 ;
(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 .(4)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的霜 ;
5.如右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桌上,在玻璃后面可以看到棋子A的像和棋子B。A的像是因为光通过玻璃 射
到人眼里形成的,看到B是因为光通过玻璃 射到人
眼里形成的.两个棋子大小相同,B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
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
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
射角等于 °.
8.近视眼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 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 ,其作用是将光 ,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9.“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10.光在空气和某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
是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
1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 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
三、解答题:
1.(6分)完成下列作图(每小题3分,共9分):
(1)请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在图乙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3)图丙所示的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
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
示数为 .
3.(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
⑵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15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上/下)移动.
⑶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⑷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 乙 甲 B.丙 甲 C. 乙 丁 D. 丙 丁
⑸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又落下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____ (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 (变亮/变暗/不变)。
(6)若小莉怎么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写出可能的两个原因?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