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第二单元(附答案)(文件编号:21022303)
关注微信公众号:cc518xxzl 可免费领取本资料word完整版!
简介: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8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在那抗日烽火遍燃的年代,光未然向那澎湃的黄河唱出了气势磅礴的颂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pò;在那举世嘱目的长征中,红军翻__A__(A.越 B.跃)了老山界,把坚强的意志guàn输到每一个在峭壁之上的战士心中;在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端木蕻良心怀挚痛的热爱,描绘了关东原野的斑澜和丰饶;在那遥远的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飒爽__B__(A.阴 B.英)姿,让我们明白了这种情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澎湃( pài ) 丰饶( ráo )
气pò( 魄 ) guàn( 灌 )输
2.文中有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分别找出并改正。(2分)
“__嘱目__”改为“__瞩目__” “__斑澜__”改为“__斑斓__”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只填序号)(2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了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解析】B.搭配不当,应把“发扬”改为“体现”;C.否定不当,应把“不再”改为“再次”;D.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读者对象”,或删去“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扑朔迷离”“酣然入梦”“学习榜样”“波涛澎湃”这四个词语的结构均不相同。
B.“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句中加点的词语分别是形容词、副词、连词、名词。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了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D.“告诉我,哪一个才是我的故乡?我是从故乡走出,还是向故乡回归?”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解析】“很”是副词。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倒叙手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土地的誓言》由我国现当代作家端木蕻良所写,该文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由郭茂倩搜集整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7.名句默写。(6分)
(1)惊涛澎湃,__掀起万丈狂澜__;浊流宛转,__结成九曲连环__。(光未然《黄河颂》)
(2)__万里赴戎机__,关山度若飞。__朔气传金柝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__。
8.综合性学习。(8分)
实验中学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正在举行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爱国标志”科普会
下面是网上刷屏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活动标志图,你能向同学们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吗?(3分)
示例:主体数字“70”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7”的造型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和醒目的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2)“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演讲会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温馨提示:串场词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连接两个节目,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话语)(3分)
演讲顺序 | 演讲题目 | 演讲者 |
1 | 《我的中国梦》 | 七(1)班肖非 |
2 | 《奋斗的青春》 | 七(2)班李强 |
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七(2)班李强同学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3)“践行爱国”交流会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青少年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爱国”。(2分)
材料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摘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材料三:霸气十连胜!女排精神永不过时!完胜塞尔维亚,提前卫冕,中国女排又一次创造历史!这是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上的厚礼,也是送给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大餐。有人问女排精神过时了吗?女排精神永不过时!中国女排在路上,所有奋斗者也在路上。每个人都在奔跑,中国就会勇往直前。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略。围绕自强、学习、奋斗三点表述,语句通顺,逻辑清晰即可。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木兰诗(节选)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郭相扶将(扶持) (2)著我旧时裳(穿)
(3)对镜帖花黄(同“贴”) (4)雄兔脚扑朔(动弹)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还赏赐了很多财物。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么能够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1.诗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3分)
动作描写。运用“开”“坐”“脱”“著”“理”“帖”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表现出了木兰回到家后,重温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看到旧物的亲切之感。
1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3分)
示例:“霍霍”是拟声词,表现了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和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二)老山界(节选)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10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1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奇观”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14.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这两句运用了环境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后一句以“井”喻“山谷”,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老山界山高谷深的景象,衬托出红军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15.第⑪段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请再写出两句运用了这种写法的诗句。(3分)
反衬(以动衬静)。示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16.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列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C )(3分)
A.表现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追兵,没有退路,因而要壮胆爬山。
B.表现红军战士看到火把与星光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
D.表现红军战士在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三)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处,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A】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B】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选自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3分)
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18.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4分)
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
19.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将油菜花与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作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2)置身花间,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灿烂的金黄。
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针等修辞手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对油菜花的无比热爱之情。
20.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4分)
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三、作文(50分)
21.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以他的言行温暖了我们的岁月;翻越老山界的红军战士们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温暖了我们的思想;《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等人的互帮互助传统温暖了我们的记忆……在生活中,又有什么人或事曾温暖过你呢?
请以《________,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单元清二
1.
2.
3.
4.A
5.B
6.B
7.(1)
(2) (3)
8.(1) (2) (3)
9.(1) (2) (3) (4)
10.(1) (2)
11.
12.
13.
14.
15.
16.C
17.
18.
19.(1) (2)
20.
21.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