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言选读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势解》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
二、典型事例
一饭千金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之一,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韩信是一个孤儿,从少年起就独自过着落魄潦倒的日子。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借故去别人家吃饭。他后来认识了一个亭长,便经常去这个亭长家吃饭。亭长夫人每次看到他都显得极不高兴。
有一次,亭长夫人故意在清晨就做好了饭,一家人趁早吃完了。韩信来了很久也不见亭长家吃饭,便知道人家厌烦自己了,于是愤然拂袖而去,下决心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为了不至于饿肚子,他想了一个求生的办法,就是去淮阴城外的溪边钓鱼。有几个老婆婆经常在那里洗衣服,时间长了,韩信就和她们熟悉了。有一个老婆婆见韩信如此窘迫,十分可怜他,就在家人送来午饭的时候,分一半给韩信吃。韩信来不及感激,就风卷残云般地吃了起来。吃完饭后,韩信向洗衣婆婆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大娘的厚待令我终生难忘,将来我出人头地了,一定会报答您老人家的恩德的。”洗衣婆婆听了,嗔怪韩信说:“我只是不忍心看你挨饿,才给你饭吃,怎么会想到要你报答呢?”说罢,提起洗好的衣服回家了。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默默地告诉自己,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这位老人家。打那以后,洗衣婆婆每天都会将自己的饭食分给韩信一半。
后来,韩信为汉高祖创下了丰功伟绩,被分封为楚王。这时,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经得到过洗衣婆婆的恩惠,便命属下将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送她黄金千两以示感恩。
“一饭千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了,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他人的帮助,即使所受恩惠很小,一旦我们有能力回报时,应该加倍地报答。
孔融让梨
在我国的东汉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做孔融的孩子。他从小就天资聪颖,也非常懂得礼仪和为人处世。孔融一家共有七兄弟,除他之外,还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一直相处得其乐融融。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梨,用盘子装了放在桌子上,父母和几位哥哥们都执意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梨。
孔融仔细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大小不一。他不挑好的,也不拣大的,略加思索之后选中了一只最小的梨子,并且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母亲对孔融刚才的行为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母亲心想:虽然孔融这孩子年纪只有四岁,却很有礼节,懂得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把不好的东西留给自己。
为了验证孔融自己的想法和原因,母亲故意装作疑惑不解的样子,问孔融:“桌子上有那么多的梨,大家都让你先选,你为什么不挑大个的,而是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脱口就回答说:“我年纪小嘛,应该吃最小个的,大的留给几位哥哥吃。”
母亲不依不饶地进一步追问:“家里不是还有一个比你更加小的弟弟吗?按照你的说法,弟弟应该吃最小的梨子才对呀?”
孔融说:“不。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梨让给弟弟吃。”
母亲听了孔融的解释,感到异常的欣慰,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孔融长大后果然出人头地了,做了很大的官,为百姓造就了许多的福利。
苏轼参禅
北宋大文豪苏轼与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二人过从甚密,常在一起悟道参禅、谈诗论文,也喜欢斗智斗勇,互相戏弄一番。
有一天,苏轼和佛印在寺里打坐参禅。他们事后又借此机会斗起禅机来。苏轼先发制人:“佛印老和尚,你看我打坐的时候像什么?”佛印面露微笑地回答:“在贫僧眼中,苏学士如同我佛如来。善哉!善哉!”紧接着,佛印又反问苏轼说:“苏学士看老僧打坐的时候像什么?”苏轼见佛印穿了一件黑乎乎的袈裟,人长得又矮又胖,盘腿打坐时整个人就成了黑乎乎的一堆,于是讥讽地说:“在我眼里,大师乃一坨牛屎。”
苏轼说完后感到洋洋得意。佛印没有回答他,而是面露微笑地闭目养神。
苏轼抑制不住心中的得意,回到家里马上就对苏小妹说:“妹妹,我和佛印老和尚斗禅机从来没有胜利过,今天真是好运气,总算赢了他一回。”接着便把二人打坐参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妹妹。
听完他的描述,苏小妹笑着说:“哥哥,你今天输得好惨,可你自己还蒙在鼓里。”
苏轼瞪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不解的神情。苏小妹只好点拨他:“佛与牛屎,孰贵孰贱?”
苏轼仍然感到疑惑:“二者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嘛!”
苏小妹说:“这就对了。佛印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哥哥一开口就是牛屎,你心中装的又是什么呀?”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承认自己又一次栽在佛印老和尚手里了,并对佛印的智慧感到由衷地佩服。
善待弱者
孔子不仅仅是一个大学问家,还非常注重自己的行为和仪表。在衣食住行和为人处世方面,时刻不忘礼仪,总是能做到言行适度、举动文雅。例如,和乡亲们一起喝酒吃饭或聚会时,散场时总是等到老年人全部离开之后,自己才退出来。吃饭的过程中,不轻易和别人说话。临睡之前,也不说话。
孔子不仅仅注重行为礼仪,同时还很富有真情实感,且有一颗强烈的同情心。本来孔子非常爱好唱歌,但是每当人家办丧事的时候,他就保证不再唱歌了;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他从未吃饱过;只要遇到盲人和穿孝服的人,哪怕对方是一个年轻人,也一定要主动站起来,路上碰到了也要赶快迎上前去。
某一天,有个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连忙迎了上去。当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当他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席子”;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给他逐个介绍房子里的人:“坐在这里的是某某,坐在那里的是某某”。乐师离开之后,学生子张问孔子:“这样做岂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该这样”。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赶紧问:“伤着人了没有?”并不问马有没有受伤。孔子的一个学生因事被捕,进了监狱,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而是认为“他虽然进了监狱,但这并不是他的过错”,还主动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个学生。
孔子的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地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那些需要关爱的弱者。
因果报应
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有一个叫中山国的小诸侯国。一天,为了团结国内的士大夫阶层,以便巩固国家政权统治,中山君设下盛宴,邀请士大夫们共聚一堂。
有个名叫司马子期的年轻人也来了,由于他地位不高,到来的时间又较晚,只能坐剩下的末座。大家喝着美酒,吃着野味,谈论着时政,兴致勃勃。酒过三巡,上羊肉汤了,人均一碗,不巧轮到司马子期坐前时,羊肉汤没有了。
司马子期坐在席间,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显得非常尴尬。于是,他生气地拂袖离开。他很快就投奔到楚国,劝楚王讨伐中山君,并自荐做部队的向导。
楚国兵强马壮,是当时很有实力的大国。双方甫一交锋,中山国的军队就溃不成阵,中山君仓皇逃走。逃跑路上,有两个手持兵器的人始终保护着中山君,宁愿自己流血受伤,也不让中山君有半点危险。
事后,中山君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不顾自己的安危,出死力保护我呢?”他们回答说:“有一年夏天,家乡的麦子欠收,我们的父亲躺在路边的桑树底下,饿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眼看就要不行的时候,您恰好路过那里。看到我们父亲的惨状,您下车拿出一壶米粥,送给我们的父亲喝了,父亲因此幸免于难。后来,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们兄弟二人:‘中山君救我一命,你们要记住,日后中山君有难,定要以死相报。’”
听完之后,中山君不禁仰天长叹,说:“给予人家的东西不在于多少、轻重,关键要在对方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失礼得罪于人,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和深重,在于是否伤了人心。一碗失礼的羊肉汤使我失掉了整个国家,一壶救命的米粥使我在危难之时得到了两位壮士的以死相报。这就是因果报应啊!”
孟母训子
孟子小时候,家住墓地旁边。他每天都要进墓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一些模仿成人下葬的游戏。
孟母发现后,认为事态很严重,这个地方对孟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于是便搬到了一个菜市场附近。这时,孟子在玩耍时,又喜欢模仿街头的小商贩们的叫卖。孟母发现后,觉得这里也不适合孟子的学习和成长。于是又搬到一个学堂的旁边。这时,孟子在玩耍时就学起祭祀和打躬作揖等社会礼仪来。孟母因此感到十分欣慰,认为总算找到可以让孟子健康成长的居所了。于是,母子二人便长期在这里定居下来。
在母亲的影响和督促下,孟子长大后成了当时最著名的学问家,也很快成家立业了。一次,孟子外出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妻子两条腿叉开坐在凳子上。孟子非常生气,立马告诉了孟母,声称要休妻。孟母被他莫名其妙的行为弄得一头雾水,便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孟子将妻子两腿叉开的坐姿描述了一遍。孟母反问他是怎么知道妻子把两腿叉开的。孟子回答说是自己亲眼所见。孟母因此严肃地训导孟子:“并非你妻子失礼,而是你不懂礼仪。《礼记》曰:‘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你进门时也不说一声,她不雅的坐姿被你撞见了,这是你的失礼啊!”
听完孟母的一席教诲,孟子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并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虚心求学,以严格的礼仪要求自己,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