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喻论证为文章添彩加分
毛高阳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规定:作文必须内容丰富、有文采。就学生平时的作文而言,丰富又有文采的文章就如稀世之珍,少之又少,而空洞乏味的文章却比比皆是,怎么也照亮不了阅卷老师的双眼。会用比喻、善用比喻论证道理,这是我们写作议论文取得成功的方法之一。
2018年高考重庆一考生写的作文《浮尘不拂,真珠难露》,比喻拟题,观点鲜明。比喻论证恰到好处:“表面上是愚笨的顽石,其内心却隐着光彩的珠玉;表面上是争艳的罌粟,其内心却是害人之物。”从而论证了“物皆有其两面性”,只有“透过现象观本质”才能“化曲为直,傲视群雄”的观点。
再如,2018年高考江苏考生写的《荆韵湘语》中:“诗经是典型的北方语言:黄土上的事,黄土一样的情感,她是中华平淡的多数,宽厚、坚忍。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广]槛。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她是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艰深把自己提升到庸众不及的高度,避免了堕落为俚俗。”
这些考生在他们的高考作文中都十分灵活地运用了比喻或比喻论证的手法。这一个个比喻的句子在考卷中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怎能不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从而赢取高分?
一、运用比喻论证,必须选择大家所熟悉的喻体
比喻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三部分组成。一个好的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可以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也常常使用比喻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就是比喻论证。运用比喻论证,必须选择生动形象的喻体:用来作比的事必须可信,人所共知的;用来作比喻的事物,要具体、浅显而新颖,通俗易懂,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如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第八段,作者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用“羨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第九段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用“鸦片”,比喻文化遺产中的瑜瑕互见的部分;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以上两段中的比喻,喻体如“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不仅为大众所熟悉,而且新颖别致,形象生动,让读者对作者所用论述的本体“国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它们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了使文章论述深刻、透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浅显化和具体化的表达效果。
二、运用比喻论证,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相似点”是作者在构思比喻时,由本体联想到喻体的基础,也是读者在理解比喻时,由喻体联想到本体的纽带。相似点是本体和喻体相匹配的核心因素,如果没有相似点,比喻就难以形成。由于本体和喻体的事物往往具有其复杂性,因而对其相似点的联想也必然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有一点相似的,有多点相似的;有形似的,有神似的;有主观相似的,有客观相似的。调动读者对相似点的联想和想象,正是比喻的魅力所在。
在比喻论证道理的过程中,作者所选用的“喻体”与“本体”相似性越多,相关性越高,打的比方也就越贴切自然。这样的比喻也就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如荀子在《劝学》一文中用“登高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几个比喻形象说明学习的重要;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四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这些比喻选用人们生活习见的现象作为喻体,易于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易于接受,更有宜于有力证明作者的观点。
三、运用比喻论证,要学会联想和想象
一个好的比喻句段的产生需要作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形成。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如:良知似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精神似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人生如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生命如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等。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如,一同学在论证“逆境出人才”这个道理时,就通过想象选用我们平常观察到的风雨中傲然屹立的青松,温室中一遇风霜就凋零的花朵为喻展开论证。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炼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它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它们从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强者。不磨不利,不炼不纯,不锤不坚。
有时,长篇大论,巨制篇不能说明道理,一个浅显的比喻却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且回味无穷。
加里宁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一次,他向某地农民代表讲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尽管他作了详尽严谨的论证,听众始终茫然而不得要领。有人问:“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加里宁乘机反问:“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脚还是左脚?”全场静默片刻,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农民代表们都笑了。
比喻论证法,是用人们熟悉的、常见的现象或事物来论证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它既能增添文采,又能使所论述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学会比喻论证并把它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一定会为你的文章添彩加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