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最值得模仿的10篇满分作文精析

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上海一考生

最佳开头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他人对父爱的感受与自己对父爱的感受作对比,突出了主旨。

都说父爱如山,但在我心中,父爱没有别人眼中那么厚重,闪耀在我心中的父爱永远是那一抹明亮的蓝色。那蓝色,明澈如天空;那蓝色,深沉似大海。

很小的时候,只要是下雨天,父亲总是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身心都被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目光所及也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作者在此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接连运用了四个“蓝色”,意在呼应开头父爱“明澈如天空”“深沉似大海”的主题。【巧妙过渡】)后来,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父亲说话,发现父亲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他的肩膀全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却依旧置身于一片温暖的蓝色无雨的天空下。

“爸爸,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没有歪啊。”父亲轻轻地回答。我的目光落在那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父亲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面对父亲的深情,面对父亲的执拗,我默默无语。

最佳细节描写 父亲不承认伞歪了,以成年人的身份如此固执地歪曲事实,突出了那充满狡黠的父爱。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父亲在雨天来接我了,那把蓝色的雨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也曾一度淡忘了它。

过了好多年,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雨伞,伞下又聚着父亲和我。快和父亲一样高的我撑着伞,和父亲风雨同行,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我的视线情不自禁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叠印在了一起,让我内心十分甜蜜。父亲被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父亲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儿子不承认伞歪了,呼应上文,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恩。【反复、呼应上文】)“是真的,雨伞歪了。”父亲重复道。“爸,它真的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闪过父亲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雨伞,又重现了以前明澈如天空的蓝色,使我的心中升起一轮红日,拂过缕缕春风。

爸,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你都在为我,为我们一家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一想起我过去的懵懂和幼稚,冥顽和愚昧,我的内心就会一阵阵酸楚。(“懵懂和幼稚”“冥顽和愚昧”“酸楚”,突出了“我”对过去的自己的反思和愧疚。【妙用词语】)从此,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会用我的行动,用我的学习成绩给您一片快乐的天空,我要把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精神嵌入我的骨髓,去谱写一曲报恩的赞歌。

一番心里话,远远说不完我心中的感激。父爱的蓝色,明澈如天空,深沉似大海,永远牵动我的情思,让我一刻也不敢懈怠。

最佳结尾 承接上文,首尾呼应,升华主旨。突出了父爱对“我”的影响。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57,pagenumber_book=41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优美: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叙事抒情,写得轻灵飘逸,隽永优美。全文无一句“心里话”,却又句句都是心里话。

B构思精巧:文章将父子在不同场合中关于“雨伞歪了”的提醒以及各自的回答进行对比,使父子互相关爱的无限真情跃然纸上,充满感人至深的情意。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巧引古诗,增强了文化底蕴。

遥远的眼神

江苏一考生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倚楼听风看花落,记不清多少前尘往事,一如前世梦幻。一直以来,我是心灵寂寞的守更者,习惯于在文字里放纵自己的灵魂,寄托淡淡的不羁和无奈的期盼。一直以来,我是自我世界里最孤傲的舞者,习惯了和自己的孤影跳着世上最美的华尔兹。

红尘幽梦,是幸福的泪珠,还是惨淡的泪痕?岁月匆匆不语地流着,随他走在寂寞里,黯然一场盛世的邂逅。心微微地疼,淡去的誓言,将风中的记忆吹皱,捧不起年华绚烂的色彩,只能回眸,恻然他莞尔的容颜。

往事如风,失去的,永远回不来了,留在心上的伤痛,唯有记忆里残留的片断,温暖着离别后的日子。那些曾经拥有过的点点滴滴,都成了生命中既温暖又冷寂的痛。(“温暖”“冷寂”这两个形容词,有着矛盾和对立的意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内心对往事的丰富感受。【妙用形容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明月,又照见了谁的初心?在无垠的陌上,只有风中的花草还在月色中轻摆,诉说着这陌上的流年花事,如流水般轻轻地流淌。

只是,谁晓,刺绣一针为谁疼?等一场烟火直至风月凋败了繁华,也不曾遇见唯美。只是,谁晓,花开一季为谁醉?这一世的轮回随他辗转在红尘里,悄然地醉舞天涯,换来她心伤一片。只是,谁晓,素笔一生为谁描?走过的时光未能清晰那一张容颜,转身便泪流到了倾城。

最佳修辞 排比修辞,这三个句子从“刺绣”“花开”“素笔”入手,分别展开追问,“为谁疼”“为谁醉”“为谁描”,在追问中抒情,在追问中感伤。

日暮残年,是何物吞噬了芳华?触不到昔日的晴朗,只余记忆撒满人间!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烟花绽出的色彩,苍白了她一生的等待,她静静地写,直至找不到记忆的来路;水潺潺,云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抖落在年华里的暗香,悄悄跳跃在眉梢,思念逃出了圈,陪她埋葬于地老天荒。只是,残花流年,瓣瓣忧伤,渲染着寂寞如香,繁华殆尽后,谁又会为她筑起一方地久天长,共她扫黛床前月,共她行舟春溪月?

回眸深处,月缺月又圆,望穿秋水,落尽眼泪,等不到伊人归来。

回眸深处,感情丢失时,时间忘了思念,今生的爱已走了,来生的痛早到了。

回眸深处,痴情只为无情苦,她的样子在他眼前渐渐晕开。

回眸深处,多情自古空遗恨,他的心事在她眉间渐渐化开。

回眸深处,才明白往日情深种种皆是空相,为她种在窗台下的花只余有花香,一切的一切,终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此处接连运用五个“回眸深处”,分别将等待的痴情、思念与痛、无情苦、空遗恨、“皆是空相”的叹息等刻画得淋漓尽致。【排比修辞】)

望月遥相思,依然是晴月难觅;起舞弄清影,仍然是形单影只。回眸,良宵寂寂,婵娟独影,清辉脉脉,相思难偿,唯有惆怅萦怀,那冰莹的泪水滴凉了心扉。回眸,彼岸的孤舟,载着斯人几多愁?一轮水月,挽一袖清风,伴一卷书香,携一曲天籁清幽,纵是灌醉了白天的喧嚣浮躁,也只能换来林间杜鹃细语低吟,愁思更上一层楼!

一阵烟雨,袅绕着红尘的往事;一掬相思,糅合着遇后的别离;一段绮梦,轻浅着落寞的回忆;一片落花,诉说着无尽的归期。(此处借助烟雨、相思、绮梦、落花这四个意象,描述出主人公内心的思念、落寞、哀怨等感受,反复渲染主人公经历的传奇,容易激发读者的叹惋。【排比修辞】)

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前生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被留在了彼岸,被她过早葬了的花,下一季终开不出诱人的繁华!

最佳结尾 运用“灵魂渡过忘川”“葬了的花”暗示本文主人公是《红楼梦》里遭际堪伤的黛玉,并交代了黛玉死去的结局。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60,pagenumber_book=44

2.本文突出优点

A角度独特:作者选取文学名著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走进林黛玉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孤独。

B语言精美: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不少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子长短相间、骈散结合。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彰显了考生极强的语言功底。

成长的快乐

山东一考生

最佳修辞 比喻、对偶修辞:将“父爱”比喻成“山”, 将“母爱”比喻成“水”,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构成对偶句式,开篇赞颂父爱、母爱、师恩、友情,总领全文。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师恩难忘,友情最真。种种真挚的情感都是那么耐人寻味,都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如山般的父爱让我的成长充满了快乐。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陪伴,我的人生才能走得更远。中考正在向我逼近,可在这个时候我却不慎将自己烫伤。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父亲将我背在肩上,这对他瘦小的身躯该是一种怎样的考验啊?可他却笑笑说:“没事,全当是体能锻炼了,等我老了,你再背我。”

窗外的雨还在下个不停,也许只有墙头上那只湿漉漉的鸽子明白我这湿漉漉的心。(此处接连运用两个“湿漉漉”,突出了父爱的温暖。【反复修辞】)伤痛早已被父爱覆盖,父爱使我的成长充满了快乐。

如果说父爱的大山给了我一个依靠,那么母爱的水则更加源远流长。深夜苦读的书桌前,陪伴我的不仅仅是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母亲那熟悉的身影。一句鼓励,一杯热茶都会给我前进的力量。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现在,母亲无论春夏秋冬都会默默地陪伴着我。任何时候,母爱都是人生中最细腻温暖的情感。

运用过渡 这个句子表明下文将讲述母亲对“我”的爱,承上启下。

像水一样的母爱,助我在成长中扬帆起航。(将“母 爱”比喻成“水”,突出了母爱对“我”的影响——“助我在成长中扬帆起航”。【比喻修辞】)因为成长的路上有了母爱,成长的快乐更加精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伟大的称谓,让我的成长丰富起来。一切无私的关爱都源于他们的奉献。老师的恩情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也让我学会了奉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既突出了“我”和友人之间那种思念相通的情感,又渲染了浓浓的离愁。【引用修辞】)即使马上分离,一想起初中收获的最真挚的友情,便觉初中生活没有了遗憾。三年来,朋友的相处与陪伴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你想或者不想,这些感情总会让你难以割舍;你念或者不念,成长路上都会因为拥有这些美好的情感而快乐。

最佳结尾 运用第二人称,歌咏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并赞颂其意义——这些感情构成成长路上的快乐。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62,pagenumber_book=46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优美:“窗外的雨还在下个不停,也许只有墙头上那只湿漉漉的鸽子明白我这湿漉漉的心”,用景物描写烘托出自己的感情;“你想或者不想,这些感情总会让你难以割舍”,此类哲理性语句让读者过目不忘。

B巧妙过渡:过渡自然是本文结构上的特点之一。写完父爱之后,作者用“如果说父爱的大山给了我一个依靠,那么母爱的水则更加源远流长”一句引出下文对母爱的叙述,承上启下,过渡巧妙。

爸爸的手

吉林一考生

最佳开头 开头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双手有何妙处?

我一直很难忘记爸爸的手。

那双手有着一道道的裂痕,横在那宽大的手面上,好似一条条沟壑;那双手,很粗糙,当你摸上去时,感到像一张砂纸;那双手,很深沉,总是在无言中轻轻地诉说……

然而,它们浓缩了爸爸所有的爱。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对父亲的手刻画得细致入微,写出了父亲的辛劳。

那一次,爸爸刚下班回家,拖着劳累的身子,缓慢地走进屋里。我看到他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爸爸那么辛勤地劳动,而我呢?我的成绩又下降了!我鼻子一酸,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我在默默地诘问自己,心中有着无限悲痛。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怎么了?怎么哭了?”我抬起头,看到了爸爸。想必爸爸早已知道我的成绩了。我断断续续地说:“爸爸,我……我的成绩……又下降了……”我低着头,不禁抽噎起来。然而爸爸却说:“你不是很坚强吗?坚强就要勇敢地站起来,即使再大的困难也不害怕!”说着就用手给我擦眼泪。(“我”说出自己成绩下降的事实,父亲不但没有批评“我”,反倒夸“我”坚强,鼓励“我”勇敢地面对,并帮“我”擦泪。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位慈爱、教子有方的父亲的鲜明形象。【语言、动作描写】)当我感受到那双手在抹去我脸上的泪时,我愣住了。

美的情感 有感而发,真挚的情感来源于现实,激起读者的共鸣。

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爸爸的手是这样粗糙。那一道道裂纹,似老松树树皮的沟壑,让人感到是那么苍老。爸爸是一个工人,每天干的都是一些累活,而这全都体现在这双手上。这双手,已经历经了苦难与沧 桑,那一道道沟壑,是生活的压迫,然而从中却流出一条爱之河。爸爸用这双手举起了整个家庭,而它们的存在,也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当这一道道裂痕紧贴在我的脸上时,我的全身都如浴阳光,无言的爱,真挚的爱,就从这里开始流淌。(“这双手举起了整个家庭”有明显的夸张色彩,由此出发,抒发“我”对父亲的手传达的父爱的赞美,突出了传递父爱的手给“我”带来的丰富感受。【夸张、抒情】)

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信心,在困难面前,我决不退缩,因为爸爸的这双手为我撑起了一方蓝天。我是在那蓝天中飞翔的小鸟,虽有风雨,但我仍会努力前进,因为天空虽然阴暗,但乌云的上面还是那一方蓝天。

爸爸的手,令我难忘,它们会一直留在我心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64,pagenumber_book=48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生动:文章语言生动,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那双手有着一道道的裂痕,横在那宽大的手面上,好似一条条沟壑;那双手,很粗糙,当你摸上去时,感到像一张砂纸;那双手,很深沉,总是在无言中轻轻地诉说”,把“裂痕”比喻成“沟壑”,把“手”比喻成“砂纸”,“手”会“轻轻地诉说”,形象生动,抒发了“我”对爸爸深深的热爱和感激。

B反复渲染:文章在第二段和第六段多处写到爸爸的手“粗糙”,有“沟壑”,反复渲染爸爸的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双手不但“历经了苦难与沧桑”,而且“流出一条爱之河”,反复渲染,赞美父爱,感人至深。

看 见

湖北一考生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我望向你的脸,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题记

最佳开头 巧设情境,介入写作主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去看什么?我能看见什么?”

夜有点深,风有点凉,清风吹拂起窗帘的一角,也吹走了我心头积压许久的烦躁、郁闷。我抬起头,眼光离开手中的书,思绪开始飘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去看什么?我能看见什么?比如此刻,我在看我手中妈妈送给我的这本书,绿色封面充满生命的色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八个大字黑白分明。

书中那位不屈服于命运的女子说:第一天,她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她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

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她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概述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既突出了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无比向往,又带领读者亲历原著,为下文“我”对海伦·凯勒的议论作铺垫。【巧妙铺垫】)

我不需要用“假如”一词,我自有眼睛,可以去看,那么我又能看见什么?我仿佛看见一个孤独无助的影子正在角落中默默落泪。她看不见,她听不见,她埋怨着这个世界,悲怨地发泄着怒气,因为她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玩乐。

我仿佛看见莎莉文老师翩然而来,她点亮了烛火,照亮了海伦·凯勒那曾经漆黑一片的空间,带来了叫作“光明”与“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海伦·凯勒的心田。(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爱与教育比喻成“‘光明’与‘希望’的种子”,传神地刻画了一位深谙教育真谛的师者的形象。【比喻修辞】)

于是,我看见一个比谁都渴望光明的人,站在自然里,看蓝的天,看白的云,看绿的草,看粉的花,渴望与翩跹的蝴蝶共舞,与嬉戏的蜜蜂追逐……

我看见一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当命运的风雨向她袭来,她擦干眼泪,在风风雨雨中顽强地坚持着,不屈于自身的缺陷,超越自己,超越极限。(将海伦·凯勒比喻成“海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搏击命运的风雨时的顽强、勇敢和不屈。【比喻修辞】)

命运以伤吻我,我回报以歌。这就是海伦·凯勒。

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时间里,海伦·凯勒凭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读”出了美妙的文字,“听”到了天籁之音,“看见”了这个多彩的世界,还用双手填满了一个个本应空虚的生命……

合上书页,我嗅到了小雏菊的清香。微闭双眼,我听到了热爱生命的旋律。

我终于明白,上帝不是忘了掀开眼前的帘,而是希望借这层帘,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世界。

最佳结尾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突出海伦·凯勒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66,pagenumber_book=50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生动:无论是引用歌曲《你是我的眼》中的部分歌词作为题记,还是概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经典内容,这些文字都非常切合作文题目“看见”,隽永凝练,耐品耐思。

B别出心裁:作文题为“看见”,作者却写看不见的海伦·凯勒,构思出人意表。海伦·凯勒虽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却创造了常人难以创造的奇迹,海伦·凯勒正是最懂得“看见”一词真谛的人啊。

梦一样的故乡雨

山西一考生

视觉描写 对细雨的描写形象生动,编织出一幅如梦如幻的雨中图,让人沉醉其中。

印象中的故乡细雨总是最令我陶醉的。

故乡的细雨缠绵、细腻、恬静。它们一丝丝、一线线地密织着,似乎正在编织着美,编织着淳朴。然后那雨滴又一串串、一层层地把自己的晶莹渗到老巷的青石板裂缝里,使你完全感觉不到它们滑动的痕迹。(“一丝丝”“一线线”“一串串”“一层层”这四个叠词,分别写出了雨丝的细密、晶莹和多情,从而为本段的中心句“故乡的细雨缠绵、细腻、恬静”服务。【妙用叠词】)雨淅淅沥沥地洒满老巷里的每个角落,动作是那样轻,那样柔,就像梦一样。当你正要刻意把它的轻柔记录下来的时候,那细雨已过去了,只剩下一树挂着的雨珠子在摇晃。那时候的你,只好通过雨珠子去偷窥它们单纯的世界了。

我们这些淘气的小孩子,最喜欢透过雨珠子看世界了,因为那雨珠子里的世界就是我们心灵间的叶叶清纯,丝丝快乐。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这些小鬼都是趴在老屋的门槛上,侧着小脑瓜,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瞪着天井上那片灰色的天空。(“趴”“侧”“瞪”这三个动词,写出了孩子们透过雨珠子看世界的样子,充满了趣味。【妙用动词】)此时思想却飘得很远很远,远到一个连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当时的我们只知道那是一种快乐,一种带着简单、带着稚气的快乐。因为雨中的世界早已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老屋、细雨、孩子组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这幅画里面,我们则是灵动的小雨点。

随着雨水的渗透,老巷里的青石板就像抹上了一层奶油,腻腻的,有一种很自然的味儿。那长在裂缝里的苔藓便轻轻浮动起来,就像刚睡醒似的。淡淡的绿晕时隐时现,似有似无,让你觉得世界在此刻都不是真实的。晶莹的雨水和那淡淡的绿晕糅合在一起,老巷的倩影便神气地沉淀在绿晕的纤柔中,似在做温馨的梦,有种不容任何人打搅的意思。而它岁月的痕迹,却不知不觉地淡化了起来,铜色的墙,龟裂的缝,厚实的石板,在此时已成为梦里的痕迹了。我们这些小鬼总爱踏在雨后的老巷里,企图去叩醒绿晕们温馨的梦。那溅起的水花揉碎了我们爽朗的笑声,只剩下一片“哗——哗——”的声音。(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辅之以诸如“沉淀、糅合、揉碎”等形象传神的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一幅优美的雨中老巷图。【拟人、比喻修辞】)

细雨仍在飘洒,我们早已撑起了从田野里摘来的芭蕉叶,三四个人一伙挤在墨绿的大叶子下,任调皮的雨滴在叶面上轻轻地敲打着我们的小脑瓜,那是多么超然的一件事。清脆的笑声不知何时长了翅膀,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出了芭蕉叶下的小天地,把我们在雨中的童趣带到深巷,带到田野。

故乡是孕育我们每个人思想的地方,那么,故乡雨就是牵连着童年记忆的丝线。

最佳修辞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一种童真童趣,令读者心旷神怡,产生一种愉悦之情。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53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优美: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故乡雨的多重美感,如“老屋、细雨、孩子组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将“老屋、细雨、孩子”组成的画面比喻成水墨画,意境高远。

B立意深刻:文章在结尾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故乡是孕育我们每个人思想的地方,那么,故乡雨就是牵连着童年记忆的丝线”,容易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乡愁,立意深刻,值得同学们借鉴。

我们一起走过

吉林一考生

视觉描写 从视觉的 角度对暮色中的乡村进行描绘,加之优美的语言点缀,勾勒出一幅极美的画面。

夕阳,收起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画出些呢喃的虚线。(把“紫燕”比喻成“精灵”,并描写暮色下的“乡村”“剪影”“紫燕”,描写宁静中的生机,酝酿了一种唯美的气氛。【环境描写】)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

小时候,父母在外打工,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编织起一只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

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飘到我那童年的梦里。(动词用得传神,一个“飘”字,写出了思绪的放飞,使得语言具有了灵动的美感。【妙用动词】)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一动不动地立着。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

“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

“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地问道。

“你跑起来找找啊!”祖母故作神秘地说道。(充满鼓励的语言,以及“故作神秘”的神态,塑造了祖母循循善诱的形象。【语言、神态描写】)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呀吱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它在这里,就在这里!”

回头看去,是天际灿烂成一片的云霞,还有祖母那慈爱的微笑。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声总会从心中流泻而出,谱成童年那支最动听的歌……

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我一人。旧年的风景依旧熠熠散发着光辉,却道是人空,心也空——倏忽,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于是,我在起点写下——让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

综合描写 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相映成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我”当时淡淡的怅惘和追忆之情。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71,pagenumber_book=55

2.本文突出优点

A情景交融:文章的语言情景交融,带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如“回头看去,是天际灿烂成一片的云霞,还有祖母那慈爱的微笑”,不但写出了云霞的美丽,也暗示了“我”跑起来后转动风车找到风的喜悦心情,并表明祖母的慈爱。

B运用隐喻:作者没有用直白的语言写自己对祖母的感恩和怀念,但借助祖母鼓励自己去找风的故事,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方法,表明祖母对自己的爱和鼓励,突出了祖母虽然已经不在身边,但她对自己的影响早已化作生命的原动力,“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

思念并没有结束

福建一考生

最佳开头 选取了“流泪的星星”“静思的人”“孤独的月亮”三个意象来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星,在流泪。人,在静思。月,孤独地挂在天边。弯弯的月牙又勾起我无限的思念。

最佳修辞 比喻巧妙,将思念比作风中飘舞的树叶,形象而又生动。

再也没有了那温暖的问候,再也不见了您那关切 的目光,再也没有了那慈祥的笑容……从那一天起,一切都消散了,只留下了我无尽的思念,留下了我孤独的守候。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珍惜与您在一起的日子。风拂树叶,片片翻飞,如同我的思念,又一页页地掀起。那时我忙于复习,以至于我的世界完全被中考充斥着,而忽略了您——对我无限关爱的爷爷。“婷婷,过些日子就该中考了吧?”爷爷问道。“嗯!”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如果能看到你考上重点高中,爷爷就心满意足了。”我那时没有听出爷爷悲伤的语气。“爷爷,再有一个半月我就考完了,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我安慰着爷爷。“唉!我真盼着能有那一天。”爷爷语气有些低沉。(用爷爷的话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伏笔,情节安排巧妙合理。【运用伏笔】)

“我要去上学了,爷爷!”我并没有听懂爷爷的话,那时的我真是太粗心了。

就是那个黄昏,当我的邻居把我从学校接回来时,我预感到了什么,但我告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悲伤的唢呐吹起了催人泪下的曲调,呜咽、哽塞,在这个夏季,我却感到了秋风般的苍凉。一抔黄土,把我与您隔在了两个世界,我再也听不到您温暖的话语,见不到您慈祥的容颜。您孤独地躺在黑暗中,再也不能和您的孙女说一句话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爷爷,您的孙女还没有报答您啊!

风再起,树叶沙沙。夏日的月夜里,我独自抚摸记忆,流逝的过去不知是否会停留在远方,等我用心去挽留最后的温暖。一声鸟鸣打破了夜的空寂,却不见鸟儿的影子。那归林的鸟儿,栖落何处?它婉转的歌喉,是否也有追述的回忆?它悠扬的鸣叫声里,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无限思念?我知道我在一生中再也无法忘记。在每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的思念总会涌起;在风起的时候,总会翻动久远的记忆。

最佳引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巧妙引用古语,表现了自己此刻悲伤的心情。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72,pagenumber_book=56

2.本文突出优点

A感情真挚:文章感情真挚,作者通过写自己忙于中考而没有陪伴爷爷,爷爷匆匆离世的事,抒发了对爷爷的愧疚和想念,感人至深。

B语言优美:文章的语言充满浓烈的抒情色彩。如“再也没有了那温暖的问候,再也不见了您那关切的目光,再也没有了那慈祥的笑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突出了“我”对爷爷突然离世不敢相信但终究面对现实的满怀伤痛的情感。

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江苏一考生

好的形容词 “飘逸”一词用得好,香味本来无形,而用上“飘逸”一词,变无形为具体可感。

岁月无声地在身旁穿梭,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定格。快乐时将它们取出,任美丽肆意绽放。

我喜欢在公园里品味飘逸的花香,欣赏苍郁的树木,尽情地吸入清新的空气。现在已经立春了,万物开始复苏。当看到树枝已经长出小嫩芽时,我突然有种感动涌上心头。这一刻,我懂得了感受,感受身边的美好……

万物,好美!

夏夜的繁星,闪烁在一望无尽的天空中。它们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宁静的夜里,有星星陪伴,任何烦恼、孤独都销声匿迹。

星空,好美!

秋日的斜晖,投下一个个俏丽的影子。树叶便像一叶叶小舟,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盘旋,时而上下纷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情地演绎自己的美丽。(将树叶比喻成浪中的小舟,写出了树叶飘舞的美感。【比喻修辞】)

落叶,好美!

冬天的黄昏,毫无保留地展示着绚丽的光彩。那一抹夕阳,悠悠地露出离别的忧伤。游子们也会在这一刻留下美丽的惆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乍看离愁,哀伤难免,但也掩饰不住它们永恒的美好。

最佳引用 引用古人诗句来表现离愁,使文章文采斐然。

夕阳,好美!

人生短暂,美丽转瞬而逝。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美便俯拾皆是。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忧戚时的一份慰藉,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生美丽,从生命的开端到结束,都孕育着无尽的美。心灵,在美丽中感动;希望,在美丽中萌发;生命,在美丽中充实。让我们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志,去感悟人生,感受美好,因为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感悟人生,不为别的,只为活在美丽中;感受美好,不为别的,只为不白活一回。

最佳结尾 结尾直抒胸臆,点明全文的主旨,感染力强。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74,pagenumber_book=58

2.本文突出优点

A层次分明:文章中间部分“万物,好美”“星空,好美”“落叶,好美”“夕阳,好美”四个句子独立成段,让读者一目了然并沉醉其中。

B语言优美:文章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如“失落时的一个微笑,孤独时的一声祝福,忧戚时的一份慰藉,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多个层面探究美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眼中的乌镇

江西一考生

最佳开头 开头点出了乌镇的特点——“独特”,提纲挈领。

在多彩的暑假,我有幸和妈妈随旅游团到了江南水乡,享受了乌镇的独特风韵。

江南因水而生,有水的地方便有了灵性,有了财运。因此,很多古镇就蓬勃地发展起来。如今,开发出来的古镇已经不下几十处,但它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落入窠臼,被商业经济的氛围所笼罩。而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乌镇却没有披上华丽的面纱,为我们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将乌镇与其他江南小镇进行比较,突出了乌镇的与众不同。【对比修辞】)

乌镇水域广布,河网纵横,乌镇人祖祖辈辈就依靠这黄金水系与外界联系。这里是中国水乡古镇的净土,没有权势,没有地位,不会攀比,不会歧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本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乌镇人过着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南方人缺少了北方人的粗犷和豪爽,却也能闲时呷上两口。这里的酒,是自家酿造的纯粮酒,给人以足够的亲和力。走进酒坊,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那酿酒的机器永不疲倦地向外流淌着醇香的玉液。三白酒,是属于乌镇的,白米、白面、白水,无不凝结着乌镇人的淳朴与细腻。我们这些不胜酒力的人来到这里,却也能在这氛围中陶醉。

好的动词 用词巧妙,一个“呷”字,让一股浓厚的本土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的布,是自织自染的布,只有蓝与白。在染坊里,高高悬挂的印花布升腾起乌镇人的骄傲,这蓝与白成为人世间最永恒的经典色配,带给你的是美不胜收的视觉大餐,置身其中,仿佛一切烦恼、一切忧伤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在这里,我们可以突破历史的屏障,与时光老人一起,和乌镇艺人一同,走近蓝印 花布,解读乌镇人民的勤劳细致,赞叹乌镇历史的悠久灿烂。

乌镇是中国最后的枕河人家。游人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他们则三五个人聚在家中,摊开一桌牌,听着屋顶的电扇吱吱呀呀,看杭白菊在开水的浸泡下展现出最动人的姿态。(运用细节描写,将乌镇的悠闲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节描写】)几人有说有笑,那发自内心的欢笑从屋子里传出来,定是人生最快乐的瞬间。我们过路的游客看到此情此景,再看看汗流浃背的自己,于是更加羡慕乌镇人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走在饱经风霜的石板路上,看阳光在路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历史痕迹,回味,在这热闹、悠长的古街;铭记,手中拿着缠绕勤劳与亲切的麦芽糖……

梦一般的乌镇!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76,pagenumber_book=60

2.本文突出优点

A点面结合:文章在描写乌镇时借助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让读者借助一些能代表乌镇特色的事物来了解乌镇,如第三段借描写乌镇的三白酒,表明“白米、白面、白水,无不凝结着乌镇人的淳朴与细腻”。第四段借描写乌镇的布,从而“解读乌镇人民的勤劳细致,赞叹乌镇历史的悠久灿烂”。

B语言优美:文章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让读者在了解乌镇的同时,感受更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