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尊敬的老师

上海一考生

要说我最尊敬的老师,那就要数胡哲老师了。我感谢阳光,它带给我温暖;我感谢清泉,它带给我甘甜;我更感谢我的写作老师胡哲,他带给我鼓励的微笑。(以排比句式形成引喻,把人和阳光、清泉相提并论,足见敬爱之深。【排比、引喻修辞】)

“岂有此理!胡说八道!”一听这熟悉的话,你就知道我的写作老师来了。我的写作老师叫胡哲,他个子不高,年纪不大,可头发却白了一半儿。他对穿着也很不讲究,一年四季总是那一袭蓝布衣裳,与其他老师形成鲜明的对照。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宽宽的脸上戴着的一副深度近视镜和镜片后那一双永远深邃的眼睛。他虽不帅气,却很爱笑,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叠成了罗汉。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岂有此理。”(综合描写,语言简省却又紧扣特征,人物形象已具雏形。【综合描写】)

那一次,也不知是心有所感,还是心血来潮,我写了一篇作文《想家的时候》,结果被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摇头晃脑地大读特读,还说这就是有真情实感、有新意的佳作,惹来同学羡慕的目光。也不知是哪位同学嫉妒,偷偷地说了一句:“哼!这是抄的!”没想到这句话被他听到了,他怒目而视,随口甩出一句:“岂有此理!你抄出一篇给我看看?”随即把目光投向我,微笑着说:“你说说,你是如何写成这篇作文的。”看着老师信任的目光和微笑,我心情平静地把住宿以来想家的感受竹筒倒豆子般说出来。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老师也好像挺激动,不住地点头,脸上的微笑更灿烂了。我说完后,他带头给我鼓掌,嘴里不停地说:“真实感受,有道理!”(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让人物跃然纸上。【语言、动作描写】)可以说,从那次以后,我就更爱写作,更爱上胡哲老师的课了,而他在写作上对我的指导也更用心了。

胡哲老师爱发火,只要同学们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就大发雷霆,嗓门儿高得几里外都能听到。他的脸憋得通红,然后大声训斥,毫不留情:“怎么搞的?上课不好好听,又不完成作业,怎么提高学习成绩?自己回去好好想想!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接下来讲课,他的声调充满了严厉,脸绷得紧紧的。可是慢慢地,他的声调就缓和了许多,脸上又挂回了微笑,那两颗门牙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来。他讲的内容更细了,并且他还不时地轻声问:“你们听懂了吗?”我们知道,原来他不是真生气,反倒是在集中我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就大声回答:“听懂了!”他笑得更开心了。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突出优点

A详略得当:作者详写了胡哲老师念“我”的作文,略写了他的口头禅、相貌,以及上课发火,详略得当,表明胡哲老师善于欣赏学生。

B描写细致:文章描写细致,如“嗓门儿高得几里外都能听到”,运用夸张,突出胡哲老师嗓门儿大的特点。

新官上任

江苏一考生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官名副其实地烧了三把火。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那么你们想知道他烧的是哪三把火吗?(作者在开篇连用两个设问句,巧妙地引出下文的“三把火”。【精彩开头】)

第一把火:不准用胶带纸

当老师烧这把火时,很多同学都不服气,说:“字总是会写错的,不用胶带纸那怎么行!”还有同学说老师严之类的话,个个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敌意”。这不,同学们将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胶带纸还如同宝贝似的,放在自己的课桌上,害得老师几乎每天都对我们进行盘查询问。(作者将胶带纸比喻为“宝贝”,说明了对老师命令的强烈不满。【比喻修辞】)直到有一节课上,老师对我们说了一席话:“为什么不用胶带纸就不行呢?没有发明胶带纸之前人们写错字用什么去擦呢?古代人为什么没有用胶带纸却照样写出漂亮的字呢?同样是人,为什么以前人们很少写错字而现在你们写的错字却越来越多呢?你们依仗着胶带纸,所以书写时不认真,以为错了可以改。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使胶带纸远离我们。有对胶带纸的依赖,就有不怕写错字的可能。只要我们丢掉它,这种依赖性定会消除!”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同学们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服了气,不再用胶带纸。

第二把火:不准写错别字

“什么?不写错别字,那怎么做得到?”这可难为同学们了,写错别字是班上的一种“传统”,要求我们不写错别字,简直比登天还难。这不,刚开始就有同学抱怨了,要知道我们在作业本上做题只要一动笔就出错,老师这样要求我们可真难为我们了。老师说:“写字时要心平气和,三思后下笔,这样才能不出错。试想一下,错一个字就浪费一格纸,再去修改,又浪费时间,老是写错字不是又浪费纸张又浪费生命吗?”经过老师的这番教导,我们作业本上的错字越来越少了。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

第三把火:上课不准吵闹

老师烧的第三把火是要求大家上课时要安静,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要知道我们班的纪律可是差得再没有别的班可比了,简直是“宝刀屠龙,唯我独尊”。上课时,你一言,我一语,像小黄雀,喋喋不休,老师知道后,气得“怒发冲冠”,于是便制定了上课时无故吵闹就处以罚抄“静”字250遍的处罚规定。效果果然好,我们班纪律从倒数第一名进步到了中上等。(作者将吵闹的“我们”比喻为喋喋不休的“小黄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师的命令势在必行。【比喻修辞】)

老师的“火”,烧去了我们的陈规陋习;老师的“火”,烧去了我们的马虎急躁;老师的“火”,烧去了我们的放荡不羁;老师的“火”,更为我们的未来照出了光明的路。(作者连用4 个类似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表明了老师的严格给了“我们”无穷的帮助。【排比修辞】)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突出优点

A层次分明:文章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了吴老师的三把火:“第一把火:不准用胶带纸”“第二把火:不准写错别字”“第三把火:上课不准吵闹”。 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B语言出色:文章语言非常出色,如“这可难为同学们了,写错别字是班上的一种‘传统’”,“传统”这个词语表明班里同学写错别字的历史很长,人数很多,生动别致。

“老头”其人

黑龙江一考生

话说公元2012年,在大庆市52中学有一个二年三班。说起二年三班,只能用一个“狂”字形容。他们狂得有个性,狂得有特点。他们不但性格“狂”,而且学习成绩“狂”。而在二年三班狂人心目中,有一个极有特点的“老头”深受喜爱。这个“老头”,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

别看数学老师头上白发已现,眼镜似啤酒瓶底一般,但他才40岁左右,而且心理年龄也小之又小。叫他“老头”,实在是名不副实。(外貌描写,“名不副实”的特征透露出“老头”形象中自带有一种冷幽默的色调。【外貌描写】)

“老头”的眼睛特好使,像鹰一样锐利。这一大特点也着实让我们不敢不恭维。

那天数学课,小组讨论时,我们组趁老师板书时闹了起来。可背对我们的老师突然幽幽地说了一句:“我东南方向45度角的那组同学,请认真讨论!”我们像被电击了一般愣在了那儿,然后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回到座位上。这时,讲台上传来了得意的笑声:“嘿嘿嘿……”我们彻底抑郁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我们”被老师抓住错误后的面面相觑。【比喻修辞】)

“老头”讲课的声音也很有特色。

我们经常会问“非二年三班人士”一个问题:“你们班老师的讲课声音婉转悠扬、曲风多变吗?”(语言描写,凸显“我们”以“老头”为骄傲、自豪的心理,情态毕现。【语言描写】)答案通常是否定的。我们之所以敢如此发问,是因为我们班的“老头”讲课声音虽不能说是动听,但的确是高低起伏的。每当我们“神游”于操场上怡然自得时,“老头”便会突然提高分贝,让他的声音变成一双大手,把我们游荡的思绪拽回来,让我们的精力高度集中在数学上。别说,虽然有点副作用——吓人一跳,但还真管用,现在,我们班同学几乎没有人敢在数学课上溜号了,所以“老头”屡试不爽!

“老头”不但“治学教学”有特点,演讲能力也一级棒。看我们心不在焉,他就会很认真地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吧,你们上课不认真听,回家做多少题也白费。我讲得多生动啊!你们不听简直就是浪费资源……”(语言描写,自夸的诙谐中隐含着“老头”的教学智慧,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于此可见“老头”演讲能力“一级棒”。【语言描写】)每当这时,他好像被他那大大的肚子坠得累了,就拉开椅子,坐下来,双手在讲桌上一交叉,开始滔滔不绝地演讲起来。(动作描写,写出“老头”演讲时的神态。【动作描写】)他可以从数学讲到中考、高考,从考试讲到科研,从科研讲到国家大事……其间除了我们的讨论,竟没有间断,最后还可以用一个“总之”把话题又拉回来。不过这样的讲课方式,不但使我们了解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让我们更加喜欢数学课了。

听说,“老头”只要一生气,就会肝疼。也是因为学生淘气,“老头”的头上早早地生出了白发。为此,我们真心疼“老头”,上数学课也更加认真了。

每当有人问我们:“你们班的数学成绩怎么一路飙升啊?有什么秘诀吗?”我们就会自豪地回答:“因为我们有一个可爱又特别的‘老头’教数学啊!”(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点明主旨:深爱“老头”。【首尾照应】)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突出优点

A运用衬托:文章开篇先写“二年三班”的学生“狂”,然后再写这些狂学生心中“有一个极有特点的‘老头’”,运用衬托,巧妙地引出了故事的主角。

B语言生动:文章语言生动,如“也是因为学生淘气,‘老头’的头上早早地生出了白发”,“早早地”一词,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数学老师被称为“老头”的原因。

我的地理老师

江苏一考生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这是地理老师在课上教给我们的一首诗,是他为了让我们快速、准确地记住我国的行政区而编的。正是他那独特的教学方式,使我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地理老师姓柏,中等个儿,身体微胖,有点儿秃顶,戴着一副眼镜,很有智者风范。(这句话运用外貌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地理老师的外貌特点。【外貌描写】)当我们笑看他的头顶时,他总是自嘲道:“我这是‘聪明绝顶’。”随即,教室里便响起一阵欢快的笑声。

他待人和善,说话风趣、幽默。每当个别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他总喜欢用传教士的口吻说:“请宽恕我的孩子们吧!”这招真有用,那些调皮的同学立刻都老老实实地听讲了。有一次,一位调皮的同学将一张写着“我是猪”的字条贴在他身后。不巧被他发现了,当时我们以为那位同学将要遭殃了。谁知他仍笑容满面地说:“我会把它当成藏族同胞送给我的哈达。”(运用语言描写,具体地表现了地理老师说话幽默风趣、对学生宽容的特点。【语言描写】)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搞恶作剧的同学顿时涨红了脸。我想:如果地上有条缝儿,那位同学一定会钻进去。

柏老师知识渊博,不仅对地理知识了如指掌,而且他在课堂教学中,还善于穿插和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讲长江三峡时,他在教室里来回踱步,有声有色地朗诵起《水经注》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他时常向我们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等。他用丰富的知识活跃了课堂,使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并且牢记不忘。有时提起某一地理名词或地理现象,我可以马上回想起课堂上的情形。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将以地理老师为榜样,不断地超越自我。

将来有一天,我会微笑着对他说:“您好!我尊敬的老师,我们是同行了,请多多指教,但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突出优点

A 善用描写: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当我们笑看他的头顶时,他总是自嘲道:‘我这是“聪明绝顶”。’”运用语言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说话风趣的地理老师形象。

B 结尾点题:文章在结尾直接点明主题:“我将以地理老师为榜样,不断地超越自我。”表达自己对地理老师的尊敬,并将以他为榜样,立志也做一名老师。

我的英语老师

吉林一考生

夕阳下的七里香被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着淡雅的花瓣,洁白芳香,绽放在这个炽热的夏天里。我与她从相识到相知,已三年了。

只见“狮吼”初相识

校园里的七里香正在烂漫地开放,初进中学的我们如同一群贪婪的羊一头扎进青草里,不少的七里香就在我们的“蹄”下“香消玉殒”了。“快出来!这么不爱惜花草!”一声怒吓,把我们惊得如同呆头鹅。一位打扮时尚的娇小女子站在我们面前,瘦小的脸上戴着一副大眼镜,个头儿与我们差不多高,谁能想到在这样娇小的身躯里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文章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外表娇小、时尚的老师形象。【外貌描写】)惊魂初定的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老师,快跑!”我们四散而逃。跑了一阵,回头看看老师没有追来,我们才喘口大气。千万别让我们再见到她——“狮吼”神功太过霸气,还是少惹为妙。

不是冤家不聚头

又是七里香花开时,这时我已升入初二。下午,闷热的天气让人心烦意乱。“Oh,my god!(啊,我的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都是英语惹的祸,让我熄灭了听课的火。”第一节课又是让我头痛的英语,我简直要昏昏欲睡了。“上课!”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我猛然惊醒,无语了,以后我的“幸福生活”就要来了——原来初二的英语老师正是那位“大侠”,善“狮吼”神功者——我命休矣!“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由我来教大家学习英语。”一口流利的英语,语声轻柔,并未见“狮吼”神功,当然我是问过同桌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这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看来我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初见易,再见难

将近两年过去了,七里香花又开了。“Hello,everyone!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it’s you wh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y.(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是你点燃学习的激情”。)”你能想象吗?这是我在参加英语演讲比赛上的开场词。流利的口语让我自己都感到自豪,台下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向台下望去,搜寻着那熟悉的身影。啊,英语老师也在台下为我鼓掌呢,我能感受到她眼神中的欣慰。此时,已接近初中时光的尽头了,分手在即,她可知道我对她有多么不舍!

校园里的七里香开得正盛,那宁静的花不就像她吗——平凡却不平庸,微小却很伟大。感谢您,老师!(文章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结尾点题】)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突出优点

A线索清晰:文章以“校园里的七里香”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事件,七里香花开三次便是“我”与老师相处的三年美好时光。

B构思独特:文章主体部分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并列分为三个部分。这种结构形式既新颖独特,又易于更好地表现作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