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名句的诞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1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2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3,今人还对落花风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完全读懂名句

1.好:一作“惜”。2.摧:摧残、衰败。3.古人无复洛城东:指古人已逝亡,无法再到洛阳城东赏花。4.落花风:风吹不息,落花随风飘。

洛阳城东边的桃李花,随着风儿要飘落到哪个人家。洛阳城内的女儿们怜惜春色,坐看落花心生喟叹。今儿个花落飘零朱颜改,明年花开的时候还有谁会在?连那长青的松柏都摧残变成薪材,连那桑田都将变成海。过去到洛阳城东赏花的人早已不在,今儿个大伙还是对着随风飘落的花瓣长叹息。年年岁岁花儿皆相似,人儿却是岁岁年年更替。

诗人背景小常识

刘希夷,字庭芝,汝州人,于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进士及第,时年25,属少年得志型,唯可惜的是,不到30岁就为奸人所杀,英才早逝。据说刘希夷风度翩翩、貌若潘安,不仅谈笑风趣,还善于弹琵琶,喜欢与同好一起饮酒作乐,饮数斗而不醉,举止大方、不拘小节。然而这个美男子所吟咏之作品多以从军、闺情之诗作为主,词调哀苦,与欣欣向荣的初唐气息不符合,因此并不受当时人所重。直到玄宗开元时期孙翌所撰写的《正声集》,才将刘希夷品评为书中第一人,其作品才开始受到注意。

刘希夷写诗的特色在于多援引古人乐府旧题,却加入新意改写,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新风貌。以文学地位而言,他与张若虚同是将乐府长篇诗声律化的奠基者,让旧有的古诗乐府走向精致化,更讲究声律格式、追求美感。刘希夷目前存有诗四卷,文集十卷,其中最为知名流传的即是本篇所选《代悲白头翁》。这首诗中融会了汉魏歌行、南朝近体与宫体诗的文学艺术,兼采乐府诗擅长叙事、抒情之手法,巧妙于诗中运用对偶、用典的技巧,呈现出清丽婉约的风格,自成一体让人耳目一新,也将乐府诗推向新的艺术成就。

名句的故事

长久以来一提到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不免就会想到这宗“诗谶”案,据说刘希夷写这首诗时,写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时,顿感不祥,停顿了一会,后又宽慰自己不打紧、继续下去,不久又吟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觉更糟,怎么写的仿佛都是谶言?刘希夷烦恼再三,想删掉,却又觉得这两联写得真好,舍不得拿掉,最后只能叹道生死由命,岂是雕虫小技的文字足以左右?于是将这千古名句保留下来。

不过事情到了这里还没结束,当时更有另一个传闻,说其舅宋之问由于太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屡次跟刘希夷苦求不得,于是痛下杀手,派人将外甥给除掉。不过这项传闻后来证明只是无稽之谈,先不说宋之问与刘希夷两人年纪相当、似无明显的亲戚关系,再者宋之问也并非胸无点墨之人,其诗名句也不少,实不必为争得这两句杀人灭口。这项传闻说明了当时人舍不得刘希夷英年早逝,同情他那短暂却光芒耀眼的成就,于是努力添造诗人的点点事迹。

历久弥新说名句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整首诗之意象引用自东汉宋子侯所作之《董娇饶》:“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这首诗也是乐府旧题,以花拟人,感叹花落花开有其时,青春却一去不再复返,因此只能及时行乐,以酒消愁。刘希夷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融缩为“洛阳城东桃李花”,其余之意象也吸纳进来,进而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喟叹,以文学语词覆沓的方式加深对生命有限之慨然、悲叹,让整首诗之情感得以更深一层。

古人往往感于万物自然的雄伟奥妙,进而对有限的生命感到不足、悲叹时光流逝之无情,即便是三国时一代枭雄的曹操也难以释怀生命的短暂。他在《短歌行》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生就宛如清晨初晓的朝露一般,等到阳光出来之后就销声匿迹、难以追寻,在这样短促的时光中,如何能尽情把握住最美的时间愈发重要,曹操高唱杜康酒可以暂时解除忧愁,言下之意,即是要人及时行乐,不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