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技 照应——气血贯通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脂砚斋评《红楼》

【名家垂范】

一枚古钱币

[美]查宁·波若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蛮不错,弗朗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始终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很是贫苦。弗朗科·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团聚。有一年,他们在朱力斯·格兰汀家里聚会。格兰汀长得胖乎乎的,钱袋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一枚古金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枚古币的年代、价值和来历。来客们坐在长桌上—一传着观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客人们在欢宴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话题从古金币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忽然格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抄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有雷勃反对。朋人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抄身?”格兰汀问道。

雷勃涨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抄身。”

“你是否明白,拒绝抄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我没有偷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抄身。”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抄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口袋翻开,等着搜查,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于是注意力又转移到雷勃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吧?”格兰汀问道。雷勃默不作声。主人气呼呼地走出了房间,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人们有意避开他。雷勃更穷了。不久,他妻子也离开了人间。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格兰汀家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

真相既白,格兰汀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他急忙跑进雷勃那破旧的小屋,连声道歉。“不过,老弟,你也太固执了,既然金币不在你身上,当时何必反对抄身哩?”格兰汀嗔怪道。

雷勃那滞呆的目光停落在格兰汀的脸上。“不,我那时确实是个贼啊!几个星期来,我们全家老少实在饿坏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让我那可怜的妻子跟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啊!”

思考题:

小说结尾安排较巧妙,初读感到是在意料之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认为作者高明在何处?

【名师指点】

伏笔照应有讲究

王 毅

照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常见手法,为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清楚,在结构的安排上,有意让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下文和上文相呼应,从而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说到照应,就得先说伏笔。

有伏笔,才有应笔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看出来了吗?白居易在《赋得古草原送别》这首诗中就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学过这首诗的同学都知道,“离离”是用来描写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景象。因此,“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着重描写的是古代草原上草木繁茂与枯败交替的自然现象,这就为下文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埋下了伏笔。

关于伏笔,俄国作家契诃夫有一段极为形象的描述,大意是说,要是你在(小说)第一章提到墙上有把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里就一定得开枪。是的,伏笔就是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个提示或暗示,以达到前后呼应的目的。一般是在文章中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交代。在下文的合适地方,就得有照应。这样,读者读到下文内容的时候,才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伏笔的运用,能加强文章的内部联系,避免平铺直叙,强化感情表达,也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就有这么几处伏笔。

1.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2.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

3.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4.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那么,如何合理运用伏笔,如何巧妙地进行前后照应呢?

其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就是所谓的“有伏必有应”。如果没有下文的照应,那埋下的伏笔就成了文章的累赘,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其二,伏笔要伏得巧妙,不露声色,不能太刻意,最好能做到读者无法觉察,一直要等看到下文的照应时,这才恍然大悟,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其三,注意伏笔和照应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让人觉得多此一举。所以在写作的构思阶段,我们就要仔细考虑可以在什么地方埋下伏笔,在哪里可以呼应。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停笔想一想,在这个地方埋下伏笔合适吗?在草成之后的修改阶段,更应对自己埋下的伏笔检查一番。有些粗心的同学常常忘记前后的照应,比如开头写“我和同学一起高高兴兴的来到公园”,可写着写着,同学就不见了,变成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咦?同学哪去了呢?

下面请阅读小小说《在柏林》,看看伏笔在哪,照应又在哪?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记住,伏笔和照应,手法虽好,但不可故弄玄虚,牵强附会,否则,反而会画蛇添足,破坏整体的结构和美感。

在平常的阅读中,可以多留心,寻找作者设下的埋伏和下文所杀的“回马枪”,多看多练,你的照应功夫一定会日臻完善。

【名题演练】

根据要求作文。(40分)

请以“危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名卷展示】

危 机

孙道荣

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无一幸免。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车主们愤怒了,有人报了警,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重加惩罚。

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太没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警方开始调查。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

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她也住在那个小区。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是她同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

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自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她问儿子:“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勇于担当。”儿子承认,是他干的。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心疼。”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妈妈,我错了!”

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被划伤的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致歉信复印了几十份,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

她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她要求,门铃都由儿子自己来摁。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儿子在课余折叠了很多张纸船,上面都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他要将这些纸船作为礼物,送给车主们。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所有的车主都笑着接受了纸船和道歉,原谅孩子。

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

【点评】车主们一“怒”一“笑”,前伏后应,也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划车事件因得到赔偿和孩子认错而圆满解决,侧面烘托母亲对危机处理的智慧,也表现了主题。作者安排得极其巧妙。这样的首尾遥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前后勾联、结构严谨的重要手段,更能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强化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