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技 构思——另辟蹊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
【名家垂范】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密匝匝的花骨朵?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竞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
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让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那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抵抗暴风雪。你能吗?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片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吗?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为了预报春天信息时你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吗?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否赞同?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吗?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竞相开放时,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思考题:
你认为,作者的构思巧妙在哪里?
【名师指点】
精巧构思秀风采
崔桂军
写文章之所以称为创作,是因为它不同于做数理化习题,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复制别人的老套路。对于作者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不可复制的创造。写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所以,写作必须有独特的构思,写出你的个性,秀出你的风采。
所谓构思,就是指作者在动笔之前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表现形式等。
个性化的构思,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要确立“自以为是”的思想。
写作是自己的创作过程,其基本要求就是怎么想就怎么写,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其次,要选择巧妙的表现角度。
不同的角度会使人耳目一新,大有出奇制胜之效。文贵出新,文贵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从习惯的旧框框里跳出来,舍弃“庸人”的思路,拿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三,要具有独特的行文思路。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记叙类文章中,巧妙的作文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展示。比如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写一对穷夫妇,先把大儿送了人,再用二儿去换大儿,又用小女去换二儿,最后不忍骨肉分离,又要回了小女。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
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构思,常见的做法如下:
1.增加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要有“亮点”,而要有亮点,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具体说,文章中应多有几个“一”:一句名言,一则故事,一组对比,一处修辞等。写作本来就是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诸如“化用”、“巧用”等都是基本的创新。
2.运用新颖的布局方法。
文章要写得精彩,新颖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巧妙的布局方法很多,比如“串点法”。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些“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连成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运用“串点法”构思作文,给作者留有相当广阔的自由创造的天地。在选择“点”时,思维纵横驰骋,机动灵活,主题一旦确定,表达主题的镜头就不难找到,构思速度也异常快捷。比如,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
就算是采用“串点法”,仍有很多变化,比如最常见的纵向和横向排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如“日记体”、“小剧本”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好的谋篇方法还有很多,如起兴法、谈话法、追问法等。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有心去借鉴,放心去创新,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
下面我们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介绍几种创新构思的方法:
一、从内容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1.反向式构思。
反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反面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弄斧必须到班门》。这样的构思会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从反面构思要有度,不可走极端。
2.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等;“路”可指人生之路、求学之路、改革之路等。
3.比拟式构思。
比拟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以“书”为话题的“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都是很独特的构思。
4.“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巧合的情节,可以造就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文章。比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二、从形式上创新的构思方法。
近年来,作文形式上的构思可谓五彩纷呈,如合同,寓言,庭审记录,故事新编,书信等等。较为成功的有:
1.彩线串珠式。这种方法,就是以某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这种结构,内容突出,条理清晰。比如,萧乾的《枣核》和黄飞的《甜甜的泥土》。
2.画面组合式。把几个相互关联的画面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例如在《我的一家》中,可把家庭分成三个部门,“教师部”,“商业部”,“学生部”,分别写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把三个部门各自的特色写得活灵活现,又将三个部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家”,这样的结构严谨又别出心裁。
3.简洁标题式。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又可充分展示作者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如:以“阳光”为话题作文,可把标题拟为“妈妈——最温暖的阳光”,再切分春、夏、秋、冬四个小标题,表现妈妈四季对我的关爱,令人耳目一新。注意切分标题要恰当,准确,各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小标题式结构,每个板块的字数大致相等,这样,能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想象空间。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它或者是个性化的立意,或者是个性化的结构,或者是个性化的表达。一句话,精巧的构思,能秀出你的风采!
【名题演练】
以“一路有你”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名卷展示】
爸爸的背
黄雅云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的背,是温暖的。
一个初冬的下午,我病了,发着高烧。 爸爸知道了急忙背起我,快步向医院跑去。 风像刀子般地割着人们的脸和手,爸爸的耳朵都冻红了。 我问爸爸冷不冷,爸爸摇摇头;我问爸爸累不累,他笑着说:“不累,你再长几岁,我都背得动。”
爸爸的背,是水上的船。可恶的秋雨一连下了几天。 哎,真愁人哪! 没有雨鞋,怎么去上学呢?吃过早饭,爸爸乐呵呵地对我说:“来,爸爸背你上学校!”都十来岁了,我怎么好意思趴在他的背上呢?我心里默默地想。 但我到底让爸爸给背上了。“啪嗒啪嗒”,水在爸爸脚下响,我舒服地趴在爸爸背上,摇摇晃晃,就像在乘船一样……
爸爸的背,是劳累的车。星期天,爸爸和妈妈看天气转凉了,就上街给我买衣服,走了一会儿,我走得腿都发软了,便说:“不如回家吧,下次再买。”爸爸听了,便蹲下来说:“来,我来背你。”我伏在爸爸的背上,问爸爸累不累,“不累,背你就像做运动一样,怎么会累呢?”爸爸连声回答。
爸爸的背,是一堵厚厚的墙。自从进入小学,每天放学回家,爸爸总是推着自行车来接我。爸爸让我坐在前面的车梁上,他那宽大的身躯,就像一堵围墙,为我遮风挡雨。
爸爸的背呀,温暖的背……
【点评】本文是一篇构思精巧,文情并茂的散文。小作者撷取了爸爸背“我”的几个场景,写出了爸爸的背不仅温暖着我的身体,更主要的是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三至五自然段的总括句“爸爸的背,是……”写得十分有特点,形象地概括了爸爸的背给我的感觉。结尾句,紧紧照应文章开头,留给人久不散去的温馨之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