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四、心地平静 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
内心田地上没有风雨波涛,随处都是青山绿水;人性天命中存有德化仁育,到处见到鱼跃鸢飞。
【注解】
心地: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见一二三【注解】。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朱子语类》卷六七:“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
随在:犹随处,随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训》:“某为亲戚寄卖房中伪器,輒藏靴中,随在求售。”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性天: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见一二三【注解】
化育:本指自然滋养、养育万物,此处指先天善良的德性。据《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德化,谓以德行感化。《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仁育,以仁德教化培育。《南齐书·崔慧景传》:“陛下德侔造化,仁育羣生。”
触处:到处,随处。极言其多。《南史·循吏传序》:“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謡舞蹈,触处成羣,盖宋世之极盛也。”
鱼跃鸢飞: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着于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评语】
心是一切善恶发生的根源,如同大地生长草木百谷一般,所以把心叫做“心地”。波涛是起于河海而不发生于陆地,所谓“平地起波澜”,就是说在不应该起事的地方起事。“随在”和“触处”两者的意义也就是到处。但人受了环境的改变而心有种种的变化。这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到家,则心易为外物所转。如果自己修养成熟就不被物转,心上的思念也就不动摇了,无论对任何事物都能平静如常。比方说站在红绿街头,对着牡丹玫瑰一般的美人,好像是对着死灰枯木而不动心。古语说“天地化育万物”,而人心能作出万事,只要自己的心能和天地合为一体,沒有一体偏私,就可以化育到性天之中,与天地齐德,而有化育万物之量,则到处都有鱼跃鸢飞海阔天空的妙用,可以说是活潑而无碍,无往而不自如。传统的修身养性之道,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心静,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私无欲,心平气和。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很羡慕地说“乐哉鱼也”。鸟跟鱼能逍遥自在的游和飞,是因为它们除了生理上的欲望饮食要求之外,再也没有像人类那么多的情欲物欲。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活着,仅仅为了生存而来到人世就大可悲了。也正因为有知有识,有理想,有追求,才会经常陷于苦恼,这都是由于无穷的欲望所引起的。要想控制欲望消灭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能知足,能知足就可使精神愉快。知足是相对的,无止境的贪图是可怜的,但无条件的知足就变成虚妄。好比心静,静至只看到自己的内心,而看不到外部世界,自我封闭,孤陋寡闻,就谈不上真正的快乐了。
【注】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五•集素》同文。
三五五、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宠爱羞辱毫不动心,悠闲地观看庭院中的花开放凋落;离去留下没有意念,随意地跟随天际外的云翻卷舒展。
【注解】
宠辱不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去留:离去或留下。见三四○【注解】
无意:泯灭意虑,没有意念。《列子·仲尼》:“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 严北溟注:“泯灭了意虑,它就和本心相同了。”
漫:〈副〉随便,随意。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
天外:天之外。极言高远。战国·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卷舒:卷缩和伸展。《淮南子·原道训》:“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俛仰兮。”高诱注:“卷舒,犹屈伸也。”犹进退,隐显。元·刘祁《归潜堂记》:“盖君子之道以时卷舒,得其时不进为固,失其时而强进为狂。”
【评语】
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开卷便觉触目惊心,名利场宦海浮沉,潮起潮落;富贵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雄心万丈地在仕途进取的同时,也很有情趣地在做出世准备,免得从金字塔一落千丈时万劫不复。官场少有长青树,财富总有用尽时,若练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功夫,又怎会有凄凉与悲哀的心境出现呢?世人都喜好荣华,厌恶蒙受屈辱,但这都是个人的运命与际遇,不是人力所能强为。所以人对于得失应淡然处之,是所谓“宠辱不惊”。人看见庭前的花开花谢,和人间的荣辱是同样的光景,所以应当绝不对于得失荣辱动心。一旦致仕或真除,对于去留升降应当毫不介意,把他看作天外的云彩一般,任他随风向去留,没有一丝一毫的固执与挂碍。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满达成。
【注082】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五•集素》同文。
三五六、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哦鴟鴞者,几何人哉?
【译文】
天空清朗月色明亮,何处天空不可以自由飞翔,而飞蛾唯独投奔夜间的烛火;泉水清澈瓜果翠绿,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而鴟鴞偏偏喜欢腐烂的死鼠。唉!这世上不做飞蛾鸱鸽的,有多少人啊?
【注解】
晴空朗月:晴空,清朗的天空。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朗月,明月。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白日既匿,继以朗月。”
饮啄:饮水啄食。见一三九【注解】。引申为吃喝,生活。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唐·元结《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果腹,犹言吃饱肚子。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
鸱鸮:亦作“鴟梟”,鸟名,俗称猫头鹰,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诗·豳风·鸱鸮》:“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扼,犲狼当路衢。”李善注:“鴟梟、豺狼,以喻小人也。”
噫:<叹>表示悲痛或叹息。宋·周敦颐《爱莲说》:“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感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
不为:不做,不干。见○一三【注解】
【评语】
在晴朗的月光下,虫鸟都可以自由飞翔,只有飞蛾偏要扑向夜间的灯火被活活的烧死。在山林绿草之中,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自由的饮食,鸱鸮偏偏喜欢那些已死的腐败老鼠,这比之人,是说天地是广阔的,饮食是自在的,一般世人只顾贪图高官厚禄,认为不如此就不足以保全他的身家,最终因贪婪事败而亡身破家,恰如飞蛾鸱鸮一样不知死活。可是,世间的人有几个人不去做飞蛾与鸱鸮呢?这实在是令人概叹而没有价值的事啊!看飞蛾扑夜烛,鴟鴞食腐肉觉得很奇怪。那里明明是火坑偏偏向死亡中扑,明明有鲜美之物却弃而不用。由于飞蛾的无知,所以才会扑火自取灭亡;由于鸱枭的怪异,所以才会吃腐鼠而自傲。看物易,看人同样,人是万物的灵长,人由于时代的局限,认识的局限,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牛角尖自己却偏向里面钻,有的事在以后看来是错的、可笑的,当时却毫无顾忌,引以为正常。这真是应了孔子所说“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的一句话。更可叹的是明知有害的,如物欲的过度追求决无好处,可人们偏偏难以克制私心杂念,纵容欲望。知苦海而不回头,实可悲叹,有时甚至还不知苦海在哪里就更令人叹惜。
三五七、冷眼视事 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蝟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
权臣贵仕志高气扬,英雄豪杰威武勇猛,以冷静眼光看待它,如同蚂蚁集聚臊膻,如同苍蝇竞逐血腥;是非曲直群蜂纷起,利弊得失猬毛而起;以冷静心情面对它,如同冶炼熔化金属,如同沸汤消融雪花。
【注解】
权贵:旧时指官高势大的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权臣,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晏子春秋·谏上十》:“今有车百乘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贵仕,显贵的官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杜预注:“贵仕,贵位。”
龙骧: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齐楚,跨制淮梁。”颜师古注:“襄,举也。”此作“志高气扬”解,志气高昂而自得。《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虎战:战,《说文》:“战,斗也。”虎战即“虎斗”,即“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语本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此处借以形容英雄豪杰威武勇猛。
冷眼:冷静、客观的眼光。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説却为寃。”
聚膻:聚,聚集。膻,本义羊臊气,泛指臊气。《庄子·综无鬼》:“蚊慕羊肉,羊肉膻也。”谓肮脏丑恶。臊膻,指腥膻之气。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瘻痹,肘腋生臊膻。”明·陈继儒曰:“势在则群蚁聚膻,势去则饱鹰飏汉。悠悠浊世,今古皆然。有识之士,不必露徐偃之刚肠,但请拭叔度之冷眼。”(徐偃:古代传说,周穆王时徐偃王有筋无骨,后因称书法柔软不挺曰徐偃,又称笔之柔韧应手者曰徐偃笔。叔度:东汉黄宪,字叔度,家世贫贱而人格高尚。)今语:陈继儒说:“权势在手时,人们就如群蚁聚集在羊肉上面一样趋炎附势;权势丧失了,他们就像吃饱了的鹰远扬长空一样无情离去。悠悠尘浊世界,古今都是这样。有识之士,不必露出徐偃那样的刚肠,但请像叔度那样保持高尚人格,擦拭冷眼而视之。”
竞血:竞〈动〉本义争竞,角逐,比赛。《说文》:“競,逐也。”竞逐,竞争追逐。晋·左思《吴都赋》:“结轻舟而竞逐,迎潮水而振緡。”血,《〈名〉本义牲血,供祭祀用,后泛指血液。《说文》:“血,祭所荐牲血也。”血腥,血液的腥臭气味。唐·杜甫《哀王孙》诗:“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蜂起:蜂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史记·项羽本纪论》:“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蝟兴:犹蝟起。明·方孝孺《送河南佥事汤侯序》:“而真主一出,羣英蝟兴。”汉贾谊《新书.益壤》:"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猬毛而起。"后因以"猬起"比喻纷然而起。
汤:〈名〉本义热水,开水。《说文》:“汤,热水也。”沸汤,滚开的水。《后汉书·张宗传》:“以张将军之众,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埶不全也。”
【评语】
古来权贵英雄的功勋伟业固然显赫一时,但以冷眼人在当时站在旁观的立场,就已经认为他们不过是如蚁聚膻,如蝇竞血。何况千百年后,早已事过境迁,只不过是电光石火的倏然一现而已。其次,对于是非得失在当时亦不过蜂起猬兴的故事,像庄子所说的蜗牛角较雌论雄的许大世界了。历史的巨册往往是在龙争虎斗、狼烟滚滚中翻去了一页又一页;而你争我夺的结果却往往是白骨蔽野,生灵涂炭。最终留下的是残恒断壁,荒家堆堆。冷眼观之,先哲斥之为不义之战,所以《孟子·尽心》有这样一段记载;“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靡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爱也。”而扬慎在《临江仙》一词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能说明这种道理。以此观人生世事,尔虞我诈,求富逐贵而又心机用尽的人何其凄凉也。人生苦短,岁月蹉跎,不能超脱于世就会被世俗所累。冷眼看世界是必要的,静心理世事是应当的。荣华易逝,好景不常,人们能体会这个道理,自然可以打消竟逐是非得失的念头。
三五八、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若,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
真空不是空无,执着形象非真如,破除形象也非真如。请问佛陀如何发蒙属付?在世超脱世俗,苟徇欲望是痛苦,断绝欲望也是痛苦,听凭我们各自修行持戒。”
【注解】
真空:佛教语,一般谓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见一三三【注解】
空:〈形〉空虚,内无所有。《广韵》:“空,空虚。”空无,指虚无之境。晋·陶潜《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执相:执著于形相。明·李贽《金刚经说》:“盖(朱子)见世人执相求佛,不知即心是佛,卒以毁形易服,遗弃君亲之恩而自畔於教,故发此语。”佛教把可以分别认识的一切现象称作相。
真:〈名〉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即佛教之真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破相:佛教语,谓破除一切妄相而直显性体。南朝·宋·朱广之《咨顾道士〈夷夏论〉》:“若执言捐理,则非知者所据;若仗理忘言,则彼以破相明宗。”
世尊:佛家十号之一,此处指释迦牟尼佛。据《佛说十号经》:“天、人、凡圣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佛陀的尊称。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发付:发表意见,犹对付。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今日任屠的魔头至也,我且看他如何发付那。” 发蒙,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孔颖达疏:“以能发去其蒙也。”汉·枚乘《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属付,嘱咐,叮嘱;吩咐。唐·贾餗《大悲禅师碑》:“随父至 洛阳 ,闻荷津寺 有 神会大师 ,即决然蝉蜕万缘,誓究心法……一旦密承属付,莫有知者。”
在世出世:在世,活在世上。明·李贽《复士龙悲二母吟》:“若皆为此族孙取去,李节妇一日在世,又復靠谁乎?”出世,超脱人世。见○一九【注解】
徇:〈动〉顺从、依从。《古今小说》:“知县又徇了顾佥事人情。”苟徇,亦作“苟殉”,无原则地顺从。《旧唐书·王求礼传》:“此詿误之人,比无良吏教习,城池又不完固,为贼驱逼,苟徇图全,岂素有背叛之心哉!”
听:〈动〉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说文》:“听,聆也。”听凭,任凭。《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今后听凭玉堂春嫁人,并与本户无干,立此为照。”
吾侪:我辈。《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修持:修行持戒。唐·耿湋《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诗:“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评语】
《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地万物各种形相的所以历然显现,实在是因为各种因缘而显现的色相,原来根本没有实体。例如房屋是用土木竹石构成的,本来根本没有所谓“屋”的实体。我们人类的身体也如此,人生本来是由地火水风构成,地水火风一旦分散身体就立刻消亡,这不就是空迹象了吗?因此才有“色即是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屋和身虽然是空的,可是显现在眼前的却是屋和肉,又怎能说它是空而无有呢?所以才又说“空即是色”。如此循环下去,万有都是空,空也就是万有。能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就不可不把这空和有很恰当的加以应用,但是空和有最容易偏于一端。所谓真空并非离开有的空,而是“色即是空”的空。执着于万物的形相,而认为有其实体的当然跟真理不相契合,但是如果破形相而坠入虚无的偏空,也是违背了真理。反之如果偏于空和有的任何一方,就都算是违背真理的邪见。然而世尊对这个问题持如何意见呢?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世而超世”,这乃是佛教中的最上乘教义。什么事都不是绝对如此而不存在变化。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完全弃绝人欲也未尝不是苦恼。例如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也会被冻死,所以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破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自己由浅入深而悟得此真理。这里不去考究深奥的佛理,仅从做人待世的角度来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应绝对化,行事不宜走极端。
三五九、欲望尊卑 贪争无二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
义烈的人拱让千乘大国;贪婪的人力争一文小钱。人的品德天壤之别啊,而喜好功名与喜好利禄没什么不同;做皇帝的经营开国承家,当乞丐的呼号早饭晚餐,身份地位天地之差啊,而当焦苦思虑和焦急哀声有什么差异。
【注解】
烈士:重视道义节操的人,有节气有壮志的人,〈书〉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义烈,重义轻生的人。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於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於篇,则足为后世法。”
千乘: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贪夫:贪婪的人。见○六六【注解】
星渊:星指天空,渊是深潭。犹天渊,喻差别大。见○二二【注解】
不殊:没有区别;一样。汉·扬雄《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
家国:即开国承家,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号:〈动〉本义大声喊叫。《尔雅》:“号,呼也。”哭而有言。《说文》:“号,痛声也。”呼号,大叫,高呼,呼喊。《汉书·游侠传·陈遵》:“遵昼夜呼号,车骑满门,酒肉相属。”
饔飧:饔,早餐。飧,晚餐。泛指食物。《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霄壤:霄是天,壤是地,比喻相差极远,差距极大。见二八九【注解】
焦思:焦苦思虑。《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不敢入。”
【评语】
俗语说:“鸡吃稻米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每个人处的位子不同,面临的矛盾不一样。一个为一日三餐而忙碌的人,无暇顾及也无法想像一个富商每顿饭吃什么,而一个富人认为是很简陋的东西对贫穷者来讲可能还是好东西。贫富有差距,但忙碌却是一样的。我们常见富商大贾,身兼几家大公司的负责人,拥有众多关系企业,想来生活一定很幸福,我们又看到一些穷苦人家,往往为了些许金钱急得团团转,甚至为一日三餐而发愁,想来生活一定很痛苦。其实不然,富商巨贾有富商巨贾的痛苦,他所愁的是几十亿的周转金,所担心的是几家大公司的兴衰;而穷人有穷人的痛苦,他所愁的是一日三餐有无,两者苦性质与程度完全相同。同理好名之人跟好利之人,表面观之似乎好名之人之品质较高,其实两者本质完全相同,对人群所造成的困扰也毫无二致,所以孟子才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这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喜欢沽名钓誉的人,只要是满足他这种欲望的对象,他就能把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反之,假如不是一个喜欢沽名钓誉的人,或不是满足他这种欲望的对象,即使吃他一竹篮饭和一木碗汤他也会表现在脸色上。” 人各有痛苦,追求有追求的失落,富贵有富贵的难处,安贫有安贫的烦恼。去掉私心杂念,保持平衡宁静,确非易事。人如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一切就少有罣碍,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是非于分別心了。
三六○、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
本性清澄明澈,即使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无非是为了保养身体和精神;心地沉沦迷惑,纵然谈论禅理演绎偈语,总归是自己玩弄精神和灵魂。
【注解】
性天:即天性、本性。见一二三【注解】
澄澈:清澈,水清见底。见○三五【注解】
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康济:保养。宋·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沉迷: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事物)。丘迟(463—508,字希范,吴兴乌程,现在浙江吴兴人,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八岁能文,有才名。仕齐,为殿中郎。后仕梁,官至司空从事中郎。盛负文名,诗歌有辞采丽逸的特色。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谈禅演偈:谈禅,谈说佛教教义。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谈禅》:“《宝林》曰:佛湼槃时,告迦叶曰:‘吾清浄法服以付汝。’迦叶传阿难,二十八代至达摩。梁普通中,自南天竺泛海至广州,后止崇山,住少林寺,传惠可,中国谈禪自此始也。”演偈,偈在梵语是伽佗,又可译为“颂”,有一定字数,四句为一节,是演法义赞佛德的一种诗句,演偈就是解释偈语。
【评语】
做什么事如果只求形式不讲实质不看结果就难见成效。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出家修行的人也不一定是好和尚,所以凡事不要拘泥于形式而应讲求实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的安贫乐道精神,就是表面上生活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却极为快乐。这是他的本性澄澈,显露真如。即使餐嚼粗飯,渴饮清泉,他心中也是快乐无比的。梁武帝萧衍虽然平日吃斋念佛,而且三舍其身于同泰寺出家,可是由于他沉迷于权力和声色物欲太深,所以最后终于遭候景之乱而饿死台城。历史上达官人以至身为皇帝的人谈禅信佛乃至出家的人不少,可其中很多人只在教义上理解研究佛捶,只在形式上每天上香磕头,真的让他放弃应有地位去云游四方,让他行善而普度众生是做不到的,他心中的各种欲念是难以消除的,以此论推而广之,一个人做什么事关键在于实际行为,在于结果如何,而不是看他说的想法怎么样。
三六一、心境恬淡 形释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内心有个真原境界,不是丝弦不是竹管而是自然恬静愉快,不是兰烟不是香茗而是自然清新芬芳。必须心念清净意境空灵,意念忘却形体散释,才能够优游宽衍在其中。
【注解】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见二三九【注解】。真,〈名〉本性本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原,本源。清·龚自珍《最录〈李白集〉》:“於是最録其指意: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已。”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恬愉:快乐。见○○六【注解】
烟:〈名〉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兰烟,芳香的烟气。明·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兰烟方裊裊,花气正霏霏。”
茗:〈名〉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封氏闻见记》:“晚采者为茗。”香茗,香茶。唐·白居易《晚起》诗:“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清芬:清香。见三○四【注解】
念:〈名〉佛教词,法相宗别境之一,指记忆。《俱舍论》:“念谓于缘明记不忘。”法相宗别境有五:欲、胜解、念、定、慧。境:〈名〉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尘境、色境、法境等。空灵,清新灵活。清·王韬《〈幽梦影〉序》:“以飘忽之思,运空灵之笔。”
虑:〈动〉本义思虑,谋划。《说文》:“虑,谋思也。”〈名〉思想,意念。诸葛亮《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形释:即“心凝形释”,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语本《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散释,释放。《陈书·宣帝纪》:“又詔犯逆子弟支属逃亡异境者,悉听归首;见縶繫者,量可散释;其有居宅,竝追还。”
得以: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赖以。汉·晁错《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游衍:犹畅游。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二:“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仇兆鳌注:“游衍,从容貌。《诗》:‘及尔游衍。’游衍,优游宽衍也。”优游,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从容,不急迫。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宽衍,宽阔平坦。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故其地独宽衍,其水始通舟檝。”
【评语】
丝竹赏心,品敬气雅,但只要人的心性人的内在气质本身纯正清净,没有外物的赏心悦目,同样会显出一种雅致。佛家说“万物均有佛性”,意思就是万物之性与天性合一。人心都有一个真境,也就是人心都本乎天道。这一真境,不是由琴瑟丝竹音乐中求取,而是从恬淡愉快中自然得来的境界;不是由烟香茶味中得来,而是从清静芳中自然发生。如果想要游于这种妙境,先要使本身的心念清净,断绝被现在的境遇所左右的机缘,忘却一切思虑与分别。放宽身心,不固执于形体,就可以悠游于这一玄妙的境界。老庄谓“清净无为”,古人所谓“放荡形骸之外”,都是悠游这一妙境的法门啊!何况我们参禅的第一步入门工作,也要绝对断绝名利和物欲,然后才能使我们内心出现真如之性,绝虑忘忧,而优游于生活的乐趣之中。
三六二、俗眼观异 道眼观常
大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现,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
普天之下的一切物体,人间伦常的一切情感,世界之中的一切事情,用世俗眼光去观察,纷繁复杂各不相同,用超俗眼光去观察,林林总总本质不变,何必分辨区别?何必择取弃舍?
【注解】
大地:广大地面,普天之下,亦指有关地球的。见三二七【注解】
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明·王守仁《〈大学〉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人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孟子提出。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后人又称为“五伦”。也就是提倡夫妇互相爱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行、交友以信等品德,以期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舜)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人类,伦,辈,类。《荀子·富国》:“人伦竝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杨倞注:“伦,类也。竝处,羣居也。其在人之法数则以类羣居也。”
世界: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见二五三【注解】。世上,人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为虚诞也。”
俗眼: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唐·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道眼: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种种:犹言各种各样,一切。《隋书·王劭传》:“永安宫 北有自然种种音乐,震满虚空。”即“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语本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何须:犹何必,何用。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常:〈形〉恒久,长久不变。《广雅》:“常,质也。”《易象下传》:“未变常也。”虞注:“恒也。”
分别:区别,分辨。《荀子·王制》:“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
取舍:择用与弃置,选择。《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择取,选择取用。《荀子·君道》:“必谨志之而慎自为择取焉。”弃舍,舍弃,丢开。《易·井》“旧井无禽时舍也”唐·孔颖达疏:“时舍也者,以既非食,禽又不向,即是一时共弃舍也。”
【评语】
天地间山河草木等等万物,和人世家庭引起的喜怒哀乐等等情感,乃至於世间里一切事物的利害得失。如果用普通人的眼光来观察,确实是千头万绪纷乱不堪。但若以悟道者的眼光来观察,则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常住的实相。万物一律平等,并无彼此的分別,并且不必对他们有什么取舍和憎爱。古书说:“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厥执中。”人对于万物有差別心是人为物欲所役使,是一条危险的道路。而明道之心是观察入微,得天地的妙理,不为幻相之物欲所迷惑;天地之道是在于精一,我们在虚实真幻之间,亦唯有明其精一执其中道,才不至有过犹不及之虞。世上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总在产生、死亡。这不是道眼俗眼所能否定得了的东西。曾子所著的《大学》一书,专谈人生哲学中修养心性的工夫,并订出一套严整的程序,告诉世人修养心性须从“定”字人手。因为精神稳定情绪才能均衡,情绪均衡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心得。“定、静、安、虑、得”成为修身养性的一个循环过程,其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否认事物在纷乱中的变化,就无须定静安虑而有所得了。其实动、静也是相对的,所谓得就是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发现了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为人间万象、世事纷乱所迷惑,故俗、道的差别,在于能否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六三、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
缠扰解脱就在自己心中,内心了无即使住屠肆吃糟糠,也是一方洁净土地。否则,纵然是一把雅琴一羽仙鹤,一盆鲜花一抔芳卉,喜好虽然清闲优雅,魔难障碍始终存在。常言道:“能够休绝的尘世境界成为真正仙境,不能了却的僧侣家园便是世俗家庭。”相信哦!
【注解】
缠脱:缠,〈动〉本义围绕,缠绕。《说文》:“缠,绕也。”缠扰,纠缠搅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空照道:‘我们出家人,并无闲事缠扰。’”脱,〈动〉本义肉去皮骨。《说文》:“脱,消肉臞也。”《尔雅》:“肉去骨曰脱。”解脱,解除,解开。《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復收,於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佛教语,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亦指断绝“生死”原因,同“涅槃”、“圆寂”的含义相通。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求解脱於服佩,预参次於山垂。”
了无:全无,毫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屠肆:屠宰场,肉市。肆,旧称铺子、小商店。汉·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
糟糠: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见○九六【注解】。谓贫困时与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遗弃。《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因以“糟糠”称曾共患难的妻子。
居然:俨然,形容很像。明·刘若愚《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释氏,居然一头陀也。”
净土: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所以叫净土。泛指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
不然:连词,相当于“否则”。《国语·周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於卫侯?”
琴鹤:琴与鹤,古人常以琴鹤相随,表示清高、廉洁。唐·郑谷《赠富平李宰》诗:“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雅琴,古琴之一种。宋·陈善《扪虱新话·琴操》:“又琴,古人有谓之雅琴、颂琴者,盖古之为琴,皆以歌乎诗,古之雅颂,即今之琴操耳。”仙鹤,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
花卉:花草,通常分木本花卉、草本花卉和观赏草类等。《梁书·处士传·何点》:“园内有卞忠贞冢,点植花卉於冢侧,每饮必举酒酹之。”芳卉,芳草香花。晋·潘岳《登虎牢山赋》:“仰荫嘉木,俯藉芳卉。”
嗜好:喜好,特殊的爱好。见二○七【注解】
魔障:佛教语,为梵文的音义双译词,修身的障碍。泛指成事的障碍、磨难。宋·董嗣杲《近苦多故坐病乏药》诗:“魔障在前无妄想,飢寒随处肯言贫。”魔难,遭受的折磨、苦难。元·董君瑞《哨遍·硬谒》套曲:“十载驱驰逃窜,虎狼丛里经魔难,居处不能安。”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语出宋·邵雍《十三日游上寺在县北及黄涧在县西》诗:“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余。何似不才闲处坐,平陆云水绕衣裾。”休绝,摆脱,割断。《红楼梦》第五一回:“牵连大抵难休絶,莫怨他人嘲笑频。”
尘境: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唐·司空曙《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见二三九【注解】。僧家,僧人,和尚。唐·崔峒《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指僧院。唐·韩愈《题秀禅师房》诗:“桥夹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
夫:〈助〉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清·方苞《狱中杂记》:“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评语】
无论陷入俗世的烦恼,或是解脱这种烦恼而得到快乐,其关键都发自一念之间,在人们自己心中。只要自己能大彻大悟,即使是置身处屠宰场,也跟住在极乐净土上一般。例如文殊菩萨,就曾在酒肆和妓院中宏扬大乘佛法教化众生,但是他本人却没有丝毫破戒和不净邪念。佛教史上成佛的人未必都在僧院,苦渡众生,教化世人的高僧更不可能总在净土。反之如果內心不能了悟,纵令嗜好是如何清净,以高尚的琴鶴为友或以欣赏花草为乐,內心邪恶的魔障仍然不得扫除。古德说得好:“能够休止了自己的妄念杂虑,彻底了悟之后,就是尘俗的境界也爱成真净的境界。反之,不能了悟,就是和尚也和俗人一样。”把这个道理引申到世俗生活,说明一个人做什么事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完善,关键是思想上是否达到标准,实际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遇到困难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进退,所以平时需要锻炼意志,关键时刻才木致松劲泄气。
三六四、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译文】
以我转动事物的人,得到了固然不必高兴,失去了也不至于忧愁,天地到处都可逍遥自在;以事物奴役我的人,境逆时固然产生憎恨,顺境时也会产生喜爱,一根毛发便会产生困扰。
【注解】
以我转物:以我为中心去推动和运用一切事物,即我为万物的主宰。
逍遥: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成玄英疏:“逍遥,自得之称。”
以物役我:以物为中心,而我受事物的控制。
一毛:一根毛,喻细小、轻微的事物。《韩非子·显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
缠缚:束缚、困扰。明·唐顺之《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
【评语】
若以我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就可以把万物自由的改变使用。这样得到富贵功名,实在不必太高兴;倘若一旦失掉了荣华功利,也不必沮丧忧伤。无论得失穷通,都应心不动,立于天地之间,便是逍遥自在。这样的人生,是以天地为广大的游戏场所。相反的,为万物而劳累我身,就是身为物转,人变成了富贵功名的奴隶。处于逆境,心里憎恨恐惧;处于顺境,就因爱恋而忘却忧愁。微细如一根毛的事,都可以把身心缠缚而成为苦痛的根源,可見迷与悟、苦与乐都在于役物和役于物的一念之间。所以六祖慧能禅师才能发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的警语。以我为中心万物都为我所用,失了一物可另取一物,败了一事可另创一事,尽可海阔天空,而无忧无虑。反之以物为中心的人就患得患失,作任何事胸襟都不够开朗,结果弄得事事局促、处处龌龊,一肚子烦恼,守财奴就是典型。在一定条件下,以我为中心,由我的精神力量主宰一定的时间空间是完全可能的。比如写字、作画、习文、著书,这些精神领域的活动都需要以我为主宰的精神来把握,才能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三六五、镜花水月 当体即空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
试想没有出生之前有什么长相容貌,再想死了以后又会产生什么景象呢?这样万般念头心灰意冷,唯独本性寂然犹存,自然可以超脱世俗遨游于万象之前。
【注解】
像貌:长相,容貌。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一日, 曾 往祠下遍閲,无女子像貌。”
作: <动>本义人起身。《说文》:“作,起也。”产生,兴起。汉·张衡《东京赋》:“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
景色:景致。唐·宋之问《夜饮东亭》诗:“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万念灰冷:万念,指一切念头。灰冷,心灰意冷。宋·苏轼《送参寥师》诗:“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万念灰冷,指一切想法打算都心灰意冷。即“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语本清·南亭亭长(清末李宝嘉的别号。著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庚子国变弹词》等作品。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贪污纳贿等有所暴露。郑振铎《谴责小说》:“‘谴责小说’大约是始于南亭亭长的《官场现形记》一书罢。”)《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一性寂然:一,〈数〉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此处“一”作“唯一,唯独”解。性,〈名〉本义人的本性。《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寂然,肃静的样子,形容寂静的状态。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一性寂然,即唯独本性寂然犹存。
超物外:即“超然物外”,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语本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象先:象是形象,先当超越解,象先是指超越于各种形象。《老子》第四章:“吾不知谁之子,帝之象先。”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评语】
生死是人间的大事,人们对于在未生之前是怎样的相貌和死后是如何景色 当然不得而知。然而,天地虽然毁灭了,是天地间的真理却恒久不灭而常存同样的道理,人虽然是死了,但人的真性寂然独存始终不变。人了悟了此中的道理,则不论在未生之前或是既死之后,不论来的地方与去的地方都是相同。只有真性不泯,超然于事物之外,可悠游于天地之间。庄子所谓:‘游于象先。’是说天地万象尚未发生之前。人在此时虽然还没有发生,但这寂然犹存的天性却早已存在。所以,人能了悟此理,善自修持自可游于象先与天地参一了。关于人的生死问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哲学家苦心探讨,可是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具体结论,所以当子路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和生死等问题时,孔子告诉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如死?”人在降生之前是否有前世?死后是否有来世,佛教各种宗教都认为人有来世,所以才创造出天堂地狱及生死轮回等各种说教。尤其是埃及人更相信人死后有来生,有名的金字塔就是在这种信仰之下的产物。有人因生的短暂而花天酒地,有人因死的恐惧而忧心仲仲。对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讲,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破生死,杂念顿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做到超然物外。
三六六、雌雄妍丑 俄而何在
优人傅粉调硃,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
优伶艺人搽脂粉抹口红,尽献妍丽丑陋于笔毫末端,不久歌舞末了剧场散尽,美丑哪里还存在?下棋的人争先手逐后劲,较量胜负高下于下棋落子,不久棋局结束棋子收拢,胜负又在哪里?
【注解】
优人:称戏曲演员为优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近日优人作杂班似杂剧而简略。”优伶,优,俳优;伶,乐工。后通称戏曲演员为优伶。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每宴会,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
傅粉调硃:硃,即“朱”,“朱砂”的简称。《隋书》:“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傅粉调硃,即“调朱傅粉”,调弄、涂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饰。语本裘廷梁(又名可桴,字葆良。1857-1943,无锡城内沙巷人。早年有才名,为“梁溪七子”之一。清末光绪举人。他是倡导白话文运动的先驱。戊戌变法前后,编辑《白话丛书》。1898年创办《无锡白话报》,极力提倡白话文,进行文体改革,同年他在《苏报》上发表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效 <动>:本义献出,尽力。《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妍丑:美和丑。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鉴於己之行事,则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於心。”妍丽,美丽。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命公输之巧匠,穷妍丽之殊形。”
毫端:犹言笔底,笔下。宋·王安石《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笔毫,笔头上的毛。唐·姚合《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诗:“晓起题诗报,寒凘满笔毫。”
俄而:不久,顷刻,突然间。也作“俄尔”,形容短暂的时间。《庄子·大宗师》:“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歌残场罢:歌,歌舞。残,剩余,接近末尾。场,舞台。罢,完了,完毕。
弈 <动>:本义下棋,《说文》:“弈,围棋也。”
争先竞后:争先,围棋术语。抢先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一行公本不解弈,因会燕公宅,观王积薪碁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但争先耳。’”竞,本义争竞,角逐,比赛。《说文》:“競,逐也。”后,此处作围棋术语后手解。争先竞后,即争先手逐后劲。
较〈动〉:较量。《老子》:“长短相较。”释文:“较,较量深浅也。”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着子:着,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元·蒋正子《山房随笔》:“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着子,下棋落子。局尽子收:局,棋局;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胜负叫一局。尽,完,结束。局尽子收即棋局结束棋子收起来。
安在:安,〈代〉哪里,何处。《汉书·高帝纪》:“沛公安在?”安在即哪里存在。
【评语】
宋儒邵尧夫咏下:“尧舜指下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的名句,因为,在他看来,善善者只不过是三杯酒的事,恶恶者只不过是一局棋而已。人生不过数十年的光景,一切的兴衰胜败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時期,弹指之间便消失无踪了。人生好比是作战,当优伶在台上演剧的時候,剧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确惟妙惟肖逼真得很,等到剧情换了,舞台上換了新的角色,前一幕的人物也就从舞台上消失了。人生又好比在下围棋,在围攻酣战中,争先手与后手,争胜负与雌雄,等到棋子大乱,盘上所布的妙阵奇谋,双方所用的精神心血,转眼便成為枉费心计。所以,人间的富贵贫贱成败穷通与是非得失,真是微不足道啊!掌上千秋史,一册在手,跨越千年,风云人物,尽收眼底,那时的人生也如眼前的人生。好比演戏粉墨登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可是刹那之间舞台上又会换上一批新角色。封建时代有其特定的环境,但都离不开为了利益之争而征战厮杀,如棋局上的子儿,各布奇谋,实际上在让生灵涂炭。由此而知人生那么短暂,转眼即逝,又何苦费尽心机,谋富觅贵而不择手段呢?
三六七、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
把持掌握尚未确定,应当断绝踪迹于尘世喧嚣,使这颗心不会见到可能的欲望而心神不迷乱,以便澄心领悟我心灵的澄静本体;操行秉持即将坚定,应当混俗踪迹于世风尘俗,使这颗心见到可能的欲望亦然不会心神迷乱,以便培养我超脱物累的圆通机变。
【注解】
把握未定:掌握,执持。《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喻成功的根据或信心。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首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未定,尚未确定。
宜:<助动> 应当。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绝迹:即杜门绝迹,谓隐居不出。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
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潜《桃花源诗》:“借门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老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见可欲则真正之心乱,势利陈则刼夺之涂开。”
以:〈动〉本义用。《说文》:“以,用也。”以便,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
澄悟:澄,〈形〉本义水静而清。《集韵》:“澄,水清定也。”《增韵》:“澄,水静而清也。”清澈,透明。徐干(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中论》:“心澄体静。”澄心,使心情清静。《文子·上义》:“老子曰:‘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於虚无,可谓达矣。’”悟,〈动〉本义理解,明白。《说文》:“悟,觉也。”领悟,领会晓悟。明·李贽《复焦弱侯书》:“盖《近谿语録》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静体:体,〈名〉本义身体。《说文》:“体,总十二属之名也。”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广雅》:“体,身也。”本体,事物的本身。阮籍《乐论》:“八音有本体,五音有自然。”哲学名词,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常与“现象”相对。静体,洁净之体,佛教指投身转世后的圣洁之体。清·魏源《圣武记》卷五:“第五世达赖剌麻於壬戌年示寂,转生静体,今十五岁矣。”这里指寂静之心的本性。
操持:操守、立身处世的原则。唐·杜甫《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诗:“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操,〈名〉品行,德行。《楚辞·谬谏》:“夫何执操之不固。”注:“志也。”操行,操守、品行。唐·韩愈《遣疟鬼》诗:“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持,〈动〉本义拿着。《说文》:“持,握也。”引申为掌握、控制。《吕氏春秋·察今》:“悖乱不可以持国。”秉持,指操守。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宪宗朝,则有杜邠公之器量,郑少保之清俭,李安邑之智计,裴中书之秉持。”
混迹:亦作“混跡”。谓使行踪混杂在大众间。常有隐身不露的意思。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毁容怀赤紱,混跡戴黄巾。”混俗,谓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脱。唐·杨于陵《赠毛仙翁》诗:“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
风尘: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世风,社会风气。宋·苏舜钦《高山别邻几》诗:“世风随日俭,俗态逐势热。”尘俗,犹尘世,人间。《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圆机:犹环中。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见○○六【注解】
【评语】
修养自己品德,要有一个良好的处部环境。教育与环境之间,自己的品德修养与环境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思想没有定型品性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误人歧途而堕落,所以这时肩负教导责任的师长,必须对他们严加管教,尤其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利于品性自我修养的好环境,制造一个首先自律的氛围。例如声色等最容易使青少年迷失的地方,必须严格禁止他们涉足其间。即使操持已坚,可以接触一些风月场合,但是也必须提高警觉,否则也有自坏晚节之虞。面对一个品性已定思想成熟的人来讲,却必须学会适应各种环境,以磨练自己。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做人有自己的准则,就难以迷失方向。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三六八、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
喜欢寂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避开人群以便求取宁静,不知道意念存在没有他人就成为自我形象。内心执著于寂静就是动乱根源,怎么算得他人与我同样看待,运动静止两者一起忘记的境界?
【注解】
避人:犹避世。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唐·吴融《偶书》诗:“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
我相:佛教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相之一。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做真实存在的观点。佛教认为是烦恼之源。《金刚经·大乘正宗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相”即形相或状态。对性质本体而言,指诸法的形象状态。对人的意识而言,就是“想”即人的意识对事物的某种反映,也是人的意识对某种程度的相状摹写。“我相” 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人相” 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即寿命)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动根:动乱之根源。
到得:亦作“到的”。犹言及得,算得。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凭着我坐下马,手中鎗,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另见○○八【注解】
人我一视:我和别人属于一体。人我,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一视,同样看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騫驴布韉与金鞍骏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与绣帷玉枕同一寝也。知此,则贫富贵贱可以一视矣。”也作“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动静两忘:动静,运动与静止,行动与止息。《易·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两忘,两者一起忘记。《庄子·大宗师》:“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佛家说:“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没有了念头,自然见那道心。无念便见真心。念头不断,思维混乱,争斗不休,俗念牵缠,如何能得这真心呢?若然无念,即见真心。真心发现,动静皆是天机。忘形忘物,无我无他,波澜不惊,自然离欲了。
【评语】
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情欲,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器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样得来的宁静并非真静,因为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欲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离,就表示你内心还存有人已、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所以必须完全扬弃我相和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陶渊明的:“结庐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又得返自然”才算得到静的真义。喜欢寂寞而厌烦喧嚣的人,往往厌烦世间的噪声而远离世人,独居深山幽谷以求寂静,心中存在著无人烦扰是最好的念头。这烦扰的念头有“我”存在其中,便成了我相,又有心求寂静却执著寂静当中,便成了动乱的根本。要知“我”是对“人”而成的,“靜”是对“动”而起的。如果执著于任何一方,他方必定不能不有所起。避人求静的人不知此理,终究不能得到“人我一体,动静两闻”的境界,也就得不到真实安乐的境域。
三六九、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译文】
人的一生幸福境遇灾祸区域,都是念头想法造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私利欲望强烈就是火坑,贪婪爱恋沉溺就是苦海,一个念头清洁纯净炽烈火焰变成水池,一个念头警醒觉悟航船即刻登临彼岸。”念头想法稍有差异,人生埃界顿时悬殊,所思所想怎么能不慎重呢。
【注解】
念想:想念。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
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释迦牟尼佛语。
利欲:对私利的欲望。宋·陆游《秋思》诗:“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鸥。”
炽然:猛烈貌,强烈貌。明·李贽《书〈决疑论〉前》:“众苦炽然生,而真空未尝生;众苦卒然灭,而真空未尝灭。”
火坑:佛家语,极为悲惨痛苦的境界。六道轮回中,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苦最烈,佛经多譬为“火坑”。《法华经·普门品》:“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贪爱:贪恋,迷恋。指贪着爱恋五欲之境而不能离舍。《法华经·方便品》“探着五欲如爱犁牛之尾,以贪爱自蔽。”《左传·僖公十四年》:“幸灾不仁;贪爱不祥。”贪婪,贪得无厌,不知足。《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爱恋,喜爱眷恋。三国·魏·曹植《鼙舞歌》:“沉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沉溺:无节制地沉湎或放纵。苦海: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明·李贽《〈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
一念: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佛教认为思念对境一次叫一念。见二三七【注解】
清凈,亦作“清浄”,心境洁净,不受外扰。《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原宪)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清洁纯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浄,光明者也。”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烈焰;烈焰和火坑的意思相同。炽烈的火焰。晋·傅玄 《正都赋》:“激衝风于秦炉,飞光天之烈焰。”
警觉:警醒觉悟;警醒发觉。《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根品二》:“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胜解谓能於境印可。”
彼岸:佛教语,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为“彼岸”。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的地方。《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
【评语】
一切万物由于人心的反映而表現出善恶来。人生的幸与不幸,都不外是由人心所造成。佛家说“相由心生,相随心灭”就是这个道理。人一但起了利欲之念,心马上就会变成火一般炽烈的贪婪,不知不觉间就坠入火热的地狱中。人一沉溺于贪爱之中,心中就起了痴情妄念,于是就沉沦到无边的苦海中去了。人只要心能清净,那么炽烈燃烧的火焰也就化为清涼的池水。所以,只缘一念之不同,境界就大大的差异。人由于此心把持不定,使境遇有所改变,这是应当怎样去慎审明辨的!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人幸福与否的决定条件有物质基础,有生活环境,有人生际遇等等,但人的幸福和精神愉悦、理想和追求的联系更紧密。在人的思想品德上多些理想少些贪欲。多些大家少些私心,格调自然会高,遇事自律性强,苦中犹含有乐。
.三七○、功夫若深 铁棒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译文】
绳索可以锯断木头:水珠可以滴穿石头,学习道艺的人必须加倍努力求索;水流达到水渠形成,瓜果成熟瓜蒂掉落,得到道艺的人一切任凭天赋悟性。
【注解】
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语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语本《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霤:《说文》:“霤,屋下流也。”向下流的水。
殚:《说文》:“殚,极尽也。从歹,单声。”殚极,犹穷尽。
绠:《说文》:“绠,汲井索也。”泛指绳索。
干:主干,指汲井索的辘轳。
靡:通“摩”。摩擦,接触。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见一二三【注解】
索:〈动〉寻求,探索。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寻找,搜寻。唐·白居易《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诗:“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语本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瓜熟蒂落: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语本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六:“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得道: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唐·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泛指知晓事理。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一任天机:一任,听凭。唐·杜甫《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注引罗大经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天机,谓天之机密,犹天意。见○一○【注解】。后亦以泛指秘密,故不能透露秘密谓之“天机不可泄漏”。一任天机,完全听凭天赋的悟性。
【评语】
常言道:“勤能补拙”,“有恒为成功之本”。最能代表“铁杵磨针”的故事,传说李白少年求学,遇一老人在磨铁棒,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奇怪地问原因,老人很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由此得到启发。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人们更加熟悉。《列子·汤问》篇所说《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垠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息曰:‘汝心之固,固而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俗言說:“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針。”我们无论对任何事情只要不倦不息,努力不辍,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用绳子代替锯子,可以伐断木头,这是比喻的话,也就是努力不懈,工夫久了自然可以伐断木头。屋檐前的滴水,经常不绝的滴落,时间久了也可以穿过石头。有志学道的人也是一样,孜孜不息,好学不倦,终会有大的成就。所以,凡事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如同孟子所说的“堰苗助长,终致一无所成。治学治家做事业有两条基本原则要遵循:一是要善于等待机会而不是强求,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思想;二是要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水平,机会来了,就没有条件去把握。积累就得勤学。历史上勤学苦炼的事太多了,头悬粱、锥刺骨的故事代代相传。这都在说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
三七一、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才能出世间于世间。
【译文】
就自己整个身躯了解自我的人,才能用万物付与万物;还整个社会给世上所有人的人,才能在世间超脱世间。
【注解】
一身:一个躯干。《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指整个身躯。见一三一【注解】。谓独自一人,指自我。《战国策·赵策三》:“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令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了:〈动〉本义束婴儿两臂。手弯曲。《说文》:“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假借为“憭”、“悟”。懂得, 了解,明白其意思。《世说新语》:“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
付:〈动〉本义给予。《说文》:“付,与也。”《广雅》:“付,予也。”
天下:四海之内,人世间,全社会。全世界,所有的人。见○六○【注解】
【评语】
因著自己一身而能彻悟了自己一身的,才能以万物对万物,才不致把万物把持在自己手中而任意使用。能放弃这一私念,让万物各得其所,就可使自己有享用不尽的自然好境。比方说,高山仅管高,沧海任它深,乃至松树的坚直、荊棘的弯曲,各尽其物的本分,这样就足供自己之用了。把世间所有的一切,恨不得都归自己所有,这种无限的欲念,使人终身不得安闲及满足。所以我们要彻底看透悟透,绝不对万物再起强求的思想。于是以万物付给万物,还天下于天下人。佛家认为世事变幻无常,是一个由烦恼与劳苦交织的火窟,假如不及时跳出就得不到安乐,所以佛家才主张遁世任行,到深山去修行。然而修行除深山之外,就别无其他理想环境吗?道无禅师说:“生死不可厌,涅槃不可欣;此时与此地,生死两离分。”总而言之,世间是生死的苦境,涅槃是常乐的净土,但是这也不是各有分别的,只是能摆脱厌弃欣喜之念,在生死的世间常存,因此自然会有涅槃享受的妙乐,这就是所谓的“在世而出世”。说到“以天下还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也都是“在世而也能超世”,所以才能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妙乐。古语说“在三阶之中坐二阶的晚间纳凉”,就是超出欲、色、无三界与生死苦界的良策。超三界是佛法的目的,三界之外别无他处,只要能消灭贪、嗔、痴三毒,就可意味到超三界的人生乐趣。把这个道理引之于常人生活,即一个人不能总是在现实的尘世中忙忙碌碌,应该跳出自我的圈子去考虑问题,逃脱功名利禄的缠绕,以使精神自由自在。
三七二、把握本质 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译文】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木偶戏,只要控制木偶的线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根线也不让纷乱,卷缩舒展自由自在,行进停止在于自我,丝毫不受他人提携掇弄,就超脱出这人生的游戏场了。
【注解】
傀儡:原是木头做的假人,由真人躲在幕后用线来操纵其动作,《列子·汤问》记周穆王时巧匠偃师造假物倡者,即后来的木偶人。傀儡在汉代用于丧乐及嘉会,隋唐已用于表演故事,宋代更加盛行。有杖头傀儡、悬线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即傀儡戏,指木偶戏。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南方好傀儡,北方好鞦韆,然皆胡戏也。”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事。清·李渔《怜香伴·欢聚》:“这等看起来,把我当做个傀儡,从那时节掣到如今,还不知觉。”
根蒂: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今魏跨带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卷舒:卷起与展开。见三五五【注解】
提掇:提携,挈带。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掇弄,逗引,摆布。《红楼梦》第九八回:“宝玉是个疯儍的,由人掇弄过去了。”
【评语】
人生就像一个傀儡,耍弄傀儡的人牵动线索,傀儡的手脚便都颤动起來,进退坐臥显得非常逼真。这是傀儡受人牵动线索而生出來的动作,只要能把这个牵线的根蒂握在自己手里,一根线也不让它纷乱,无论卷舒都能够自由,权利操纵在自己手里。可见我身之出处进退,全在于自己,心可以不为他人所左右。假如自己的进退受旁人指挥左右,那岂不是变成戏台上被人所玩弄的傀儡?这就是明显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应该随自己的意思去发展。孟子是位最能“把握要点,卷舒自在”的人,例如当他在齐国担任客卿时,曾建议齐大夫蚔蛙,为人臣要对君王进行忠贞谏言,如果君主不听就自动辞官而去。后来齐宣王果然不采纳,蚔蛙也就按照孟子的建议辞官,不料这时齐国人却讽刺孟子说:“他对蚔蛙的建议说得冠冕堂皇,可是君王不听他的建议他为什么不辞官而去呢?”孟子的回答是:“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做事要注意发现规律,就具体事而言应发现其窍门,得窍则一通百通,就像看病对症下药一样。做人要善于发现优势、特长,看清本质,就可以使自己遇事进退自如,不受他人控制。人贵自知,处世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事要看是否可行,以做到卷舒自在。
三七三、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译文】
“为了老鼠经常留些剩饭,可怜飞蛾不要点着灯火”,古代人的这种慈悲心肠,是我们人类一点顾念万物生生繁衍不息的契机,没有这点意念,就是所为泥土树木一样没有灵魂的躯壳罢了。
【注解】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引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之一》:“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吾人:犹吾民。《史记·河渠书》:“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犹我。《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天下云云,岂独吾人之尤,君何激刺之过乎?”犹我辈,我们。宋·杨万里《和济翁惠诗》:“平生憎俗子,胜处要吾人。”
生生之机:生生是繁衍不绝,《易经·系辞》中有“生生之谓易”,孔颖达疏:“生生,不絶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这就是世上常说:“生生不息”的由来。机,《说文》:“主发谓之機。”事物变化之所由。《列子·天问》:“皆出于机。”注:“机者,群有之始。”《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生生之机是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契机。
土木形骸:土木是指泥士和树木等只有躯体而无灵魂的矿植物,形骸是专指人的躯体。《淮南子·泰族训》中有“岂独形骸有瘴聋哉?”土木形骸:指人的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也形容反应迟钝不知利害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评语】
古人所说:“为鼠常留饭”也未必真的是让人给老鼠留饭,而是劝人为人处世要有同情弱者的胸怀。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主张不杀生(戒杀),因此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古圣先贤才有“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名谚,这和现代人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运动有点相似。可是现代人一方面在倡导保护野生动物运动,看来很合乎佛教的不杀生运动,同时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灭鼠运动”,就佛家来说两者显得很矛盾。但是我们要了解一点,推行这两种运动的人并非基于佛教思想,而是基于维护人类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种运动。人性有恶善,待人也应以慈悲为怀,不能以算计人为出发点。正因为慈悲心肠的人多了,人世间便自有一片温情。古人认为人既是万物的灵长,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所谓“人道”也,是帮助天地发育生生不已的机用而生的,人类也就是这生生发育的根本,所以应当对于万物怀有慈悲心。如果人类没有这种念头,就是无情无义的东西,与土木无异,也不过等同行尸走肉了。
三七四、入尘不染 纵横自在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译文】
世俗的情态有炎热凉薄,而我没有瞋恨喜悦;入世的滋味有浓烈淡薄,而我没有欣喜厌恶。一丝一毫不落入世态人情的腔窠科臼,就是一种活在人世又超脱人世的方法。
【注解】
瞋:〈动〉本义睁大眼睛。《说文》:“瞋,张目也。”怒,生气 。《广韵》:“瞋,怒也。”瞋恨,愤怒怨恨。唐·寒山《诗》之二八八:“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场困。”
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腔窠,犹规矩或门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礼是事事皆落腔窠。”科臼,窠臼。《朱子语类》卷四五:“时举説文字,见得也定,然终是过高而伤巧,此亦不是些小病痛,须要勇猛精进,以脱此科臼始得。”
三七五、除去热恼 身心安乐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
暑热不必也无法消除,而消除这个焦灼苦恼,身体犹如时常在清爽凉快的石台上;贫穷不可也无须排遣,而排遣这个穷困忧愁,心境宛如时常生活安静舒适居室中。
【注解】
热恼:谓焦灼苦恼。《法华经·信解品》:“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
遣:〈动〉本义释放。《说文》:“遣,纵也。”排遣,排除,遣去,消遣。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三启》:“近者累得书,告以羈旅困乏,闻於他人,可为酸鼻,况於某心,岂易排遣。”
穷愁:穷困忧愁,穷苦而忧伤。见二四三【注解】
安乐窝:见○六五【注解】
【评语】
当炎天暑热的时候,人人都感觉苦恼,想去避暑,想去游泳,他们只打算除去热的苦恼,结果还是不能彻底除去。酷寒酷暑固然恼人,但寒暑的侵入,是因人心苦恼于寒暑。所以,要除去暑热的苦恼,先要除去不堪忍受暑热的苦恼心。只要其心不苦热,身体就如同常常坐在清凉的庭台上。日本甲斐地方惠林寺有一个快川和尚,因为得罪了织田信长,就和众僧徒同登寺庙的山门。织田下令部下的人,把庙团团围住,四面用火烧起来。快川和一些僧众都静静的打坐起来,泰然的人于涅槃。临终时,快川和尚还说了两句偈语:“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亦凉。”快川的禅工夫和修养就在于此处。日本古歌:“过寒热地狱不起喝茶的心,自然就不会受暑了。”其次,贫穷是人人讨厌的事,任何人都想把贫穷赶走,但这是前世的因缘,不是人力所能强为的。大凡贫穷的人常常起悲愁的念头。只要能够把悲愁的念头除掉,身心等于生活在安乐窝中。孔子说:“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颜子的贤德过人之处。佛家所说的超脱生死的苦海,往生彼岸的乐土,也是这个道理。人能够灭却厌弃生死之苦的心,则此心灭尽自然娑婆寂静,此身才能往生到极乐的境界。人苦乐之心不除,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安乐。应当把苦乐之心全都除去。所谓“欣厌两俱非”,然后才能达到更高的境地。人们有“心静自然凉”的经验。夏季炎热是自然现象,人通过心理调节,可以从心理上去热。这也是佛家所提倡的修行工夫,因为一个道行达到炉火纯青的出家人,不但六根清静四大皆空,就是对于气候的寒暑冷热也毫无感觉,佛家才有一句“安禅何必须山永,减去心头火亦凉”的名句。至于说到穷不穷也完全是观念问题。而以心乐,安贫乐道的操守志向。这才是一种超凡绝俗的修养工夫。据程子分析说:“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生活中的贫穷之别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一个修养好、志向高的人却能正视现实,甘于清贫,沉浸于自己追求的乐趣中。情趣不因物困而低下,精神高尚才能使身心愉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