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518学习网精品学习资料总目录

文言虚词

知识精讲

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词。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有一些差别,可分为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感叹词等。虚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凡是和实词的组合,语句的关联,句子类型和语气,都需要靠它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得多,但它使用频率比实词高,造句功能比实词强,所以,学好文言虚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是不容忽视的。

一、文言虚词学习要点

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对文言文虚词的要求是“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这包括了对文言虚词的要求。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在阅读材料中,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写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这要从该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定。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上句的结构,可推知“以”放在副词“不必”后,当作动词解,且根据上文的对称性也知,“以”与“用”的词义一致,解释为任用)。又如“于今无会因”(“因”放在动词“会”的后面,可推断为实词,解释“机会”)。

二、历年高考考查虚词的情况

上海高考语文卷从2002年起,先后考了以下虚词:之、其、而、则、于、乃、者、也、以、哉、焉、矣、耳、为、诸、乎、盍、是以、顾、已而、乃尔、相。另外在翻译题中也涉及了部分文言虚词的理解。这样,高考实际上每年都考了虚词的理解。

从近几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情况来看,文言虚词题有如下特点:

(1)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者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考试时需要判断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相当的部分的例句选自中学课本。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2)在文言加点词解释中也已出现对常见的虚词的解释要求。这些虚词一般不属于高考十六个规定的虚词范围中,但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用法和意义灵活,对学生复习运用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3)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译中,也需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否则翻译可能会不够准确。

(4)考查重点: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大纲中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些文言虚词。考生如果缺乏语境意识,不分虚实,不明用法,一味地去死记硬背这些文言虚词有哪几种用法,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此,考生在识记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这样才能避免失误,准确答题。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文言虚词的频率较高。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复习。

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一)之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3)结构助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末尾,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二)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活用为第一人称。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反诘、揣测、祈使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等。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三)而

1.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四)则

1.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那么”、“就”。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并列关系。可译为“就”。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五)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以(凭)什么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pagenumber_ebook=83,pagenumber_book=8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 来辞》)

(六)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七)为

“为”在文言文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作虚词有以下几种用法。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毅深为之戚。”(《柳毅传》介词,表目的)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6)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八)因

1.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九)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十)者

助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2.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词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3.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词。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一)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表示肯定语气。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问语气。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如:“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十三)乎

1.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感叹语气、测度语气,可译为“吗”、“呢”、“吧”、“呀”等。

2.介词。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师说》)pagenumber_ebook=85,pagenumber_book=85“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十四)乃

1.连词,可译为“就”、“于是”。如:“秦王恐其破玉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代词,可译为“你”、“你的”。如:“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副词,可译为“开始”、“起初”、“就”、“才”、“于是”、“只”、“仅仅”、“是”。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四、文言虚词复习应考对策

1.根据语境,分清虚实。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利,深失所望”、“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中的“顾”,前者是实词,为“照顾、顾及”之义;后者是虚词,解释为“只是、但是”。

2.一词多类,分清用法。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其”、“此”、“彼”、“尔”等皆可。一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3.特殊虚词,注意分辨。

(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焉(于之、于此)。

(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

(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4.同类异形,注重积累。如表限定的范围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5.区别复(双)音词与单音词。

(1)不要把双音词拆开来理解。古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是复音词占了绝对优势。文言文中,也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词的,容易搞错,阅读时要注意。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这里的“不”和“必”是两个单音词,指“不”、“一定”,而不是现代汉语的“不必”。此外还有如“于是”、“可以”、“无论”、“其实”、“虽然”等。

(2)不要把双音词拆成单音词理解。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如“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须臾”是双音词,指极短的时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望洋”是双音词,指仰视的样子。

例题精选

1.(2002年全国高考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分析】 答案为A。A项中的两个“以”字,从词性来看均为介词,两者含义是不相同的。B项中的两个“会”字是常用的文言副词,其意义“正好、恰巧”也是常用的义项,两句中的“会”字意义与用法均相同。C项中的“既”字表示“已经”、“……之后”,是副词“既”的常见用法,两句意义、用法均相同。D项中两个“无”字均表示“无论、不论”的意思,是连词,意思相同。

2.(2012年安徽高考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分析】 答案:A。A项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第一个“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C项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3.(2012年上海高考卷)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生与 人无争/蹇叔之子与 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 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 牧羊/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 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分析】 答案:C。C项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中前一个“与”是介词,相当于“跟”,与“人”组成介宾短语,后一个“与”则是动词,参加。B项中前后两个“为”分别是动词和介词,相当于“当做”、“替”。D项前一个“者”是代词,……的人,后一个则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