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性散文阅读
一、什么是说理性散文
说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杂”:有杂文、演说词、散文诗、序言、随笔。同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基本上以议论为主。说理性散文虽以议论为主,但又不像纯粹的议论文那样“严肃”,而是在针砭时弊、褒扬嘉德懿行时,带上喜怒哀乐的情绪色彩;在形式上又自由活泼。如果说抒情散文表现“情趣”的话,那么说理性散文则表现“理趣”了。这里的“理和情”虽是并论,但还是以“理”为主。
说理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
二、说理性散文的特点
1.情理交融。这是说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所谓“情”,就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情感。如《灯下漫笔》中作者通过对“两个时代”的分析论证,无情地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表现出了对统治者愚弄、残杀人民的愤恨,对老百姓不幸的奴隶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又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这篇文章能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说明作者的观点是情感化的。所谓“理”,就是指作者冷静的理性分析。在《灯下漫笔》中,作者深入客观地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冷静地指出封建暴君的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作者尽管情感是激愤的,但分析却极为冷静,议论严密,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可见,在说理性散文中,“情”和“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关涉的,而是理中含情,情中寓理,达到了情理交融的地步。
2.文学色彩浓厚。说理性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例如高尔基的《时钟》、陶铸的《太阳的光辉》、邹韬奋的《呆气》等。这类散文也是议论文,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也有论点、论据,也要对论据、论点进行论证。然而这类议论文更具备散文的特点,文笔优美,语言形象、生动,不像一般的议论文恪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的刻板套数,而是运用灵活的笔触、新颖的构思、鲜明形象的语言巧妙地阐明事理,甚至可以采用一般议论文所不采用的委婉细腻的描写或抒情。总之,说理性散文就是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的议论文。
三、说理性散文鉴赏方法
1.了解说理性散文用描写、抒情的语言说理的特点。这也是说理性散文同议论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区别。说理性散文的语言即使是议论,也尽力保持形象化、感性化的特点。例如《灯下漫笔》中“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沉甸甸地坠入怀中”、“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这类生动描写,在议论文中一般是不使用的。又如,“该是自家人了罢”这种表示揣测、商议的语气。说理性散文可以运用这种语言来议论,但在议论文中却很少使用这样的语言。
2.了解说理性散文以第一人称叙身边事、抒发真情、创造诗境的特点。《灯下漫笔》中有一段极为生动的心理描写:“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支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这一段描写,多么生动地再现了特定的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多么可悲可怜的愁苦心境。正因为作者在议论中,以“我”为出发点,把自己放进去,所以可以成为“抒情主人公”,刻画自我性格,塑造自我形象并创造诗的意境。《灯下漫笔》结尾的号召充满了诗的豪情:“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四、阅读误区
鉴赏阅读说理性散文,经常容易犯以下的错误。
(1)不能很好地把握说理性散文以情推理的特点,把说理性散文完全当成纯粹的议论文理解了,因而很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阅读文章时缺乏耐性,满足于字面上的粗略理解,不能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和理,就急于答题,导致整体理解上出现偏差,答题时答不到点子上。
(3)理解重点词语时,忽略了词语的本义,只就它的语境义入手,因而导致答题不全面;或者是只抓住词语的本义,忘记应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进一步的思考,因而更易出错。
(4)理解重点语句时,不能结合上下文,从多角度来回答问题。理解重点语句时,一方面要注意它在文章的位置,也就是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它对表达作者的情感与观点所起的作用,这是它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很多同学在回答时,往往只抓住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答题不全面,以致失分。
例题精选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②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搁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本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③莎士比亚的作品曾经多次受到糟蹋,因为许多代的高中生大都被迫一遍一遍地阅读《哈姆雷特》或《麦克佩斯》等剧本,被迫查出所有的生字,被迫研究所有的学术注解。结果是他们从未真正地读完这些剧本。相反,他们被拖着一点一点地啃,历时数星期之久。等他们读到剧本的结尾,一定早忘了开头。应该有人鼓励他们一口气读完,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对剧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④你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即使只有50%或更少——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事实上,你会像游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样。若曾到过某一地带,你就可以从以前所不知道的通路再去探险。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把岔路看成干道,也不会被中午的影子所欺骗,因为你记得它们在日落时的景象。你所塑造的内心地图会指引你,谷地与山丘是如何构成整个风景的一部分的。
⑤很快读完第一遍并不神奇,也不会造成奇迹,更不能用以取代一本好书的精读。然而,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读更加容易。
⑥这种练习会帮助你在着手读书时保持警觉。你有多少次翻看一页又一页,心里却在做着白日梦,对你看过的东西毫无印象?如果你让自己被动地瞟完一本书,就势必会发生这种现象,没有人能以那样的方式领悟多少。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
⑦一个好的读者会力求了解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则谜语。读者的态度就像侦探寻找基本概念的线索一样,对任何能使线索清晰的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迅速地读完第一遍这一规则有助于保持这种态度。你若肯遵守,就会意外地发现,你可用极少的时间,领悟到极多的道理,而且做起来毫不费力,得心应手。
1.文中提到了莎士比亚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和《麦克佩斯》,请再写出一部他的悲剧作品: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透视图”指的是_______
3.第④段运用“岔路”与“干道”的比喻,是为了说明_______
4.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为了把握整体,不要在快读第一遍时看注解和参考资料。
B.快读第一遍时,就要把握文章的内核。
C.快读第一遍时,虽跳过某些地方,但为进一步理解打开了通道。
D.迅速读完第一遍无需考虑全书的条理。
5.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_______
【分析】 第1题是考查文化知识的掌握,只要对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有一定的广度就能应对此题。答案如《奥塞罗》或《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的泰门》。 第2题是考查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可根据第2段的内容,反复揣摩“透视图”的含义,应是指书中的脉络(框架、结构)。 第3题是考查阅读时对文章整体、主要内容的把握,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在做此类题时不要被局部的、次要的信息所干扰,把这个比喻放到全文中去理解。答案是:阅读要抓住整体、主要的,不要被局部的、次要的干扰(意思对即可)。 第4题是考查文意的理解。A对应原文第①段中的“把全书读完,别被你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B对应原文第①段中的“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C对应原文第④、⑤段中的“你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了解……完全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尝试找寻第一遍所跳过的地方”,“迅速读完第一遍可以使以后的精读更加容易”。D对应第⑥段中的“你必须设法把握全书的条理,并将它牢牢地抓住”。答案是C。 第5题是考查概括文意。必须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 法立即领悟而停顿”,“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答案是:要毫不停顿地读完第一遍,大致把握全书的条理(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目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光”,似乎也具有种物理光学特征。
②目光能聚集,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目光应该是分散的。像物体上漫反射的自然光一样,人们的视线也应当是散漫的。若是生活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有序地聚焦于一点。那准是出事了,一个健康的、有理性的社会,人们的目光应该分散在各自所关心的事业领域中,散落在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亲爱者身上,这才是正常安定的生活。
③目光有投射,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就是这个道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同一个方向(如正面)投向某个人时,这个人必定成为一个迎合某种潮流的“耀眼人物”。但是他的身后也必定留下一片阴影——视觉上的盲区。若大家的目光能够分散开,把他当作我们中的一员,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到他的不同侧面,使他的前、后、左、右、上、下都允许有目光,他也就消除了这种阴影,成为一个生活在自然光下的凡人。艺术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引导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最想表现的地方。为此,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塑像那双极为优美的手。
④目光有光压。早在1901年尼柯尔斯就已用实验证明了光有压力。同样,目光也有压力。一个人若总是处在众目睽睽的目光压力之下生活得必定很不自在。倘若再是个名人,又无法避开四面八方强大的目光压力,他就很难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境去思考,去创造,去过那种不必设防、自主自由的舒心日子。当然,若是完全没有目光投向你,或是目光一瞥到你就立即躲开也不是好事。
⑤目光有颜色。正如只有自然光(白光)方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面貌一样,用任何有色目光去观察都会偏离真实的客观世界,故一个人要尽可能使自己的目光接近“白光”,实际上,每个人的目光都带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这不足为怪,也许这正是他的风格所在。但是所有人的目光之总合,必定会是接近白色的自然光,为此,要相信大众眼光的准确性。因为白光本身就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的,而且要的就是这种大家都具有自己不同色彩的目光,缺了哪种颜色,合成出来的都不是自然光,有意排斥某种颜色的光,其结果也必然会使自己偏离了自然光的品位。
⑥目光有衍射。若从极小的狭缝中看人,你只会看到伴有竖直条纹的失真人像,物理学家把这称为“衍射现象”,老百姓则说得更加率直利落:“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⑦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目光,它太超前了,以至于超出了同时代人目光的可见范围,如同紫外光与红外线一样不为常人所见。这种独具慧眼的目光往往与当代人不相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悲惨地熄灭了,但历史和科学史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对后代人是宝贵的,是值得骄傲的超常智慧极品。
(2003年上海高考卷)
1.第③段中的“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所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以“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塑像那双极为优美的手”为例意在说明 ( )
A.罗丹把巴尔扎克塑像最有价值的东西毁了。
B.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人物的不同侧面。
C.罗丹对巴尔扎克塑像的残缺美有偏爱。
D.目光应散落在多种兴趣及亲爱者身上。
3.根据文意,概述第④段“目光有光压”的内容要点。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生活举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目光还有不同的“温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第①段中“特殊”、“似乎”等词语,说明全文构思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第1题考查诗句所证明的观点。文中说:“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答案是: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 第2题是考查例证的作用。A、C两项就事论事,显然错误。“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雕塑那双极为优美的手”,是艺术家为了“引导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最想表现的地方”,而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所以答案是:B。 第3题是考查段意的理解和概括。要针对题干要求进行“概述”,不要只是一味地照抄文中原句。答案是:①要有一定的压力;②压力不能过大。 第4题是考查为观点写例证,只要举例比较恰当、表述较好的就可。如:“慈祥的奶奶看着自己孙子的目光是温暖的。”“他的目光如冷山峻垒,使敌人不寒而栗。” 第5题是分析文章构思特点。“特殊”、“似乎”等词语,表明本文并非讲“目光”及其“物理光学特征”,而是借题发挥。答案:借物理光学特征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目光。
迁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艺术家生活(节选)
①“自然”永远是美丽的,而人工的建筑往往反是。因为建筑不同于绘画,它自始无意于模拟自然。建筑的原始不过是石、砖、三合土的堆砌,所以供人遮蔽风雨。它的第一纲领,在乎效用,虽至今日,此旨不变。因是那些不调和的现代建筑:工厂,学校,戏院,邮政局,火车站,和那些直线的街道,它们的丑恶,郁闷,使人往往感觉到有逃往乡村的必要。因为自然与人工之最大差别为自然的无限丰富与吾们的机巧之极端有限。最精敏的人类智力,也不能发明什么,左右不过是那些呆钝的建筑拘泥于有限的传统模型,东一所圆顶,西一所三角顶的屋子。予人印象最深刻的王陵或纪念碑尚不足与树木的意象灵巧相比拟,就是吾们大道两旁排列着的经斫削而消毒的树木也不足与之比拟。你看自然是何等大胆!假令这些树木的粗粝的表皮和不规律的形态移之于建筑物,那吾们大概将这位建筑师送入疯人救济院。自然甚至胆敢将树木刷上绿色。吾们畏怕不规律,吾们甚至畏怕颜色,吾们于是发明了“灰黄色”这一辞来形容吾们的生活。
②为什么吾们竭尽了所有才力,仍不减少胡同,新式人行道,直线市街的郁闷,使吾们不断的想逃避都市生活而寻求避暑胜地?效用便是答语。可是效用并非是艺术。现代的工业时代使这情形更趋恶劣,尤其因为发明了钢骨混凝土以后,这是工业时代的一个信号,而且这情形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现代的工业文明终止的时期才会转变,多数水泥钢骨建筑甚至忘却了装配屋顶,因为据建筑家告诉我们,这屋顶是根本没有用途的。有几位公然自称他们从纽约的摩天建筑物感到一种美,诚如所言,作者本人却从未看出任何美。它们的美是黄金的美,它们的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显示出千万万金元的魔力。它们表现着工业时代的精神。
③但是因为吾们对于为了自己而建筑的房屋,每日都要见面,吾们的日常生活又大部消磨在它们的里头,加以恶劣的建筑会妨害吾们的生活典型,吾们有一个很近情理的要求,吾们要使他美观。房屋的外观很机敏地改变吾们的城镇的市容。一架屋顶并非是单纯蔽御烈阳风雨的一架屋顶,却是足以影响吾们对于家庭的概念的一种东西。一扇门并非是仅仅供人出入,它却引导吾们跨入人类家庭生活之奥秘的锁钥。总之,吾们敲着一扇褐灰色的小屋门或敲着一扇装着金黄兽环的朱漆大门,二者之间是有些差别的。
④所困难者吾人竟将怎样砌石钢筋之类赋具生命而说些美的语言。吾们竟将怎样赋予它们一个精灵而使它们说些东西给吾们听,好像欧洲的天主教徒常有一种精灵对他们说话,吾们能否也希望有这样的精灵说无声的语言将最伟大的美丽与宏壮告诉吾们?且让我们看中国的建筑家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⑤中国建筑术的发展,可以看出,是跟西洋建筑沿着两条路线前进的。它的主要倾向是企求与自然相调和。从许多方面看,它的这种企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因为它能够摄取梅花嫩枝条的气韵——首先转化入书法的灵活生动的线条,然后转化入建筑的线条与型式。更补充以象征的意象。经由迷信堪舆术的流行,掺入了万象皆灵的基本概念,这使人被迫地审察四周的景色。它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的精神,产生优越的私人居宅与庭园。它的精神不像高斯(Goth)式的尖塔,升指天空,而是覆抱着地面,且甚满足于它的型式。高斯式天主教堂显示崇高的精神,而中国式的庙宇宫殿显示宁静清朗的精神。
⑥书法的影响竟会波及中国的建筑,好象是不可置信的。这种影响可见之于雄劲的骨架结构。像柱子屋顶之属,它憎恶挺直的死的线条,而善于处理斜倾的屋面,又可见之于它的宫殿庙宇所予人的严密、可爱、匀称的印象。骨架结构的显露和掩藏问题,等于绘画中的笔触问题,宛如中国绘画,那简略的笔法不是单纯的用以描出物体的轮廓,却是大胆的表现作者自己的意象,因是在中国建筑中,墙壁间的柱子和屋顶下的栋梁桷椽,不是掩隐于无形,却是坦直地表露出来,成为建筑物的结构形体之一部。在中国建筑中,全部框架工程有意的显露在外表。吾们真欢喜看此等构造的线条,它指示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好像吾们欢喜看绘画底稿上有韵律的略图,它是代表对象物体的内容而呈现给我们的。为了这个理,木料的框架在墙壁间总是显露着的,而栋梁和椽桷在屋宇的内面和外面都是看得出的。
⑦这是导源于书法上的一大原理,便是人人知道的“间架”。一个字的许多笔划中间,吾们通常拣选其中的一直或一划,或有时拣一个方腔,作为其余笔划的中心支撑点,这一笔吾们必定使他格外有力,或格外颀长一些,使它自别于其余的笔划。这一个支撑点既经立定,则其余的笔划,或向它作求心的密集,或向它作滩心的辐射。就是在聚集的多数建筑物中间其意匠上亦存在有“轴线”的原理,好似许多中国字也都有一个轴线。北平全城的设计,——它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古城之一——存在着一个暗中的轴线,南北延展至数里之长,一直从外前门通过皇座而抵煤山及后面的鼓楼。这样的轴线可显明的见之于许多中国字中,像“中”、“东”、“束”、“柬”、“律”、“乘”等。
⑧或许比之直径轴线的原则更见重要者,为弧线,波浪线,不规律的韵律线条之应用,所以与直线相调剂。这在中国建筑的屋面上看得再清楚没有。任何中国的庙宇,宫殿或宫邸等建筑物,都是以柱子的直竖线和屋面的曲线相调剂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的。屋顶的本身,包含着屋脊的直线和下面倾斜线的调剂。这是因为吾们受惯了书法的训练,在书法训练中吾们被教导说:一方面吾们有了直线的主要笔划,不论是一直,一划,一撇,还得用弧线或柔软的断续线条与之相调剂。屋顶的脊骨更用少许装饰意味分裂其单调。只有用了这样的调剂,那些柱子和墙壁的直线始觉可能容忍。倘能看出中国庙宇住宅的最普通的范型,便可以觉察屋顶构成比之墙壁柱子为显著的装饰点(柱子和壁大多不露于前面的)——后者较之屋顶常比例地来得细小。
(林语堂)
1.第①段中说,人工建筑的原始纲领是为了______________ ,因而使人产生_______的感觉;而“自然”永远美丽在于_______
2.第②段中,有人称纽约的摩天建筑物是一种美,是因为_______,而作者本人“却从未看出任何美”,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任何”一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第③段中说“一扇门并非是仅仅供人出入,它却引导吾们跨入人类家庭生活之奥秘的锁钥”。对此你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中国的建筑术的发展与西洋建筑沿着两条路线前进,它追求和平与知足的精神,企求与自然相调和。
B.中国建筑竟然受到书法与绘画的影响,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置信的。
C.北平全城的设计中,暗存一个轴心,南北延伸,这符合中国建筑物中的“轴线”的原理,而且许多中国字中也都有一个轴心。
D.除了直径轴线的原理,弧线、波浪线、不规律的韵律线条都在中国建筑中得到应用,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排斥并不能共存的现象。
E.中国的建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西洋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着其特有的宁静清朗的精神。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重新发现安徒生(节选)
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对安徒生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继承安徒生童话神髓,沿着当年安徒生思考的方向,对当前中国的童年状态进行深入的反思。
我认为,对安徒生的中国受众而言,今天需要对安徒生进行“再发现”。安徒生是一位冰山型的作家,其作品深处,蕴涵着他对人性和人生问题深邃而独到的思想。安徒生既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不论是对个体生命的各阶段,还是对群体社会的各时代,安徒生可以常读常新。
说到今天这个时代,我在《童年的诺亚方舟谁来负责打造——对童年生态危机的思考》一文中曾说:“我们的被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迷雾遮住双眼的文化大船出现了生命‘存在’的精神迷失,它正在现代的核动力的推动下,迅速地远离荷尔德林所吟咏的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大地’。作为历史概念而始终被成人社会假设的儿童和童年,处在今天的依然是成人本位的社会之中,更是命中注定地被这条精神迷失的快船拖向了危机四伏的海域。”
从儿童文化以及童年生态的层面和角度看,中国社会正在为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以童年生态的被破坏作为牺牲。一个孩子,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本来是为了享受自由、快乐的生命,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奉行的功利主义(包括科学至上主义、知识至上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孩子们的生命的蓝天,却竟然被几本教科书给遮黑了。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活着”,学习不是为了给生命带来精神充实和快乐,而是将生命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这难道不是生态遭到破坏的童年的生存状态吗?
不能不遗憾地说,“儿童”几乎没有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界的精神资源,而且,今天的思想界面对童年生态面临的危机,既迟钝、麻木,又缺乏责任感。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的教育专家甚至会说,对儿童来说,读儒家经典比唱颂儿歌更能变得优秀。因为“小耗子,上灯台”一类儿歌里什么价值都没有;有的被人褒义地称为“思想的狂徒”的学者会武断地把由于成人社会的责任所造成的儿童厌学、离家出走、沉溺网吧甚至犯罪等儿童问题,反过来归咎为是孩子自身本能欲望的膨胀而导致的道德沦丧造成的,进而反对“解放孩子”、“尊重孩子”,说“这种说法虽然表面上没错,却非常不明事理”。也有的学者,采取文学和教育二元论的立场,一方面主张儿童文学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却对强制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大开绿灯。还有的学者,用自己童年时代物质匮乏的痛苦来遮蔽、否定今天的孩子精神上无路、彷徨的更深重的痛苦。
在这样一个童年生态被破坏的时代,“安徒生的再发现”就变得尤为有意义。那么,安徒生在中国当下的特殊意义是什么呢?
勃兰兑斯在他那篇著名的《童话诗人安徒生》的论文中,这样阐释了安徒生成为天才的社会条件:“对孩子的同情不过是十九世纪对一切纯真事物表示同情的一种现象……在社会上,在科学、诗和艺术中大自然和孩子已经变成崇敬的对象。”安徒生显然与浪漫派诗人的传统一脉相承。安徒生的价值就在于勃兰兑斯所说的“举世公认的”“童心”。这样的童心使“安徒生看待生活的方式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任心灵的支配,这种特点是真正的丹麦式的。这个思考方法本身充满感情,所以,它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赞颂情感的美和重要性。它超越意志(亚麻的命运在全部的生活过程中都来自于世界),与纯粹理性批判进行抗争,便是与某种顽固的东西对抗——魔鬼的邪恶、巫师妖镜,它以其最令人称道而又诙谐的旁敲侧击(如《钟声》、《天上落下的一片叶子》)取代了自以为是的科学……”
安徒生是社会与人性的洞察者,是为人类社会忽略、忘却“自然”这一倾向担忧的思想者。也正如班马所指出的:“安徒生童话的根本精神是传递了一种‘自然人’而非‘社会人’的情感;也体现出了一种‘审美’而非‘功利’的注意力。无疑,它是‘梦境’而非‘纪实’。它是‘原生性’的而非‘异化’。”
如果我们要对童年负责的话,就要抵抗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对童年的破坏,就要建立以童年为本位的童年生态学,倡导整体论的生态人生观。毫无疑问,在这一“儿童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安徒生童话就是一种方法和哲学。
(摘自《文汇报》2005年3月27日)
1.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时候,我们使用“百度”搜寻相关资料。下面四组关键词中,能够正确查询到安徒生的一项是 ( )
A.荷兰《卖火柴的小女孩》 B.丹麦《海的女儿》
C.希腊《丑小鸭》 D.格林《白雪公主》
2.“童年生态”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以童年生态的被破坏作为牺牲”一语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
4.文中说“安徒生是一位冰山型的作家”。“冰山”一语出自_______(人名)。它的含义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看,安徒生童话的神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安徒生改变了全世界儿童的命运”。下面对我们今天重读安徒生的特殊意义阐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
B.以儿童为本位,帮助儿童实现再发现
C.尊重儿童的心理习惯
D.培养儿童,要注重整体论的生态人生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