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语言的品味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说明文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要么是关键信息点,要么是某一重要说明对象的简洁概括(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是或承前或启后省略了相关阐释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呢?在熟知词语本身固有意义(即字典义)的基础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技巧: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

(2)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对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语境,整体解析。

(3)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阐明要旨,有的承上启下。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其来龙去脉。

考点三:理解说明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生动形象性

主要题型及答题模式: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模式:准确科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2)“××”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不可以,“××”词的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换了后意思有所改变,不符合实际/没原文形象生动。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如果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形象特点的词句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模式:“××”句中的“××”词用得很准确/很形象,它表示的意思是……。

(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含有指代意义的词句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015·杭州)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本文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考点三)

(1)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2)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分析能力。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然后阐明理由: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表明若删去句意不符合实际。

【参考答案】 (1)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2)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了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1.(考点一)怎样理解下面句子中的“竟”字?

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

2.(考点二)谈谈你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

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3.(考点三)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1)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2)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

(一)(2016·预测)

植物中的“酒徒”

欧阳军

①提起美酒,相信许多嗜酒者都会垂涎欲滴,而植物界的“酒徒”,或许你还不知道吧。

②在植物界,有些植物被酒诱惑而去“偷”尝其味,还有一些植物,“喝”酒居然上瘾,说它们是植物“酒徒”并不过分。

③在英国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桶波尔图葡萄酒贮存在地窖里,等到用时却发现,酒桶尚在,而桶内滴酒全无。是谁偷偷喝光了一桶美酒?查来查去,发现小偷竟是一株生长在地窖之上、几米之外的绿油油的常春藤。瞧!它的根须扎进酒桶里,似乎还意犹未尽。

④原来,这株长在院墙外的常春藤,嗅见酒香后,它的根便不辞辛劳地穿过院墙,又伸入地窖,最后扎进酒桶里,天长日久,一桶美酒居然被它“喝”个精光,难怪它通体碧绿、身强力壮呢!

⑤有些植物不光爱喝酒,而且喝酒还上了瘾,成了不折不扣的绿色“瘾君子”。在日本东京葛饰区的帝释天佛寺内,生长着一棵高约10米、树干周长1米的瑞龙松,据说这棵松树已有300多岁高龄。

当地居民米山宗春一家三代视其为宝,每年春天为它修剪完毕后,一定要在松树的四周挖6个大洞,每个洞内灌入米酒10瓶,约10升。

⑦米山宗春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10年,如果哪一年不灌酒,这棵树便垂头耷脑,生气全无。为了这棵瑞龙松能够生长旺盛,他们全家每年都让它过一回酒瘾。的确,花谚中早有“人喝啤酒发胖,花喝啤酒发壮……啤酒含的营养多,浇花花繁叶更茂”“花喝啤酒,花期能长久”等说法。这是因为米酒、啤酒以及葡萄酒中含有糖、磷酸盐、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以为大多数花卉的枝叶提供多种营养成分,难怪它们爱喝呢!

⑧但是,正如世间有爱喝酒的人也有不爱喝酒的人一样,植物界有酒徒,也有洁身自好、滴酒不沾者。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生长着一种草,叫测酒草,它对酒极为敏感,避之唯恐不及。喝过酒的人靠近它,即使口中存留的一点酒味也会使它的叶子“深感厌恶”地卷起来。

(选自《经典阅读》2014年第3期)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考点一)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天长日久,一桶美酒居然被它“喝”个精光,难怪它通体碧绿、身强力壮呢!

3.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考点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在日本东京葛饰区的帝释天佛寺内,生长着一棵高约10米、树干周长1米的瑞龙松,据说这棵松树已有300多岁高龄。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春藤因“喝”酒而通体碧绿、身强力壮。

B.日本的瑞龙松是植物界中不折不扣的“瘾君子”。

C.因为米酒、啤酒以及葡萄酒中含有糖、磷酸盐、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所以植物都爱“喝”酒。

D.“人喝啤酒发胖,花喝啤酒发壮”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6.(考点三)本文在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二)(2016·原创)

维生素B12的是非

方舟子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某种功能饮料标注维生素B12含量为7.60微克,是成人日适宜摄入量的3倍。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体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毒副作用:有些人可能有过敏反应,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②但是根据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至今未发现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所以没有设置每日摄入量的上限。例如,在一次临床试验中,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000微克维生素B12,长达5年,也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可能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不太可能有人会对口服一种必需营养素过敏,否则是难以生存的。

③因此不用担心维生素B12会摄入过多,该担心的是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维生素B12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红细胞形成、神经功能和DNA合成所必需的。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人会感到虚弱、疲惫、没有食欲、便秘、体重减少,严重时患巨幼细胞贫血,大脑和神经系统出现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痴呆。只有动物性食物,例如肉、蛋、奶,才含有维生素B12,植物性食物里是没有的。某些植物性食物,例如螺旋藻,含有类似维生素B12的物质,但是不能被人体利用,被叫做伪维生素B12。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都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人吃下去后,在胃里由胃酸和蛋白酶将维生素B12和蛋白质分离开,然后,分离的维生素B12与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结合在一起,在回肠末端被吸收进血液里。

④从维生素B12在食物中的分布及其吸收过程,可以知道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的有这么几类人。一类是素食者。他们不吃动物性食物,当然无从摄入维生素B12。所以严格的素食者必然是维生素B12缺乏症患者,素食是不健康的。不过,现在素食者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B12制剂,或通过吃添加了维生素B12的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

⑤一类是老人。5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0~30%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没法把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分离,也就没法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所以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因为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里的维生素B12是分离的,老人即使患有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吸收。这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

⑥年轻人也有可能患维生素B12缺乏症。例如如果患有胃、肠方面的疾病,会影响到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也需要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有的人患有一种叫作恶性贫血的自身免疫疾病,胃壁细胞遭到破坏,不能分泌与维生素B12结合的糖蛋白,也就没法吸收维生素B12,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伤。这些人即使是口服维生素制剂也没法吸收维生素B12,只能是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来补充维生素B12

⑦调查表明,维生素B12缺乏症其实相当普遍,在一般人群中受影响的比例在1.5%到15%之间,许多人为何会患维生素B12缺乏症,原因不明。在这种情况下,补充维生素B12制剂,或用维生素B12强化食品,就显得很重要。以“专家”的身份妖魔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信口开河夸大维生素B12摄入过量的害处,是很不负责任的。

1.下列表述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虽然出现过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病例,但这并不能证明口服也会导致过敏。

B.通过服用螺旋藻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C.50岁以上的老人之所以容易缺乏维生素B12,是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患有萎缩性胃炎,没法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

D.患有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年轻人,只能是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来补充维生素B12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内容。

3.(考点一)“这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一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文章第④~⑥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考点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可能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

6.(考点二)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