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讲 立意——切合写作意图,让立意深刻

“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立意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优劣。在各地的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中,“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技法荟萃

技巧一:勤于点题

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老师的印象,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如:中考作文“和____________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纲举目张,立意鲜明。

技巧二:抬头向前

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中考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需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如:“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写“我多想自杀”“我多想早恋”“我多想离家出走”之类,肯定会被“打入冷宫”。

技巧三:标新立异

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平中见奇,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累并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展开丰富的联想;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聚焦时代新风、当代科技、杰出名人、前沿理念;必须学会反复比较,精益求精,体现独到见解;必须学会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观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新的主张;必须懂得巧妙地变换角度,科学地“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

如:中考作文“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该怎么写?某考生独辟蹊径,写“我渴望受罪”,因为,年轻时经受磨难,坎坷就会为“我”折腰,自我价值就能实现。这样的立意就让人耳目一新。

技巧四:以小见大

看问题的深度对一篇作文而言,至关重要。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探究,用心灵去审视,用情感去抚摸,让素材接受思想的光照,发掘生活的真谛。如写记叙文,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揭示出事情的普遍意义;写议论文则探究根源,辩证分析,指出危害……一滴水里见世界,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譬如可以透过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一组小物件、一只小动物等等小题材,看到一份浓浓的人生情感,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如:作文“墙的故事”,某考生以“墙”为载体,写它当初的“斑驳”,检查团来时的“亮丽”,检查结束后的重新“老去”,从而道出了某些体制的弊端,见解不可谓不深刻。

【佳作欣赏】

向阳春常在

在我今日的记忆里,最温暖的春天是有你相伴的那段有阳光的日子……

——题记

难忘,你我共读的阳光日子。

从小学起,我就是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一次调位,你意外坐在我的前面。记得那时,你课桌上,满满的,都是课外书。自惭的我,从不敢与你有过深的交流。那一次,你突然回过头来,问:“喂,你不喜欢看书吗?”我惊讶地抬起头,摇头又赶紧点头。“怎么可能?”你很是吃惊,“这样吧,我先借你一本,你肯定会喜欢的。”没来得及拒绝,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便呈现在我眼前。那晚,我第一次读书到深夜,我被机智的汤姆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说与你听后,你竟拥抱了我。之后,你变成了我的“图书馆”。源源不断的书从你的手上递到我的手上:《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少女的红围巾》……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临死的狗身上,我看到了人心的脆弱不堪;读《呼啸山庄》,看希斯克利夫因为凯瑟琳而疯狂复仇时,我竟厌恶到不想再读下去,而你却说,他这样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为此,我们从面红耳赤争论到心平气和……

难忘,你我共跑的阳光岁月。

你突然回过头来,说:“你一个女孩子,长得这么胖,体育测试咋考啊?”我瞅了瞅你苗条的标准少女的身材,就当你是开玩笑,可第二天早上,你竟然叫我和你一起跑着去学校。平常坐惯校车的我哪里肯跑,可你呢,二话没说拽着我便向学校奔去。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我们就那样背着书包奔跑在上学的路上,那一路的喘啊,一路的耍赖……体育课上,你也不放过我,打篮球,和我一起转操场……

那时,时光是恣意的,汗水是酣畅的。这般坚持下来,我没想到模考时,我竟然有六科成绩达到A,连最惨不忍睹的体育测试,我都得了B+……

临近毕业,我问你:“报了哪所高中?”你扬起充满阳光的脸,不答只笑:“有本事来跟我同校啊……”

我知道现在你就坐在另一个考场上信心十足地答题,我只想告诉你,我真的在最后改了高中的志愿,我真的还想和你继续在一个教室上课,享受来自你源源不断的阳光……

向日葵的绽放,因为有着阳光的指引;阴霾的散去,需要阳光的驱赶;而我曲折的成长旅程中,你就是我最温暖的阳光!

向阳春常在,等着我,我们高中见!

【亮点扫描】

本文立意深刻。文章将同学的友谊写成是自己成长中的阳光,正是她富有感召力的阳光般的友情,才改变了“我”的成长旅程,这种“友情”的阳光,成为“我”温暖的“春天”,也“温暖”着每一个阅读的人。

,          随堂演练)

(一)以“味道”为话题写作文,仿照下面的立意示例,再拟写三则符合话题的立意。

示例:针对现在社会上的挂面、方便面、机器压面;妈妈坚持手工和面、擀面、切面,认为这才是生活的味道。

1.我出生,品尝到亲情的味道;我上学,品尝到知识的味道;我毕业,品尝到青春的味道。不同时期,不同感受,不同人生体味。

2.离家去外地求学已经三年了,最想念的莫过于故乡的味道。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开着一家卖家乡小吃的小店,我每周都会去光顾。

3.柳永词风酸,李清照早年词风甜,秦观词风苦,苏轼词风辣,我于宋词中探寻词人们的心灵,获取文学的营养。文学往往孕育着多重滋味,待好学者一一发掘。

(二)多角度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发散,从众多的角度(包括材料、立意、感情因素、文本样式等)中,确定话题的一个切入点,形成全文构思的过程。在中考作文中,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围绕题目多方位发散思考,进行多角度的立意,也可以选用大量素材从不同角度共同对同一个话题进行阐释。

下面做一个发散思维训练,请阅读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完成以下练习。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先生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的一般立意是:南郭先生的行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如果运用发散思维,能有多少种立意?

【发散提示】任选一个角度即可。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

3.从和南郭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

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

(1)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2)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必有超高的人际关系;(3)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高的胆识,非一般人可以想象;(4)能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2.从齐宣王和齐湣王对比的角度看,也有至少两个立意:(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齐湣王比齐宣王能干;(2)不是因为领导的才干而决定下属的命运,而是因为领导的爱好决定下属的命运。

3.从和南郭一起吹竽的“同事”的角度看,也有至少两个立意:(1)很有可能一起吹竽的还有和南郭一样的充数者;(2)南郭吹竽在充数,肯定有知情者,却知情不报;要么是做老好人,要么是接受了南郭的贿赂。

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作文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