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钳制(qián) 撮合(cuō)
偏pì(僻) 欺侮(wǔ)
宽慰(wèi)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o) 嘱咐(fù)
凫水(fú) 潺潺(chán)
踊跃(yǒng) yì立(屹)
家juàn(眷) 皎洁(jiǎo)
摇橹(lǔ) 蕴藻(yùn)
船jí(楫) 酒盏(zhǎn)
糜子(méi) 眼眶(kuàng)
瞳仁(tóng) 亢奋(kàng)
huì暗(晦) 束缚(fù)
jī绊(羁) 冗杂(rǒng)
严jùn(峻) 震hàn(撼)
磅礴(páng)(bó) 辐射(fú)
戛然而止(jiá) 蓦然(mò)
争讼(sòng) wò旋(斡)
静穆(mù) 怅惘(chàng)(wǎng)
锵然(qiāng) tuì色(褪)
燎原(liáo) méng发(萌)
翩然(piān) yùn育(孕)
农谚(yàn) 销声匿迹(nì)
骨gé(骼) 流逝(shì)
褶皱(zhě) huì星(彗)
陨石(yǔn)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èng) 雾ǎi(霭)
缄默(jiān) 迁xǐ(徙)
狩猎(shòu) 凋零(diāo)
枯zào(燥) 弥漫(mí)
腐shí(蚀) 砂砾(lì)
山麓(lù) 沟壑(hè)
帷mù(幕) 卑劣(liè)
诬蔑(wū)(miè) tú杀(屠)
悲fèn(愤) 锤击(chuí)
恐bù(怖) 卑鄙(bǐ)
赋yǔ(予) 挑拨离间(bō)
瞭望(liào) miǎn怀(缅)
彷徨(páng)(huáng) 抉择(jué)
阻碍(ài) qū势(趋)
堕落(duò) gāo药(膏)
狡biàn(辩) 阳奉阴违(wéi)
强词夺理(qiǎng) 浩劫(jié)
襁褓(qiǎng)(bǎo) 萦绕(yíng)
绚丽(xuàn) 枷锁(jiā)
拙劣(zhuō) 奠定(diàn)
相辅相成(fǔ) 铸造(zhù)
告jiè(诫) 推搡(sǎng)
霎时(shà) 驰骋(chěng)
漩涡(xuàn) 寒噤(jìn)
迂回(yū) 汩汩(gǔ)
怒不可遏(è) 棱角(léng)
骤然(zhòu) qián诚(虔)
蠕动(rú) 懈dài(怠)
dūn实(敦) 蜿蜒(wān)(yán)
衰竭(jié) 演绎(yì)
接踵而至(zhǒng) 腈纶(jīng)
雇佣(gù) yì日(翌)
穹顶(qióng) liáo绕(缭)
妩媚(wǔ)(mèi) 浮zào(躁)
颠簸(diān)(bǒ) 纷至沓来(tà)
水闸(zhá) 蘸酱(zhàn)
xuān哗(喧) 矗立(chù)
fěi翠(翡) 眺望(tiào)
硕大(shuò)
2.给多音字注音。
行辈(háng) 归省(xǐng) 闭塞(sè)
连翘(qiáo) 漂移(piāo) 两栖(qī)
劫难(nàn) 龟裂(jūn) 蛮横(hèng)
苍劲(jìng)
3.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人情事故(世) 海枯石滥(烂) 格物治知(致)
不知所错(措) 不修边副(幅) 分蹦离析(崩)
暴风聚雨(骤) 振耳欲聋(震) 风云变幼(幻)
穿流不息(川) 轻歌慢舞(曼) 名幅其实(副)
目炫神迷(眩)
4.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1)《社戏》——《呐喊》——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回延安》——贺敬之(作者)
(3)《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4)《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美国(国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5)《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诗人、学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7)《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国籍)——《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知识梳理】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今义:似乎,好像)
(3)豁然开朗 (古义:开阔敞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4)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7)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够,不充足)
4.一词多义
(1)中其中往来种作 里面(
中无杂树 中间
)
(2)舍屋舍俨然 房屋(
便舍船 舍弃,抛开
)
(3)闻村中闻有此人 听说(
鸡犬相闻 听见
)
(4)寻寻病终 随即,不久(
寻向所志 寻找
)
(5)遂后遂无问津者 于是,就(
遂迷 终于
)
4.词类活用
(1)欲穷其林 形容词作动词,尽
(2)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3)复前行 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
(4)处处志之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5.重点实词
(1)缘溪行 缘:沿着,顺着
(2)落英缤纷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3)才通人 才:仅仅、只
(4)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5)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属:类
(7)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8)悉如外人 悉:全,都
(9)黄发垂髫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0)乃大惊 乃:于是,就
(11)具答之 具:详细
(12)咸来问讯 咸:全,都
(10)遂与外人间隔
遂:于是、就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12)皆叹惋 叹惋:感叹
(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14)此中人语云 语:告诉
(15)便扶向路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16)及郡下 及:到
(17)诣太守 诣:拜访
(18)欣然规往 规:计划,打算
(19)未果 未果:没有实现
(20)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6.文言虚词
(1)之闻之,欣然规往 代词,“这件事”(
处处志之 语气助词,不译
)
(2)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wèi,介词,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wèi,介词,对,向
)
(3)其既出,得其船 他的,指渔人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他,指代渔人
)
(4)不复出焉 兼词,从这里。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8)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
三、问题探究
1.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复寻(迷失)桃花源
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场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中的人不愿意与外界有过多接触,希望可以保持平静的生活;设置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5.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村中人”热情好客?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如此”是代词,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①发现桃花源的经过;②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③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7.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的美好生活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示例:美丽富足、和平安定、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8.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是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或:使文章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9.本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桃花源记》用桃花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