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58.息:

①繁殖。“岁余,羊肥息”(2012·上海卷);“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秋水》)。②停止。“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③喘气,呼吸。“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④叹气。“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秋声赋》)。⑤休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⑥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⑦子女,儿子。“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⑧利息。“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君》)。

159.徙:

①调任。“乃徙公治之”(2010·上海卷);“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②迁移。“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160.向:

①崇尚。“知向濂洛之学”(2013·四川卷)。②先前。“向者,通判监修”(2012·安徽卷);“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②对着。“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③原来的。“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桃花源记》)。④奔向,趋向。“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1.谢:

①道歉,谢罪。“降跽谢过”(2009·安徽卷);“敬恒皇恐,长跪谢”(2013·天津卷);“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辞别。“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③感激,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④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⑤告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⑥请问。“使君谢罗敷”(《陌上桑》)。

162.修:

①整治。“公修公族,家修家族”(2011·山东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②修理。“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③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④修饰,装饰。“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⑤长,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⑥美好。“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163.徐:

①缓慢。“徐至庭前”(2011·四川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②稳重、温和。“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

164.许:

①期望。“公复以循吏许之”(2012·江苏卷);“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②答应,允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左右。“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④赞许,赞同。“时人许以远致”(2008·全国新课标卷);“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

165.寻:

①不久。“寻知代州,移深州”(2010·全国卷Ⅱ);“遂大困,寻死富阳”(2010·福建卷);“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②寻找。“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③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166.相:

①仔细看,审查。“相时度力,敝者葺之”(2015·湖南卷)。②容貌,相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③帮助,辅佐,辅助。“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④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丞相,相国等。“此为宰相听事诚隘”(《训俭示康》)。⑤互相。“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⑥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或从单方面出发,而非互相的关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⑦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愿为小相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67.效:

①模仿,效法。“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2007·安徽卷)。②效果。“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③效验,证明。“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采草药》)。④献出,贡献“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

168.鲜:

①少。“上友间鲜不相庆”(2015·福建卷);“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②鲜艳,明亮,鲜亮。“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169.信:

①确实,实在,的确。“乐正夔一足,信乎”(2007·天津卷);“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②信宿:连宿两夜,两三天。“茂先为停信宿而出”(2016·浙江卷)。③凭证,信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④诚信的,讲信用,诚实不欺。“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⑤随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⑥通“伸”,伸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⑦使者,送信的人。“自可段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⑧可靠的。“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⑨相信,信任。“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Y

170.延:

①延请,邀请。“时吴氏家延师儒”(2014·山东卷);“邓愈镇江西,数延见”(2011·全国大纲卷);“延坐后堂”(2012·福建卷);“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2007·江西卷);“延余两人坐”(2009·安徽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②迎击。“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③伸长、延长,延续。“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④蔓延,扩展。“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

171.遗:

①赠送。“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2007·安徽卷)。②赠送。“遗其珍物”(2010·浙江卷);“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苏武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③遗失,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④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⑤送交。“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赤壁之战》)。⑥遗留。“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梅花岭记》)。⑦遗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172.已:

①停止。“奋力大呼,得贼乃已”(2012·全国大纲卷);“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2011·山东卷);“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②治愈。“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③已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④太。“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173.易:

①更换。“何以易之”(2008·天津卷);“不能易也”(2017·北京卷);“就院易一员往漕闱”(2012·全国新课标卷);“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②平坦。“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2011·北京卷)。③轻视,看不起。“守自负年德,易之”(2007·福建卷);“以公少年易之”(2011·江苏卷)。④换,换取。“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改变,更改。“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⑥容易。“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

174.意:

①料想,意料。“意其穴竟于是”(2013·福建卷);“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2012·天津卷);“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②心意,意图。“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③神态,神情。“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④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⑤景象。“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175.益:

①充实。“行且求中以益己”(2014·江苏卷)。②增加。“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2012·江苏卷);“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③更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④好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⑤逐渐,渐渐。“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2009·北京卷);“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176.翼:

①保护。“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2010·全国新课标卷);“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②翅膀。“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③严肃、恭敬。如成语“小心翼翼”。

177.阴:

①暗中。“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2013·辽宁卷);“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苏武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传》)。②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③阴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④寒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178.引:

①退避,避开。“皆逡巡引却”(2009·江苏卷);“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②伸,伸长。“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见梁襄王》)。③牵引,拉,调转。“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拿,举。“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引佩刀自刺”(《苏武传》)。⑤引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⑥招引,招来。“必亲引问委曲”(《李愬雪夜入蔡州》)。⑦牵连;攀供。“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⑧引导。“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⑨带领。“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长安雪下望月记》)。⑩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诗文的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延请,引见。“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179.迎:

①面对。“灌迎高射之,发辄中”(2011·全国新课标卷);“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投降。“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③迎接。“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④荐举,选用。“解褐南徐州迎从事”(《祖冲之传》)。

180.与:

①交往。“少而所与亲旧”(2010·上海卷);“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②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论》)。③同,跟。“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④同“欤”,表示疑问、感叹语气。“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参与。“子房亦与焉”(2017·北京卷);“蹇叔之子与师”(《左传·蹇叔哭师》)。⑥给予。“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181.语:

①告诉。“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行》)。②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③谈论。“上语诸将曰”(2010·广东卷);“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④词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82.豫:

①预先。“乃豫敕断绝书属”(2013·上海卷)。②参与。“先生欲豫焉”(2011·安徽卷)。③通“预”,准备。“豫备走舸,系于船尾”(《赤壁之战》)。④豫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⑤游乐,嬉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183.御:

①防备。“则数更法以御之”(2013·浙江卷)。②控制。“自汉氏失御”(2015·四川卷)。③统治,治理。“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④抵挡。“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⑤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⑥为……驾车。“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崔杼弑其君》)。

184.诣:

①拜访。“则非亮先诣备”(2013·湖南卷);“与从弟球俱诣高祖”(2008·全国大纲卷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②前往,到达。“明日当诣政事堂”(2013·湖北卷);“未尝诣取直”(2010·北京卷);“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

185.遇:

①得志。“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2014·安徽卷)。②机会,机遇。“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③见面,会面。“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对待。“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接触。“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⑥相逢,碰到。如成语“不期而遇”。

186.缘:

①沿着。“其间缘水置仓”(2014·上海卷);“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始得西山宴游记》)。②因缘,机缘。“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③攀缘。“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④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87.援:

①引用。“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2011·安徽卷)。②攀缘。“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③救助。“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188.愿:

①希望。“愿有所记”(2014·北京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②心愿,愿望。“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③愿意,乐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Z

189.造:

①拜访。“访复以舟师造湘城”(2008·广东卷);“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2014·湖南卷)。②到。“终身不造其门”(2010·上海卷)。③制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④制作。“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⑤写,著。“冲之造《安边论》”(《祖冲之传》)。

190.责:

①要求。“吾子无以韩责我”(2014·江苏卷)。②责备。“修贻书责之”(《与高司谏书》)。③通“债”,债务。“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④责任,职责。“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2015·湖南卷);“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191.贼:

①危害,杀害。“人之与人之相贼”(2008·天津卷)。②作乱或外来侵犯的人。“刚遣长子迟喻贼”(2008·全国卷Ⅰ);“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2010·全国新课标卷)。“奋力大呼,得贼乃已”(2012·全国大纲卷);“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伶官传序》)。③强盗。“贼二人者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192.振:

①通“赈”,救济。“周穷振乏,家无余财”(2008·广东卷);“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振巩昌、临洮饥民”(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②通“震”,威吓。“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③震惊。“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④挥动。“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⑤震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张衡传》)。⑥通“震”,害怕。“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⑦振作。如成语“一蹶不振”。

193.征:

①验证。“皆可征于集”(2014·浙江卷);“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张衡传》)。②征召。“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③取信。“而征一国者”(《逍遥游》)。④远行。“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194.知:

①掌管。“复命知益州”(2013·广东卷);“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2009·全国新课标卷);“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②巧诈。“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2013·重庆卷)。③了解,知道,懂得。“士者诎乎不知已”(2008·福建卷);“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2009·北京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管,过问。“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⑤通“智”,智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⑥知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⑦要好。“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195.执:

①拉住。“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2012·天津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②拘捕,捉拿。“被执至南门”(《梅花岭记》)。③拿,持。“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④坚持。“休复执论”(2008·安徽卷);成语“固执己见”。

196.指:

①同“旨”,意旨。“责大指而已”(2011·江西卷);“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②指称,称。“皆世指为难治者”(2008·湖南卷)。③手指。“娘以指叩门扉曰”(《项脊轩志》)。④竖起。“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⑤指向,向着。“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⑥同“旨”,心意,意图。“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⑦指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⑧直接。“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197.治:

①追究。“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2010·重庆卷);“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②治罪。“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整顿,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④治理。“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⑤对付,制服。“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⑥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与“乱”相对。“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⑦研究。“不治科举文词”(2015·江苏卷)。⑧修筑。“尝治室于毁垣中”(2007·四川卷)。⑨整治,备办。“代为治筐箧”(2018·江苏卷)。

198.置:

①处置。“赏所置其魁宿”(2010·四川卷)。②放弃,丢下。“称之不置”(2017·江苏卷);“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③安放,放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④设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⑤购置。“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苏武传》)。

199.制:

①制度,规章。“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2007·全国大纲卷Ⅰ);“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2008·全国大纲卷Ⅰ);“召君问其制”(2015·江苏卷);“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2013·江苏卷);“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②控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③式样。“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④规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⑤构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⑥制服,消灭。“瑜得精兵百万,自足制之”(《赤壁之战》)。⑦统率,指挥。“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⑧制定。“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⑨皇帝的诏令,法令。“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2011·江西卷)。

200.志:

①记载。“吾心既伤之,遂志之”(2014·江西卷);“《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心意,意志。“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③决心。“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④记住。“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⑤记事的书或文章。“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⑥标志,标记。“寻向所志”(《桃花源记》)。⑦志向,志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⑧做记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⑨立志,有志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01.质:

①询问。“予以此图质之”(2013·江西卷)。②抵押,以……作人质。“贫甚,质女婢于人”(2010·重庆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③同“锧”,砧板,行斩刑时用的垫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通“贽”,见面礼。“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⑤质地,底子。“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⑥质朴。“其俗颇质”(2015·上海卷)。

202.字:

①女子许嫁。“其女字君从子”(2014·天津卷)。②取名,取表字。“张衡字平子”(《后汉书·张衡传》)。③抚养,养育。“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203.著:

①写作,撰述。“其后遂以著令”(2013·辽宁卷);“仆诚以著此书”(《报任安书》)。②彰显。“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2010·江苏卷)。③登记,记载。“核所积金银,著之籍”(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④戴着。“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⑤穿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204.纵:

①释放。“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2011·广东卷);“奉不可失,敌不可纵”(《殽之战》)。②听凭,任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③即使,纵然。“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④纵容。“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⑤放纵。“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205.卒:

①最终。“后咸丰中乃卒行之”(2012·广东卷);“卒相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通“猝”,仓促。“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2010·山东卷);“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③步兵,士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④死亡。“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⑤终于。“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五人墓碑记》)。

206.坐:

①因……犯罪,犯罪。“复坐门生斫伤人”(2012·辽宁卷);“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2007·山东卷);“唯贞与卓独不坐”(2017·山东卷)。②通“座”,座位。“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③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④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高考语文 | 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