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64.及:①等到。“及即尊位”(2013·江苏卷);“及再遇阵没”(2010·全国卷Ⅱ);“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伶官传序》)。②接近。“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③比得上。“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④和,同。“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⑤涉及。“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⑥来得及。“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⑦极其,非常。“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⑧赶上,追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65.疾:①憎恨。“下之疾其上甚矣”(2016·山东卷);“诏书疾恶党人”(2013·上海卷);“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②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③快,急速。“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秋声赋》)。④疾苦,痛苦。“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⑤锐利,敏捷。“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⑥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⑦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66.籍:①登记。“遂受而籍之以归”(2013·北京卷);“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2011·重庆卷);“籍之以为厢兵”(2010·湖北卷);“悉籍记之”(2010·四川卷);“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②没收。“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2012·江西卷)。③泛指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④杂乱。“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67.计:①打算,谋划。“吾用休,社稷计耳”(2008·安徽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计算,结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③计谋,策略。“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68.济:①加上。“今又济之以雪”(2014·湖南卷)。②渡过。“若济大水有舟楫也”(2011·山东卷);“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成就。“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④成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69.加:①超过。“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2011·湖南卷)。②增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③把一物放在另一物的上面。“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④施加。“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治东阿》)。⑤益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⑥更,越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70.家:①定居。“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2010·安徽卷);“某年十七时,家随州”(《与高司谏书》)。②家庭,人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③学术或艺术流派。“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④娘家。“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⑤卿大夫的封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
71.假:①借给。“诸贵假以劲弓”(2013·湖北卷);“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②借助,借用。“闻君义甚高,愿假榻”(2012·北京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③假期。“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④临时的,代理的。“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⑤假如。“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⑥暂且。“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段太尉逸事状》)。
72.间:①暗中。“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2014·重庆卷);“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间或,有时。“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③抄小路。“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⑤离间。“馋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⑥中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阿房宫赋》)。⑦量词,用于计算房间。“因作小楼二间”(《黄州新建小竹楼记》)。⑧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⑨窥伺。“乃为崔子间公”(《崔杼弑其君》)。⑩乘机。“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崔杼弑其君》)。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73.见:①现成的。“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2010·湖南卷)。②看见。“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③拜见。“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④被。“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出现,显现。“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⑥召见。“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⑦显露。“才美不外见”(《马说》)。⑧我。“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74.将:①率领,带领。“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2016·北京卷);“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②将领。“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③愿,请。“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④和。“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⑤将要。“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⑥扶持,扶助。“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75.矫:①假托。“杖矫命者,逐之”(2012·江苏卷);“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2011·江西卷);“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魏公子列传》)。②举。“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③匡正,纠正。如成语“矫枉过正”。
76.劫:①威逼,胁迫。“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2012·湖南卷);“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②劫持,强夺。“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77.结:①凝聚,聚合。“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2011·全国大纲卷);“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②结交。“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构筑,建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④编结。“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⑤订立。“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
78.进:①推荐,进用。“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2007·天津卷)。②超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③到朝廷(做官),晋升。“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④前进,与“退”相对。“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⑤进献,进奉。“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⑥进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79.加:①施加,施以。“君有加惠于其臣”(2009·天津卷);“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超过。“而乐无加乎此”(2009·安徽卷)。③增加,增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④夸大,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⑤更,更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⑥致。“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⑦放上,加上。“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
80.竟:①最终。“景淳竟死”(2012·北京卷);“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②从头至尾。“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③完毕,终了。“竟朝置酒”(2009·北京卷);“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终于,到底。“平原君竟与毛遂偕”(《毛遂自荐》)。
81.就:①跟从。“不暇就师穷经”(2012·浙江卷)。②靠近。“唯当就蚁封耳”(2012·湖北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变成,造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④接受。“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殽之战》)。⑤赴任,就职。“除著作郎,不就”(2008·全国大纲卷Ⅱ);“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⑥完成,成功。“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⑦登上。“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82.举:①兴起,发动。“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2012·广东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②称职。“苟其职之不举”(2007·辽宁卷)。③举起,抬起。“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④推荐,推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⑤攻克,占领。“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⑥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⑦升起,扬起。“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⑧全,都。“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⑨举止。“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⑩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赤壁之战》)。
83.居:①任职。“未有居郎署者”(2014·四川卷);“侯居常三年”(2015·湖北卷)。②聚集,搜集。“居善药”(2010·北京卷)。③停留。“客当居此以伺焉”(《柳毅传》)。④处于。“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占据,占有。“为留守者居半”(2007·四川卷);“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⑥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⑦坐。“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⑧积蓄,储存。如成语“奇货可居”;“子孙不肖而居厚实”(2015·安徽卷)。
84.具:①记录。“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014·上海卷)。②完备,详尽。“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2010·福建卷);“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2010·福建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③器械,器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④准备。“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崤之战》)。⑤拟写。“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⑥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85.决:①判定,判决。“卒之付御史决”(2014·广东卷);“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苏武传》)。②同“诀”,辞别。“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苏武传》)。③自杀。“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④决断,决定。“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⑤决战,分胜负。“孤当与孟德决之”(《赤壁之战》)。⑥必定,一定。“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86.绝:①非常。“绝难乘,少能骑者”(2012·湖北卷);“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②绝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③隔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④横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⑤停止,消失。“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⑥陡峭的。“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⑦断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K
87.堪:①胜任。“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2013·浙江卷);“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②经得起,忍受。“所在征敛,人不堪命”(2009·全国大纲卷Ⅰ);“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③能够,可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88.苦:①为……所苦,苦于……。“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2011·广东卷);“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②使……受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③困苦。“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④痛苦,悲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89.课:①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讲章句、课文字而已”(2009·四川卷)。②征收赋税,差派劳役。“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③劝课,督责。“劝课农桑”(《后汉书·卓茂传》)。④税款,税。“免其课役”(《隋书》)。⑤占卜。“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冷斋夜话》)。
90.克:①能够。“吾不克救也”(2008·江西卷)。②战胜,攻破。“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秦晋崤之战》)。③克制。“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91.科:①分摊,摊派。“不以科兄弟”(2014·天津卷)。②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博弈论》)。③条款,段落。“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④课税,征税。“假此科敛丁口”(《促织》)。⑤法令,刑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L
92.劳:①慰劳。“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2012·江西卷);“三岁贯女,莫我肯劳”(《硕鼠》)。②劳动。“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原君》)。③辛苦,费力。“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④功劳。“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⑤使……劳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93.勒:①铭刻。“勒石纪之而还”(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②编纂。“勒为一书”(2013·四川卷)。
94.累:①屡次。“居易累以忠鲠遭摈”(2007·浙江卷);“与林邑累相攻伐”(2013·全国大纲卷);“累召不应”(《张衡传》)。②累积。“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2011·天津卷);“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③接连,连续。“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屈原列传》)。④通“蔂”,装土的筐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兮福兮》)。⑤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牢狱。“不以累臣衅鼓”(《崤之战》)。⑥堆,重叠。如成语“连篇累牍”。
95.离:①遭受。“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湖北卷);“犹离忧也”(《屈原列传》)。②通“蓠”,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③离开,离别。“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④分开,拆散。“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96.敛:①收缩,退缩。“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2011·全国新课标卷)。②收敛。“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③募集。“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④聚拢。“其色惨淡,烟霏云敛”(《秋声赋》)。
97.论:①判决,判罪。“将论囚”(2014·广东卷)。②文体的一种。如《六国论》。③讨论,研究。“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④评定,衡量。“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98.落:①使……衰败,衰落。“遂以此落其家”(2013·天津卷);“门前冷落鞍马稀”(《琵琶行》)。②叶落,花落。“惟草木之零落兮”(《离骚》)。③下落,下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④座,所。“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⑤丢了,漏了。如成语“丢三落四”。
99.履:①踏,行走。“履苍莽中”(2012·福建卷);成语“如履薄冰”。②登上。“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③鞋。“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孔雀东南飞》)。
100.略:①简要。“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2011·北京卷);“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报任安书》)。②通“掠”,夺取。“进兵北略地”(《荆轲刺秦王》)。③大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④谋略,计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六国论》)。
M
101.冒:①顶着。“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2012·全国大纲卷)。②冒失,冒昧。“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③蒙,盖。“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④冒犯,触犯。“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
102.命:①指挥,命令。“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2014·江西卷);“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②指示。“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崤之战》)。③指派。“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④取名,命名。“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并序)]。⑤命令,政令。“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⑥性命,寿命。“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⑦生活,生存。如成语“命途多舛”。
N
103.年:①收成。“是岁,大有年”(2010·安徽卷);“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②年纪,岁数。“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年份。“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④时间单位。“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寿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104.内:①通“纳”,使……进入。“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2010·四川卷);“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②以内。“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③家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④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⑤里面,内部。“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⑥内在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离骚》)。
105.能:①和睦。“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2012·山东卷)。②能力,才能。“才能不及中人”(《阿房宫赋》)。③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④有能力做到,能够。“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2015·湖北卷);“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⑤及,达。“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2015·湖北卷)。⑥善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⑦如此,这样。“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P
106.平:①安定。“南城之政平”(2013·浙江卷);“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②平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③公正。“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苏武传》)。④铲平,削平。“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107.迫:①逼近,靠近。“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2008·江苏卷)。②危急,急迫。“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2011·湖北卷);“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③逼迫,强迫。“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东南飞》);“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
Q
108.期:①希望,期望,期待。“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2017·浙江卷);“期为君子之归”(2012·湖南卷)。②期限。“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③服丧一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④至,及。“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⑤时候。“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⑥约会,约定。“与若期一月还之”(2007·全国新课标卷);“遂与大夫期十日”(2009·山东卷);“会合不可以期”(2015·福建卷)。⑦看待。“自恨期人之浅也”(2007·浙江卷)。
109.奇:①以……为奇,惊异。“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2007·山东卷);“开奇之,曰:‘公辅才也。’”(2009·广东卷);“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2017·山东卷)。②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③美好,适宜。“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④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110.启:①陈述,禀告。“山涛领选,启武帝”(2008·全国新课标卷);“贞累启固辞”(2017·山东卷);“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孔雀东南飞》)。②开,打开。“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111.起:①起任。“起佐郡”(2011·福建卷)。②出身、任用。“以章献起于寒微”(2009·广东卷)。③站起。“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④起床。“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⑤开始,开端。“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⑥源起。“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⑦起义,起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⑧突起,耸立。“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张衡传》)。
112.且:①将要。“使者采木且及柳”(2011·重庆卷);“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③况且。“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并且。“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⑤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倾:①钦佩。“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2014·辽宁卷)。②倒下。“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倒出。“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④用尽。“倾家竭产”(《三国志·蜀书》)。
114.趣:①催促。“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2011·重庆卷)。②赶快。“贼非吾主敌,盍趣降”(2010·全国新课标卷)。③乐趣,兴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④通“取”。“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⑤通“趋”,往,到。“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始得西山宴游记》)。
115.趋:①快走。“道济趋下阶”(2007·江苏卷)。②奔赴;趋向。“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③行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④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⑤古同“促”,催促;急速。“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汉书·高帝纪上》)。
116.去:①离开,消失。“然去而不复念也”(2009·浙江卷);“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②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③除去,失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④距,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⑤表示动作的趋势。“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行》)。⑥通“弆”,藏。“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117.全:①保全。“全活甚众”(2014·天津卷);“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②完全。“墓中全乎为五人”(《五人墓碑记》)。③完整。“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R
118.然:①这样。“其父不愿其然”(2013·江苏卷);“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劝学》);“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②“然”同“燃”,燃烧。“再四皆不然”(2007·辽宁卷)。③但是。“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④……的样子。“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是的,对的。“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19.任:①承担。“吾居长,当任罪”(2008·四川卷)。②委任,任职。“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③听凭,任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④信任。“王甚任之”(《屈原列传》)。⑤任性。“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⑥责任,职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120.辱:①使……受辱,侮辱。“而又辱之”(2012·浙江卷);“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耻辱。“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③埋没。“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④污黑。“大白若辱,大方无隅”(《祸兮福兮》)。⑤敬辞,相当于“屈尊”。“而又辱之”(2012·浙江卷);“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121.若:①你,你们。“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2014·湖北卷);“若入前为寿”(《鸿门宴》)。②这,这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③好像。“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④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⑤如果。“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⑥相当。“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
122.如:①到……去。“郑伯如晋”(2008·江西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沛公起如厕”(《鸿门宴》)。②依照,遵从。“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③像,如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④及,比得上。“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⑤若,假如。“如其不然,万勿置后”(《狱中上母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