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原始社会尚不存在成形的监察制度,对氏族首领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为主,包括谏鼓、谤木等在内的监督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周朝代商后监察制度逐步发展,通过朝覲、大计等多种方式监督诸侯与官员。为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与监督,周天子除派驻官员外,继续通过巡狩实施对诸侯国的监督,“八骏日行三万里”巡察诸侯国。汉朝监察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仍以御史体系为主,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监察又设置司隶校尉与丞相司直。为加强地方监察,汉武帝推出刺史监察地方制度,以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以上官员,“以卑临尊”也成为延续至清末的重要监察原则。唐代监察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唐玄宗时期正式确立一台三院。言谏制度进一步发展,唐代直谏名臣辈出。巡视制度进一步成熟,派黜陟使以察四方。
宋代监察制度为维护皇权发挥了重要作用。谏官从以进谏皇帝为主转变为以监督相权为主,有效限制了宰相权力,宰相被弹劾一般均要辞职。御史台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言谏系统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台谏合一趋势。元初极为重视监察制度,大幅提升监察官员职级。中央御史台主要长官基本均为蒙古人,唯一汉人长官还改为蒙古名姓。监察思想进一步发展,张养浩所著《风宪忠告》集中论述了监察官员应具备的修养以及监察应奉行的原则。明初设御史台,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不断扩大监察职能,设立六科给事中有效加强中央监察,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努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监察。监察官员对维护封建制度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治斗争中也充当了打手的角色。清代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主要机关,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监察官员共同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中均有其身影。雍正时期六科给事中正式并入都察院,言谏系统正式消失。
总体而言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虽然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但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整纲饬纪、纠慝绳诡的作用,监察制度对维护封建制度的运行不可或缺。而监察制度的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皇权的强弱,以及君主主观加强监察的努力,包括监察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等,同时监察官员自身的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也是影响监察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节选自刘社建《整纲饬纪纠慝绳诡——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进概略》,有删改)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社会还不存在成形的监察制度,对氏族首领也没有具体有效的监督措施。
B.周天子不仅派驻负责监察的官员,还亲自参与巡视,以加强对各诸侯国的监督。
C.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较为完备,其监察机构的设置原则一直延续到了清末。
D.言谏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监察制度的发展逐步加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构由分到总,分说各朝代监察制度的具体情况,总说监察制度的效果。
B.文章历数各朝代监察机构的设置,论述了古代监察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
C.文章用大篇幅举例说明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过程,线索分明,条理清楚。
D.文章列举张养浩的《风宪忠告》是为了论证元朝有完备的监察制度和奉行的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监察制度能积极发挥作用,才能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监察制度对整纲饬纪、纠慝绳诡有积极的作用,这对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C.监察机构设置好,朝代就兴盛,可见监察制度是否完备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D.如果监察官员职业操守不高或专业能力不强,那么监察制度的效果难以保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青山就改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的麦田。到了第二场霜降临之后,浅黄的树叶变得金黄或浅红,山峦有如戴上了一顶顶红黄相间的呢毡帽。而如果你沐浴着第三场更为浓重的霜走进森林,你是想看到什么颜色就能看到什么颜色。树叶大多是金黄和金红的,但也有黄中带粉、粉中含翠、翠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的,这时的山峦分明就是一个春天的花园,五彩缤纷的。我们把此时的山密称作“五花山”。
五花山簇拥着我们的时候,大雁向南飞了,河水流动得平缓了,天空中的云朵没有盛夏时多了,天显得格外地高、格外地蓝。人们把形形色色的菜籽吊到山墙上,开始了秋收。而秋收中最苦最累的活儿,就是起土豆。
土豆既能做蔬菜,又能当主食,还能作为家畜的饲料,在那个粮食需要定量供给的年代,土豆被广泛种植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家种上一两亩,那算是少的了;平平常常的人家都要有三四亩;而那些人口多的人家,种七八亩是很普通的。所以说秋收在我们那里,等于是“起土豆”的代名词。人们见了面跟对方说的话往往是“起土豆了吗”,或者是“你家今年能收多少麻袋土豆”。
起土豆的工具是二齿子和三齿子。当然也有四齿子,但它因为密度高而容易伤着土豆,用它的人家很少。二齿子和三齿子是铁制的,它们的形状常使我联想到“M”和“N”的拼音字母,一握着它们,就老是想发鼻音。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大地起土豆时,要拉起手推车。去的时候,手推车上放置着二齿子三齿子、空的麻袋、土篮等工具,当然,也要带上水壶和午饭。回来的时候,饭没了,水壶也空了,先前还明晃晃的铁齿上沾满黑油油的泥土,手推车上满载着用麻袋摞起来的土豆。若是赶上晴好的天气,车行起来还不吃力,而要是赶上秋雨连绵,路面的水洼一个连着一个的话,车轮往往会陷在泥泞中,几个人合力拉它,它也只是徘徊,最后只得回镇子朝养了牛的人家借牛,把手推车给从泥潭中拖出来。所以那些养了牛的人家,一到起土豆的时候就很牛气。
人们把土豆运到家后,会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又大又光滑的是最好的,它们会被下到菜窖中,一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一部分留做食用;那些中不溜的属于第二类,它们也会被下到菜窖中,作为越冬蔬菜;而那些跟驴粪蛋一样小的、青着半边脸的、被铁齿刨得满脑子都是窟窿的,属于最次的一类,它们通常是被埋在菜园的坑里,没被冻着时由人削削拣拣地随吃随取,等雪降临之后就喂了猪了。土豆地都在山下开阔的平地上,所以起土豆累了,就可以坐在地上欣赏五花山。这时候再鲜艳的鸟进了森林,也会慨叹自己的羽毛不如树叶绚丽。当你低头刨出一墩土豆时,就觉得那大大小小的土豆不是乳黄色的了,而是彩色的了。人们回家的时候,手推车上麻袋的缝隙中往往插着一支小孩子歇息时跑到山上折来的色彩缤纷的树枝,它像一枝灿烂的花,把秋天给照亮了!
溜土豆就是在收获过的土豆地上,再沙里淘金地寻觅仍被遗落在土中的土豆。溜土豆通常要使用四齿子,它的铁齿间隙窄,搜寻土豆的几率高。通常被留下的土豆都不是很大,所以这样的土豆拿回家去,通常是洗一洗后连皮蒸了吃,或者是用叉子磨成粉了。溜土豆的都是如我一样的孩子,大人们是不屑做这种活儿的。我每年都要去溜土豆,其实家里并不缺那点土豆,我只是喜欢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再打捞一份惊喜罢了。那感觉很像是在寻找宝藏。
我溜土豆的时候,常常会遇见住在北山的刘家的孩子,他们两人一伙,提着麻袋,在别人家的土豆地里溜得格外仔细。经他们溜过的土豆地,可以说是光光溜溜的了。所以一看到他们,我就避开了。他们很有眼力和经验,知道哪片地的哪个地方会有幸存的土豆,每天都会溜上半麻袋到一麻袋的土豆。他们见了我们也不打招呼,只不过有时会顽皮地打几声口哨。有的时候溜土豆溜累了,我坐在地上歇息的时候,会看到黑油油的土地上,那几个穿着暗淡衣裳的孩子,弯腰弓背溜土豆的情景。他们和他们面前的土地是那么暗淡,而他们背后的五花山则是那么的绚烂。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可他们因为他们的劳动,而成为了我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
(有删改)
4.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是过渡段,由描写自然景物过渡到描写起土豆的人,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B.文章回顾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溜土豆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C.在绚烂的五花山下,溜土豆的北山刘家孩子显得暗淡,可见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和单调。
D.如果说五花山是这幅油画的大背景,斑斓的色彩是它的主色调,那么油画核心就是起土豆的人。
5.请结合全文分析开篇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6.文章写了哪些人?他们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不同时效记忆转化的模型。
记忆的多阶存储模型
工作记忆是为了完成当下的工作而临时产生的一些记忆,譬如你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记得这件事情的大部分细节,但是一旦你完成这件事,为了做这件事而临时产生的记忆,比如说某个工具被顺手放在哪里之类都会消失;而短期记忆则是为了完成一些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工作而产生的临时记忆,比如说你的朋友约你去吃饭,在赴宴之前你一直会记得约定的时间地点,但是此事过后几个月你就会彻底忘掉这些细节。而长期记忆则会几乎伴随一生,比如父母的模样。
(选自《记忆的征途》)
材料三:
工作记忆是执行认知任务时所涉及的一个对所需信息进行临时保持及操作的系统。工作记忆包括中枢执行、语音环和视空画板三个子系统。
工作记忆指的是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的认知任务中的信息暂时存储,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工作记忆对语言学习的诸多方面(如词汇习得、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工作记忆与复杂的认知能力高度相关,它能很好地预测阅读理解、数学、推理及一般流体智力等。正如语言的其他方面,个体的经验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语言加工过程涉及工作记忆的操作,因此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会影响我们对语篇的理解。
工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同时存储产物的场所;加工与存储竞争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容量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些个体差异对语言理解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不存在加工任务,单纯进行信息的存储时,个体具有较高的记忆容量;当要求个体同时完成加工和存储的任务时,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当加工任务的难度提高时,信息加工系统的负荷又增加,从而使工作记忆容量再次变小。
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是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一定的策略提高学生个体认知加工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有效改善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选自《关于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材料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在心底久久不能抹去的目标让很多人烦躁,专注力不高。有的人会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即预先控制,通过暂时的遗忘,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需要急需处理的事物当中。另一种方法就是有意识地控制,通过抑制自己的某些记忆来减轻大脑的负荷,就是自己主动选择忘记。有效的记忆就是把需要的信息留在脑中,忘记不相关的信息和暂时不需要的信息对记忆任务非常重要。主动遗忘一些无关干扰信息、负性情绪信息可以提高人类认知加工的效率,保持较高的身心健康。
这样的记忆控制策略是一个当前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考虑到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系统的差异,产生的效应和机制是不是一样,在长期记忆中出现的定向遗忘是不是在工作记忆中也会出现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明晰已有的研究发现,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人们对记忆系统的了解,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选自《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中定向遗忘的差异比较》)
7.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愉快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厌恶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则往往产生不良影响。
B.在愉快情绪体验下,工作记忆的反应时较长;在厌恶情绪体验下,工作记忆的反应时较短。
C.在低认知负荷任务时,与中性情绪体验相比,愉快情绪体验下的工作记忆的反应时增长明显。
D.在不同情绪体验下,完成低难度任务的工作记忆的正确率差异不大;完成高难度任务时,在愉快情绪体验下的工作记忆的正确率更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根据时效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B.记忆系统包括中枢执行、语音环和视空画板三个子系统,它能储存信息,也能为完成任务提供必需的丨旨息。
C.工作记忆的容量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可以扩大。
D.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系统产生的效应和机制是不一样的,长期记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E.尽管准确的记忆是重要的,适当地忘记某些事件也是有益的。
9.根据材料提供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几个提高记忆效果的策略。(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宗为厅直军使。明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
清泰二年,契丹数犯边,废帝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屯兵聚噪遮敬瑭呼“万岁”,敬瑭斩三十余人以止之。废帝疑敬瑭有异志,乃以敬达为北面副总管,以分其兵。明年夏,徙敬瑭镇天平,遂以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遂反。即以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兵围太原,敬达为长城连栅,云梯飞炮以攻之,所为城栅将成,辄有大风雨水暴至以坏之。敬瑭求救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自雁门入,旌旗相属五十余里。德光先遣人告敬瑭曰:“吾欲今日破敌可乎?”敬瑭报曰:“大兵远来,而贼势方盛,要在成功,不必速也。”使者未复命,而兵已交。敬达阵于西山,契丹以羸骑三千,革鞭木镫,人马皆不甲胄,以趋唐军。
唐军争驰之,契丹兵走,追至汾曲,伏发,断唐军为二,其在北者皆死,死者万余人。敬达收军栅晋安,契丹围之。废帝遣赵延寿、范延光等救之。延寿屯团柏谷,延光屯辽州,相去皆百余里。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敬达军中有夜出者,辄为契丹所得,由是闭壁不敢复出。延寿等皆有二心,无救敬达意。敬达犹有兵五万人、马万匹,久之食尽,削木筛粪以饲其马,马死者食之,已而马尽。副招讨使杨光远劝敬达降晋,敬达自以不忍背唐,而救兵且至,光远促之不已,敬达曰:“诸公何相迫邪,何不杀我而降?”光远即斩敬达降。契丹耶律德光闻敬达死,哀其忠,遣人收葬之。
(选自《新五代史》)
【注】五代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
B.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
C.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
D.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领,指兼任,多指兼任相对高的官职,如《三国志》“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D.万岁,千秋万世永远存在,表示祝颂、欢呼;也可以表示封建时代臣民对帝王的称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敬达仕途顺利。他年少时因为善于骑马射击而效力于庄宗,被提拔担任刺史、节度使等职务。
B.张敬达深受倚重。废帝怀疑石敬瑭有二心,张敬达受命分散其兵权,石敬瑭造反,张敬达又受命招讨。
C.张敬达尽忠职守。在晋安被围困时,他奋力阻敌,援军不至,直至粮马殆尽,依然对朝廷忠心耿耿。
D.张敬达颇有气节。他宁死不屈,忠烈感动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得知张敬达死讯,派人来为他收检埋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敬达阵于西山,契丹以羸骑三千,革鞭木镫,人马皆不甲胄,以趋唐军。(5分)
(2)敬达军中有夜出者,辄为契丹所得,由是闭壁不敢复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作者对酒的渴望与贪恋。接着“汝说”三句,是酒杯对主人责问的答辩。
B.“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几句,既惊讶于杯的冷酷无情,又似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几分道理。
C.下片以一“更”字领起,使已软的语气又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古人设宴饮酒大多以歌舞助兴,而这种场合也最易饮酒过量伤身。
D.“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作者深刻反省自己过分沉溺于所爱之酒,以至于酿成灾祸。
E.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心中的苦闷。
15.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5分)
(1)在《逍遥游》中,通过描写“人从地面向上遥望天空的颜色,并引发无穷的思考”,来猜想鹏鸟自上往下看亦是如此的句子是:“ , ? ?”
(2)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微信的兴起与发展,微商营销风生水起,它比传统电商更能精准地找到用户群,订单量大幅度提升。
②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不愿意向优越的生活条件俯首低眉,摒弃周遭的闲言碎语,毅然回国发展。
③为何上海电气的自主创新总是能与市场需求丝丝入扣?首席技术官黄瓯一语道出天机:“用户支持是根本,在研发过程中要与用户紧。
④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能入能出,方显大智慧,才能在百卉含英的时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⑤博鳌会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中国将与亚洲各国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
⑥怎样才能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上,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
B.《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称,为了实现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中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
C.由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海口舰、导弹护卫舰岳阳舰和综合补给舰青海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二十七批护航编队载誉归来,按时抵达三亚某军港码头。
D.由邵风任总制片人,著名导演赵立军执导,著名演员丁海峰、温峥嵘、冯国强等领衔主演电视剧《生死使命》将于7月下旬在合肥开镜。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B.王先生将自己的书画作品赠送给朋友时,说:“聊供补壁。”
C.这位高级技师深情地说:“师傅对我垂爱有加,我感激不尽。”
D.小刘给编辑回信说:“拙作仅为一孔之见,希望得到您的批评指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超级计算机是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的电脑。 ① ,但规格与性能则强大许多,它是一种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其主要特点不仅表现为具有大容量, ② 。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太(Trillion,万亿)次以上。如果把普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作成人的走路速度, ③ 。
21.根据以下定义和示例,另选话题,仿写两个句子。(5分)
定义:反证法,为了证明原命题成立,首先假设其不成立(否定原命题),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或错误的结果,原命题从而得证。
示例: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一定要重视生态平衡。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这些人物或角色以精神气质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像一样活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届四省名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B【解析】A.原文是“对氏族首领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为主,包括谏鼓、谤木等在内的监督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C.偷换概念,原文是“‘以卑临尊’也成为延续至清末的重要监察原则”,选项改换成“监察机构的设置原则”。D.言谏并没有随着监察制度的发展逐步加强。原文说“雍正时期六科给事中正式并人都察院,言谏系统正式消失”。
2.D【解析】列举张养浩的《风宪忠告》是为了证明“监察思想进一步发展”。
3.C【解析】原文无法推出“监察机构设置好,朝代就兴盛”;“监察制度是否完备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4.C【解析】“可见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和单调”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5.描写了故乡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故乡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为人的劳动设置了独特的背景,为下文两处起土豆的场景作铺垫。展现了广阔的农村生活图景,紧扣主旨,照应标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6.文章写了家乡起土豆的农民,还有溜土豆的孩子。(1分)农民们辛苦,勤劳,质朴,富有生活智慧。孩子们顽皮可爱,勤劳机灵。(2分)文章写五花山下起土豆的人,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歌颂。(3分)
7.C【解析】增长不明显。
8.A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解析】B.原文是“工作记忆”而非“记忆系统”。C.只有当不存在加工任务,单纯进行信息的存储时,个体才具有较高的记忆容量。D.尚不能确定“是不是一样”,并且未来研究的方向也不只是指这个。
9.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适当的认知负荷。预先控制,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急需处理的事务。
有意识地控制,主动遗忘干扰信息、负性情绪信息。(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C【解析】原文标点为:契丹兵围敬达者,自晋安寨南,长百余里,阔五十里,敬达军中望之,但见穹庐连属如冈阜,四面亘以毛索,挂铃为警,纵犬往来。
11.B【解析】多指兼任相对低的官职,“领钦州刺史”和“顷之,又领益州牧”两个例子都可推测出是兼任低一点的官职。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926页,领,第个义项,兼任(较低职务)。
12.A【解析】“被提拔担任刺史、节度使等职务”并不是“庄宗”时,原文是在“明宗”时,与原文不一致。
13.(1)张敬达在西山摆开战阵,契丹凭着羸弱的骑兵三千人,皮革做的马鞭,木头做的脚蹬子,人马都不披上铠甲,来向唐军进攻。(“阵于西山”句式、“羸”“甲胄”“趋”各1分,句意1分)
(2)张敬达军中有晚上出去的人,就被契丹军抓获,因此封闭军营不敢再出来。(“辄”“得”“由是”“壁”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敬达,字志通,是代州人,小字生铁。年轻时因擅长骑射效力于唐庄宗,任厅直军使。明宗时,担任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任钦州刺史,连续升任彰国、大同军节度使,调任武信、晋昌节度使。
清泰二年,契丹多次侵犯边境,唐废帝让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任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驻在忻州,屯驻的士兵聚众鼓噪围住敬瑭高呼“万岁”,敬瑭斩杀三十多人才制止他们。唐废帝怀疑敬瑭有二心,就派敬达担任北面副总管,用这种办法分散石敬瑭的兵权。第二年夏天,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任用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造反。废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率军包围太原,张敬达修筑长城连栅,用云梯飞炮进攻,城栅将要造成,狂风暴雨突然到来,毁坏了城栅。石敬瑭向契丹求救。九月,契丹耶律德光率军从雁门入关,旌旗前后相连五十多里。耶律德光先派人派人告诉石敬瑭说:“我想在今天破敌行不行?”石敬瑭派人回报说:“大军远道而来,而贼军气势正盛,关键是要成功,不必速战。”使者还没有回报,两军已经交战。张敬达在西山摆开战阵,契丹凭着羸弱的骑兵三千人,皮革做的马鞭,木头做的脚蹬子,人马都不披上铠甲,来向唐军进攻。
唐军争相追逐他们,契丹军队逃跑,追到汾曲,契丹伏兵出击,把唐军截成两部分,在北面的唐军都被杀死,死了一万多人。张敬达集合军队在晋安扎寨,契丹军队包围他们。唐废帝派起延寿、范延光等人救援。起延寿屯驻在团柏谷,范延光屯驻辽州,距离张敬达都有一百多里。契丹兵包围张敬达的军队,从晋安寨往南,长一百多里,宽五十里,张敬达从军中望去,只见帐篷相连,如同冈峦起伏,四面用毛绳贯穿,挂上铃铛做警报,放出狗来回巡逻。张敬达军中有晚上出去的人,就被契丹军抓获,因此封闭军营不敢再出来。赵延寿等人都有二心,没有援救张敬达的意思。张敬达还有士兵五万人、战马一万匹,时间久了,粮食吃完,只能削树木筛粪来喂马,军士吃死马,不久马吃完了。副招讨使杨光远劝张敬达向晋投降,张敬达自以为不忍心背叛唐,而且救兵快到了,杨光远不断催促他,张敬达说:“各位为什么逼我呢?为什么不杀了我然后向晋投降?”杨光远就杀死张敬达投降晋。契丹主耶律德光听说张敬达死了,哀怜他的忠诚,派人收葬了他的尸体。
14.A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解析】A.“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嗜酒反应的严重。D.“以至于酿成灾祸”不对。
15.口语化,简单直白,通俗易懂,例如“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诙谐风趣,生动形象,令人忍俊不禁。采用对话形式,全词赋予杯子生命,与主人互动,别致新颖。富有哲理,如“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用典,使得表情达意显得婉约含蓄。(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5分,每句1分)
17.C【解析】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使用正确。俯首低眉: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望文生义。丝丝人扣:比喻文章和艺术表演做得十分细腻准确。用错对象。百卉含英: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也用以比喻太平盛世有才识的人纷纷显露才华,大显身手。使用正确。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使用正确。美芹之献:指地位低微的人提出好意见,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不合语境。
18.C【解析】A.“有没有”“是否”与后面的“是……瓶颈”构成两面和一面搭配不当。B.“以……为原则”和“本着……的原则”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主演电视剧”与“……开镜”主谓搭配不当。
19.A【解析】A.八斗之才:用于称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形容自己。C.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D.—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用于自谦之辞,符合语境。
20.其基本组件与个人电脑无太大差异(它和普通电脑看似差距不大)
运算速度也很快(也具有高速度)
那么超级计算机就达到火箭速度了(用打比方表示速度很快即可)(每2,对即)
21.示例一: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擅闯红灯,就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
示例二: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如果狼吞虎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句式和示例一致,形成反证法即可。答对一句得2分,答对两句得5分)
22.【写作指导】
一是补充完整标题;二是必须选“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三是要体现所选人物或角色的特点,更要突出主体“我”,表达自我的感悟和价值取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