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注意问题:①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唯一不同的量)。②严格控制变量,单一变量③减少实验误差(材料数量不能太少,平行实验求平均值)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特征,还有遗传,变异等共同特征。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 显微镜的构造。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5)收放
3、 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成像特点:倒像;指位置
②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指边长
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像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则相反。
③移像方法:物像偏向那方就将玻片标本继续向该方向移动。
④污点的判断:无固定的形状和结构,先转动目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再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在标本上,不动则不在,转动目镜和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⑤玻片标本:分永久的和临时的 ;根据制作分:装片、切片、涂片
⑥低倍换高倍镜方法:移像至视野中央-选较大的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