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1. 溶液

l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l 基本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n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l 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n 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n 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n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n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n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n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n 区分溶剂和溶质

u 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u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u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l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l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 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l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l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l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l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l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3.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l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l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l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就会升高。(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l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例如硝酸钾

l 氯化钠等溶于水时,不会有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l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

第二节 溶解度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l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l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复习—溶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