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使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由于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皇权专制空前强化。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

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3)发展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例1】

《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表明朱元璋要____。

A. 裁抑相权

B. 加强军权

C. 建立内阁

D. 改革行省制度

解:明朝初年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等人手中,他们作威作福,独断专横。《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群臣奏事不需告知中书省。这显然是裁抑中书省及宰相权力的措施。

故选A。

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

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实际上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后更名为军机处,以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2)职责:由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3)特点:勤、密、速。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为速;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

4)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例2】

有学者认为,清朝前期中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治权力的集中化趋势,其突出表现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严密。这种“控制”得以实现是通过____。

A. 内阁

B. 军机处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八股取士

解:依据所学知识清朝时我国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内阁始于明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对君主权力起到了制约作用,八股取士主要是加强了对人的思想控制。

故选B。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特点、作用

(1)表现

1)明朝统治者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由皇帝控制。自秦朝以来在我国存在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和隋唐以来700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度被废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皇权绝对专制的局面。

2)明朝时期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内阁的地位虽然逐渐上升,权力越来越大,但最后的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

3)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措施,又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

2)空前强化。

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时代特征。

(3)作用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作用:在绝对君主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错误;同时,绝对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还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例3】

军机处的设立,推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关于这一制度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初名军需房

B. 地处内廷,有官无吏,决策高效封闭

C. 是当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D. 军机大臣由科举考试选拔,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解: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初名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

军机处地处内廷,机构简单;

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有官无吏,品级不高,故D项由科举考试选拔而来表述错误;

其职能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故D项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表述错误。

故选D。

高中历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