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政治制度的发展

(1)汉承秦制

汉朝建立后,基本上沿袭了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包括以下诸方面:一是继承了皇帝制度;二是继承了三公九卿制;三是继承了郡县制;四是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此外在选官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方面也有所继承,但汉朝也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变化。

(2)郡国并行制

是指郡县制和封国制(分封制)共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加强皇权,形成郡县制、封国制并存的局面。封国分为王国和候国两级。封立的“同姓王”共有九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机构与中央基本相同,诸侯王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候国相当于县,封侯享用税赋,无治民权,受所在郡监督。

(3)中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度的推行是汉武帝时期政治体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西汉初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郡守。丞相权力的强大影响了皇帝的集权。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汉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中朝之职由侍中、常侍、给事中等组成。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处理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即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平之世,外戚王氏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东汉文献很少提到中外朝,但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力揽在自己的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执政者多为女主、幼君,他们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外戚、宦官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

(4)“推恩令”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例1】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____。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 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解:本题考查了推恩令,从材料“诸侯稍微”可以判断当时推行“推恩令”;从材料“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可以判断司马迁对当时政策持肯定态度。

故选C。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中央官职,至隋朝时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理各种政治事务,每部又领六司,计二十四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三省之间有分工,有合作,既相互牵制,又互相补充,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统治的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宋代承袭唐制,但将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转移到其他机构,从而使其有名无实。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金为尚书省,元、明为中书省。明朝在1380年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三省六部。

图示说明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高中历史(3)

【例2】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其完善表现在:____。

A.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废除了宰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C. 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 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解:三省六部制反映的是中央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废除宰相制度是在明朝,所以B项错误。D项与中国古代发展的史实不相符合,故答案选择项C。

故选C。

3、宋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将专权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一、集中军权。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朝中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并陆续削减解节度使的实权。宋太祖将实力最强大的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三衙”统领,但调兵之权归枢密院。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还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另外,挑选各地方的精壮士兵入选禁军,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

第二、集中行政权。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度支、盐铁、户部长官,又称“计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独揽大权。地方上,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规定所有州郡都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各州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将掌权,以免拥兵作乱。

第三、集中财权。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各州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第四、集中司法权。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

北宋通过上述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北宋的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的政治制度

1)元朝中央机构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设立三省、定内外官制”,经过争议决定实行一省制,只设一个中书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代中书省是一个权力日重、“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它标志着中央集权政治的高度强化,适应了元朝统治长期不稳固的局面。六部为中书省的下属机构,各部的组织和职能与前代基本相同。元朝还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并以中书省掌制枢密院。另外,元朝在中央设立了御史台和宣政院。御史台负责监察,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机构的建立,使元朝能对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一统封建国家实行强有力的管辖,对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行省制度

元代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元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设置中央一级的中书省(统辖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外,又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们是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和云南行省。每个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机构。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例3】

有当代学者评论道:它“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七百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巨。”这里的“它”指____。

A. 郡

B. 封国

C. 行省

D. 内阁

解: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代表中央分驭各地”“权力大而不专”“七百年来”等信息可知元代的行中书省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七百年来”不符,故排除;内阁是中央机构,与题干信息“分驭各地” 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

高中历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