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养一朵听话的云

朱成玉

①在我刚刚辞职回家,还没有找到新工作的那些日子里,天总是阴沉沉的。虽是春日,但似乎也无甚春光。正如我困顿时期的心情:疲惫,不知道人生是否像书上所写的一样——风雨后总会有彩虹。

②我总是躲进书房里,在那些平日里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籍里引经据典,试图为自己的心灵开启一扇窗户。女儿常常来敲门,学着小品演员的腔调喊我吃饭。

③妻子和女儿,是我那黯淡时光中的最后一缕阳光。想起女儿,我不禁又酸楚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给孩子买礼物了,不仅因为囊中羞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我的事业遭到灭顶之灾,我所有的“篮子”都已空空如也。

④周末的时候,全家人蜷缩在家里,一起等阳光出现。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灰黑的厚重的窗帘似乎一下子遮住了外面所有的光线。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些让人绝望。

⑤因为又不能去公园玩了,女儿噘着小嘴,不停地埋怨着:“该死的云彩,把太阳都给遮住了,什么时候才能有晴天啊?”妻子不想“火上浇油”,就耐心地劝着不开心的女儿:“这不是云彩的错,其实云彩很乖的,它能带来雨水,有了雨水庄稼才能生长,农民伯伯就有了好收成,我们才有粮食吃啊。”“是吗?云彩那么好啊?”小家伙有些疑惑地问道。“是啊,”妻子说:“它还能净化我们的世界,使空气更干净,你看它在天空上是不是像一块大手帕……”女儿果真趴到窗子上,认真“研究”起云彩来。

⑥妻子说:“云朵还会变呢!你想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⑦女儿忽然间来了兴致,风风火火地在书桌上摆满了画纸和画笔,妻子问她要做什么,她说:“我要画一朵云彩,把它养起来,像我养的那只猫一样听话,我让它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那样我想什么时候去公园就能什么时候去,农民伯伯也会年年都有好收成啦!”

⑧养一朵云,多么美好的想象啊!我在这个美好的想象里看到了女儿纯净的心灵,看到一颗善良的种子在那里悄悄发芽。

⑨接着,我听到了她们那段令我感动的对话:

⑩“为什么要养一朵云?”

“因为,它可以随时变成我想要的东西。”

“那你现在想要什么呢?”

“现在我要它把阳光变出来,我要带爸爸去公园玩,我还要它变出很多很多的礼物,我要送给爸爸,让爸爸开心。”

一朵云,从怀念的心上、思念的眼底慢慢飘散,就这样一点一点在尘世积攒纯洁的诗篇,慢慢铺下一张幸福的白色床单。一朵云,带给我人生的洗涤和过滤,让我在纯净中守住了自己的心灵。让我蓦然感到,我生命里的阳光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云彩里打了个盹。

我豁然开朗,是孩子为我指明了路,为我开启了那扇窗户。窗外,小草散发着生命的光泽,垂柳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那鹅黄的叶芽布满柔枝,像是在赶赴一个隆重的盛会。还有鸟儿的声音,如同绕梁的欢歌。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被云彩遮住阳光的时刻,关键是你要懂得如何驾驭这些遮住阳光的云彩,它们可以是阻止你前行的障碍,也可以是人生路上难得的风景。我收拾好遍布阴霾的心灵,重新制作了我的简历,准备在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去一家新的公司应聘。

(有删改)

1.文中“我”所遇到的事情及看到的情景,使“我”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将表格补充完整。

事情或情景

生活态度

辞职回家,未找到工作

①怀疑人生

②躲在卧室用窗帘遮住阳光

有些绝望

听见女儿说为了“我”开心要“养一朵云”

③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2.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照例躲进书房里,用颓废的窗帘把自己囚禁起来。

“颓废”本指精神不振,这里用来形容窗帘的灰黑与厚重。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窗帘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用灰黑的厚重的窗帘将自己囚禁起来的情景,表现了“我”失业后对生活的悲观与失望。

3.文章标题为《养一朵听话的云》,请你说说这一标题的好处。

①新颖生动,含蓄地点明文章主旨——要学会驾驭生活中的阴霾;②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4.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文中“女儿”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①从“女儿”相信“妻子”的话及她自己准备养一朵听话的云,体现出女儿天真、纯洁;②从“女儿”画云,为了想要农民伯伯有好的收成,体现出“女儿”很善良;③从“女儿”告诉“妻子”养一朵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父亲开心,体现出女儿对父亲的爱与乖巧懂事。

[二]珍珠与蚌

莫 洛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会给蚌带来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被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下,蚌以自己的唇,以自己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得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着柔和而美丽的光,闪着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住,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砂,它并不是立志要变成一颗珍珠的,所以它才投向蚌的怀里,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后果,然而却是这无意给了它成为珍珠的机缘。

⑨蚌,它并非有心要将砂制成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赋,也并非愿意和痛苦做伴,它坚执的生命中只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珍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了,衷心却是得到了安慰。

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肉是衰老而腐烂的,从而完成珍珠的却是不多的。

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拥有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有删改)

5.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中“砂”有了哪些改变?

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由不值一钱的砂粒变成了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有永久的价值。

6.找出第②段“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

砂: 掉入,钉住 

蚌: 磨,舐,卷动拭擦,洗,浸,润滑 

7.第

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你”指读者。作用:内容上把物与人紧密联系起来,由珍珠的生命历程写出对人生的启迪;结构上承上启下。

8.珍珠与蚌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示例:艰难痛苦,能够磨炼自己。面对困难时只有执着、坚强、不放弃,才能让自己努力走下去,成长成才。(言之有理即可)

[三]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 煜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然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⑦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⑨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⑩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一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飞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全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他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都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全传》……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在书的天地里,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用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书籍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的芬芳。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有删改)

9.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①去同学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收购废品的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后,在被窝里、在月光下读书。

10.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抱”“飞奔”“放”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以及“我”对读书的强烈渴求。

11.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花”指的是书。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温馨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恋。

12.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作用的理解。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四]秋曲儿

许永礼

①虫鸣,蝉唱,大雁缓缓飞过。这些都是秋天的音色。花落,叶飞,荷香散尽之际,树木枝干擎天。有道是西风卷帘,秋水奔流,苍凉间一夜潇潇的雨。

②秋虫不光是指蟋蟀,还有瓜果地里的蝈蝈,菜园中的油蛉,篱落处的螽斯,以及瓦片之下的蛐蛐儿。据说,秋天的蚯蚓也是会吟唱的,只是要待到雨后,夜半贴着墙根才能听得到。自然,蟋蟀是昆虫里的音乐家,统领百虫吟唱,啾啾如诗,悠然成王。当你静坐在黑夜里,倾听虫声如雨,此起彼伏,宛若漫天的星斗随风吹落,坠入心底。

③蝉是属于夏天的歌手,入秋后便渐行渐远了,捎带着些许记忆的味道。唯有那鸟儿是不甘心的,四季轮回,白昼暗夜,它都倾尽毕生的声音,只为把心曲儿留下。倘若你站在黄昏里,举目向天去望那霞光里的雁队,定然能听得到气流翕动之声,洒一路悲怆蓦然成伤。

④伤怀,是人生必经的历练,时间注定会划伤一些记忆的,使原本的繁华与热闹变得门庭冷落,满目萧条。就好比这叶落花飞,荷香散尽,仅留一树枝干枯木朝天。但这些统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叶落有声,花飞有色,声色奔流,你可否听得见。所谓静待花开月落,心中便有了乾坤。

⑤静,是这世上最响的声音。她在事物的细微处,贴近心灵,亦唤醒良知,开启人的智慧。你在静中聆听,一叶绿意转黄,随风离开枝头;一瓣花香绚烂,最终摇落于大地。风响之声有如大地吹箫,草木拔节宛若骨骼在生长。秋雨飘摇之时,你便可以听见内心的呼喊了。

⑥很多时候,我很羡慕庙堂中、庭院里那些扫地的僧人,地上的花瓣和落叶,就好像这世上的烦恼,扫净了又来了,来了就要再扫。如此循环往复,也就有了耐心。耐心就是扫不完的地,拂去了躁和乱,慢慢地看清万物枯荣,从而也就懂得了生命。清心的人是长寿的,至少,他很擅长与自己相处;至少,他拥有了时间的宽度,不会陷落于繁杂的琐事里。

⑦陈凯歌在《道士下山》里,借如松的口说:“命运就像瓢,一触即转。上天于我们就是那掷瓢的手。即便悟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

⑧是的,人生无异于花草,或繁花似锦,或叶落纷飞,都是值得珍惜的光景。假如你闭目聆听,就可以听到花开花落,万物生长,再睁开眼时,便不再有烦恼和困惑,就连忧伤也变得颇有诗意。这便是秋曲儿给予我的感悟。

⑨现在,我坐在满园桂香的院子里,静待雪花触地的响声……

(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13.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善于吟唱、音调高亢的特点。

14.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在人生中遇到坎坷、忧伤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对它们有足够的认识,能让它们成为通向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15.说一说文章第⑨段的作用。

①表明作者的观察点,即所处的位置;②写出自己的期待,即期待冬天的到来;③总结全文,揭示全文的主题。

16.“秋曲儿”给作者的人生感悟很多,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印象最深的是“伤怀,是人生必经的历练”。这告诉我们,挫折、坎坷、失败等是人生的常态,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和过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对这些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应该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经验,让挫折和失败成为通向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5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