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练习:

1.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p53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检测DNA的完整性以决定分裂是否继续进行。如果DNA有损伤,则终止分裂,同时对DNA分子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p53基因才允许细胞分裂继续进行。对于无法修复的情况,p53基因将指导细胞启动“自杀程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学上,自身癌变的细胞属于抗原

B.p53基因指导细胞启动“自杀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将p53蛋白转入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中可能会终止其分裂

D.p53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细胞癌变、细胞周期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利用新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析癌变的细胞相当于抗原,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A正确;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B正确;p53蛋白的作用是检测分裂间期DNA的完整性以决定是否继续分裂,若DNA有损伤,则终止分裂,故将p53蛋白转入癌细胞中可能会终止其分裂,C正确;p53为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项所述为原癌基因的作用,D错误。

答案D

2.次黄嘌呤核苷酸是人体细胞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等的底物。巯嘌呤片是一种抑癌药物,可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同时抑制辅酶Ⅰ的合成(辅酶Ⅰ与H+结合形成[H])。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巯嘌呤片能抑制肿瘤细胞中ATP的合成

B.巯嘌呤片可以抑制癌细胞中DNA的复制

C.巯嘌呤片会抑制癌细胞的有氧、无氧呼吸

D.巯嘌呤片会降低肿瘤细胞中辅酶Ⅰ的活性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信息获取能力及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巯嘌呤可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是构成ATP的结构成分之一,巯嘌呤片能抑制ATP的合成。由于DNA复制需要ATP,因此也会抑制DNA的复制,A、B正确;巯嘌呤可以抑制辅酶Ⅰ的合成,辅酶Ⅰ可与H+结合形成[H],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会生成[H],因此巯嘌呤片会抑制癌细胞的有氧、无氧呼吸,C正确;题干中只是说巯嘌呤片会抑制辅酶Ⅰ的合成,无法推测出是否会降低其酶活性,D错误。

答案D

3.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人体产生的蛋白A对该病毒有免疫能力。在进化的过程中HIV产生了抗蛋白A的变异。后来科学家发现人体中的A3G蛋白具有抑制HIV增殖的能力,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新情景材料类考察例题


A.蛋白A决定HIV个体的进化方向,但不决定其变异的方向

B.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使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受阻

C.流程1中HIV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影响该病毒正常的增殖

D.流程2中以宿主细胞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双链RNA片段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一个科技信息考查生物进化、RNA逆转录过程等相关知识,也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

解析在HIV进化过程中,蛋白A对HIV起着选择作用,决定HIV种群的进化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蛋白质A不决定其变异方向,A错误;由图可知:A3G双聚体蛋白阻止逆转录酶移动,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无法进行正常的逆转录,该病毒的复制受阻,B正确;由题图信息可知,流程1中A3G单体蛋白扫描和编辑RNA片段,RNA片段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影响该病毒的正常增殖,C错误;流程2中RNA病毒在进行逆转录要以宿主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为原料,合成DNA片段,D错误。

答案B

4.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产生的子一代(F1)中,每2 000~3 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每2 000~3 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显微镜检F1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体细胞发现,在F1的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现象是由亲代雌果蝇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的

C.该现象是因亲代雄果蝇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X、Y染色体不分离而引起的

D.理论上,该现象的出现一定改变了果蝇种群中W和w的基因频率

解析该现象反复出现,且变异频率为1/(2 000~3 000),远高于基因突变的频率(10-8~10-5),因此,不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A错误;在F1的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说明该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以及基因型为OXW;在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说明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Y,是由正常的Y染色体精子和异常的卵细胞(XwXw)形成的,故该现象是由亲本白眼雌果蝇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每2 000~3 000个卵原细胞中,有一个发生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产生了一个含XwXw的卵细胞和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前者与Y精子结合为XwXwY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果蝇,后者与X精子结合成为OXW,表现型为红眼雄果蝇,故B正确,C错误;据前述可知,该染色体变异并没有丢失或增加XW和Xw,故不改变种群中W和w的基因频率,D错误。

答案B

5.呼肠孤病毒的壳内含有RNA聚合酶,该病毒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呈双链,但两种病毒所含的五碳糖种类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较为合理的是( )

A.DNA是呼肠孤病毒的遗传物质,且呈双螺旋结构

B.呼肠孤病毒的生命活动所需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C.呼肠孤病毒侵染细胞时,只有其遗传物质进入细胞

D.呼肠孤病毒的遗传物质复制时具有半保留复制特点

解析DNA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RNA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T2噬菌体含有的核酸为双链DNA,由于这两种病毒所含的五碳糖种类不同,所以呼肠孤病毒含有的核酸应为双链RNA,A错误;从题干信息可知,呼肠孤病毒自身携带RNA聚合酶,B错误;综上分析,呼肠孤病毒侵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不仅仅是其遗传物质,至少还应有RNA聚合酶,C错误;根据类比推理的方法,双链RNA复制时也应具有半保留复制特点,D正确。

答案D

新情景材料型命题

考察考生获取信息并利用新信息分析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景的能力。

6

淋巴细胞存在两种状态:活化状态和未活化状态。下图是未活化状态的B淋巴细胞(a图)和活化的B淋巴细胞(亦被称之为浆细胞)(b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未活化的B淋巴细胞转化为活化状态,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中会出现膜融合现象,且消耗细胞本身能量

C.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才能由未活化状态转变成活化状态

D.b图所示细胞相对表面积的增大有助于提高其物质运输效率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及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只有活化状态的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从未活化的B淋巴细胞到活化状态的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抗体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该过程需要ATP供能,B正确;B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C正确;从图示分析,活化后的B淋巴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D错误。

答案D

7

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

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

解析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蛋白能抑制开花,则赤霉素有利于开花,A正确;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故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B正确;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DEL蛋白能抑制开花,C错误;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故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D正确。

答案C

8

肌质网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含有Ca2+-ATP酶,可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入肌质网腔中。当机体的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ATP酶是肌质网膜上的重要结构,其形成与核糖体密切相关

B.Ca2+泵入肌质网腔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Ca2+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D.机体的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命题审度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载体蛋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无机盐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新情景材料类考察例题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新情景材料类考察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