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经常遇到求PA+PB最小型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对这类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们讲一下最常见的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线段和最小值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解题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常用解题模型:在直线L上的同侧有两个点A、B,在直线L上有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存在,可以通过轴对称来确定,即作出其中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要找的点.
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本节所学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
例1.(2018秋•巴南区校级月考)如图抛物线y=x²+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若点D、E、F分别是BC、BP、PC的中点,连接DE,DF,则DE+DF的最小值为______.
【分析】先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C(0,﹣3),通过解方程x2+2x﹣3=0得A(﹣3,0),B(1,0),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DE=1/2PC,DF=1/2PB,所以DE+DF=1/2(PC+PB),连接AC交直线x=﹣1于P,如图,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此时PB+PC的值最小,其最小值为AC的长,从而得到DE+DF的最小值.
【解答】: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当x=0时,y=x²+2x﹣3=﹣3,则C(0,﹣3),
当y=0时,x²+2x﹣3=0,解得x1=﹣3,x2=1,则A(﹣3,0),B(1,0),
∵点D、E、F分别是BC、BP、PC的中点,∴DE和DF都为△PBC的中位线,
∴DE=1/2PC,DF=1/2PB,∴DE+DF=1/2(PC+PB),
连接AC交直线x=﹣1于P,如图,
∵PA=PB,∴PB+PC=PA+PC=AC,
∴此时PB+PC的值最小,其最小值为3√2,∴DE+DF的最小值为3√2/2.
故答案为3√2/2.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短路径问题.
变式练习1.(2018•碑林区校级三模)如图,抛物线y=﹣x²+2x+3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点G,F分别在x轴和y轴上,则四边形EDFG周长的最小值为 .
【答案】√2+√58.
提示: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得点D(1,4)、点E(2,3),作点D关于y轴的对称点D′(﹣1,4)、作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E′(2,﹣3),从而得四边形EDFG的周长=DE+DF+FG+GE=DE+D′F+FG+GE′,当点D′、F、G、E′四点共线时,周长最短,据此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
例2.如图,抛物线y=﹣x²﹣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M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点M到点B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时,点M的坐标为_____--
【分析】因为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B,连接AC,设直线AC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则此时MB+MC的值最小,再求得点M的坐标即可.
【解答】:∵抛物线y=﹣x²﹣2x+3与x轴交于A、B两点,
∴点A(﹣3,0),C(0,3)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
∴把A(﹣3,0)、C(0,3)分别代入直线y=kx+b,得-3k+b=0,c=3,
解得k=1,c=3,
∴直线AC解析式为y=x+3;
设直线AC与对称轴x=﹣1的交点为M,则此时MB+MC的值最小.
把x=﹣1代入直线y=x+3得,y=2,
∴M(﹣1,2).
即当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时M的坐标为(﹣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练习2.(2018秋•广水市期中)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²+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点D(﹣2,﹣3)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PA+PD的最小值;
【答案】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²+2x﹣3;PA+PD的最小值为3√2.
提示:(1)由点A,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表达式;
(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的坐标,连接BD,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P,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出此时PA+PD取最小值,最小值为线段BD的长度,再由点B,D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PA+PD的最小值;
变式练习3.(2018秋•市南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²+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当PB+PC最小时点P的坐标;
【答案】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²+2x﹣3;点P的坐标为(﹣1,﹣2)
提示:(1)根据题目中点A和点C的坐标可以求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具有对称性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
变式练习4.(2018秋•庐阳区校级月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4/5(x﹣1)(x﹣5)=4/5x²﹣24x/5+4.
抛物线对称轴x=3.(2)交点P为(3,8/5);
提示:(1)因为抛物线经过点B(1,0),C(5,0),可以假设抛物解析式为y=a(x﹣1)(x﹣5),把A(0,4)代入即可解决问题,对称轴根据图象即可解决.(2)连接A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点P,此时△PAB周长最小.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
例3.(2018秋•微山县期中)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1/2 x﹣2经过A,C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使△PAC的面积最大,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及△PAC面积的最大值;
(3)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GD+GB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是性质求得点A、C的坐标,然后把点A、B、C的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将二次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方程,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2)利用分割法求得△PAC的面积为二次函数的形式,利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进行解答;
(3)利用轴对称﹣最短路径方法证得点G,结合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G的坐标.
【解答】:(1)把x=0代入y=1/2x﹣2中得:y=﹣2.
把y=0代入y=1/2x﹣2中得:x=4.∴A(4,0),C(0,﹣2).
把A(4,0),B(1,0),C(0,﹣2)分别代入y=ax2+bx+c,
得16a+4b+c=0,a+b+c=0,c=-2,
解得a=-1/2,b=5/2,c=-2.
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5/2x﹣2,
∴y=﹣1/2x²+5x/2﹣2=﹣1/2(x﹣5/2)²+9/8,∴顶点D(5/2,9/8);
(2)在直线AC的上方抛物线上存在点P(2,1),使△PA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P作PQ∥y轴交AC于Q,连接PC,PA.
设P(x,﹣1/2x²+5x/2﹣2),则Q(x,1/2x﹣2).
∴PQ=﹣1/2x²+5x/2﹣2﹣(1/2x﹣2)=﹣1/2x²+2x=﹣1/2(x﹣2)²+2.
又∵S△PAC=S△PQC+S△PQA=1/2x•PQ+1/2(4﹣x)•PQ=2PQ,
∴S△PAC=﹣(x﹣2)²+4.
∴当x=2时,S△PAC最大值为4,此时﹣1/2x²+5x/2﹣2=1,
∴在直线AC的上方抛物线上存在点P(2,1),
使△PA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
(3)存在点G(0,9/28)使得GD+GB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如图1,作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B′D交y轴于点G,则B′(﹣1,0).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
则5/2k+b=9/8, -k+b=0,解得:k=9/28,b=9/28.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9/28x+9/28,
把x=0代入,得y=9/28,
∴存在点G(0,9/28)使得GD+GB的值最小.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轴对称、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变式练习5.(2018秋•泰山区期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²+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ANM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和△ANM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²﹣2x+3;
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x+1.
(2)△APC的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此时点P的坐标为(﹣1/2,15/4).
(3)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M(﹣1,2),使△ANM的周长最小,△ANM周长的最小值为3√2+√10.
提示:(1)根据点A,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过点P作PE∥y轴交x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过点C作CQ∥y轴交x轴于点Q,设点P的坐标为(x,﹣x²﹣2x+3)(﹣2<x<1),则点E的坐标为(x,0),点F的坐标为(x,﹣x+1),进而可得出PF的值,由点C的坐标可得出点Q的坐标,进而可得出AQ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APC=﹣3/2x²﹣3x/2+3,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3)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N的坐标,利用配方法可找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由点C,N的坐标可得出点C,N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令直线A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点M,则此时△ANM周长取最小值,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M的坐标,以及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ANM周长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
点评:求解长度和最值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作"对称",将"双动点问题"转化为"单一动点"。其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动中取静,先将其中一个动点当做定点,将问题转化为单动点型问题,逐步求解。通过两次对称点转化把这三个距离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出最值。
综上所述可知: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抛物线的轴对称变换(最短距离模型)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某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注意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有关线段大小关系的定理或公理,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精彩评论